学术投稿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超声乳化应用在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刘艳

关键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 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应用在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7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小切口超声乳化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1.43%;观察组治疗后泪液分泌试验时间与泪膜破裂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头位分娩第二产程自发性用力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头位分娩第二产程自发性用力在降低会阴侧切率方面的效果.方法:于该院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产妇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样本,以60例为一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由助产士指导用力,观察组由产妇自发性用力.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80.03±1.95) min、会阴裂伤率为0、会阴侧切率3.33%、分娩满意度100%,无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头位分娩第二产程自发性用力,可有效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会阴裂伤以及会阴侧切率,提高产妇分娩满意度,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

    作者:谷金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对因化疗引起疲劳的癌症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因化疗引起疲劳的癌症患者采取的护理方案.方法:抽选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50例癌症患者,均实施整体护理,了解患者的疲劳水平和达标情况.结果:49例患者在化疗后1~2天内坚持开展锻炼,充分休息、适当活动以及规律睡眠,其达标率高达98%.结论:通过对化疗引起疲劳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减少疲劳,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改善临床预后.

    作者:张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对比分析左西孟坦治疗失代偿性高原性心脏病的疗效

    目的:对比分析左西孟坦治疗失代偿性高原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失代偿性高原性心版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重复组,常规组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重复组患者32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西孟坦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首次治疗后1个月的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 p)的水平.结果:重复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结论:左西孟坦治疗失代偿性高原性心脏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重复给药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增加血钙离子水平.

    作者:虞慎也;彭述蓉;李家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方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思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10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包含10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异丙托溴铵联合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佳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急诊收治的6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先入院30例患者应用常规解毒治疗为对照组,后入院30例患者在常规解毒治疗同时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对照组低,胆碱脂酶(CHE)比对照组高,C反应蛋白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作用理想,可以改善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9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评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统计比较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作为理想治疗方案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周盛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

    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剖析2013年04月至2017年01月该院接收的200例急性阑尾炎病患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术式,对200例入选者进行分组:A组和B组均有100例.A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B组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并作比较.结果: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比B组的12.0%低(P<0.05).A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比B组的88.0%高(P<0.05).A组的住院天数为(6.3±0.8)d,明显比B组的(9.6±2.4)d缩短(P<0.05).结论: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积极用于急性阑尾炎中,可显著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包洪超;孔令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提供优质人性化护理,赢取家长的信任和配合,不断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服务满意度.方法: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等.结果:本门诊自2013年被市里评为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以来,无发生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接种率和服务满意度.

    作者:吕秋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谈纳米机器人在医学领域的发展

    在纳米医学发展的历程中,纳米机器人作为新鲜的科技产物,呈现在世人面前.并且随着纳米技术研究的深入,纳米机器人的功能逐渐完善.纳米机器人完成其在医学领域的功能必须进入人体.当前其在人体内的驱动方式有磁场驱动、电生化驱动、光能驱动、超声驱动、生物驱动等.并且进入体内通过DNA链等生物传感器结构识别生物分子,从而完成其功能.作为一个新兴发展的医学技术,安全性及伦理问题都是必须考虑的.纳米机器人,作为新一代的医疗技术发展的产物,将为医学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开辟新的天地.

    作者:程学良;曲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疏肝健脾”针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探究对于顽固性呃逆用疏肝健脾的针灸疗法会产生什么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前来就诊的顽固性呃逆患者62例,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实施“疏肝健脾”的针灸疗法和传统的针刺疗法,2周的时间内观察两组效果包括治疗次数,总有效率等,同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治疗次数,总有效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顽固性呃逆的治疗采用“疏肝健脾”针灸法可取得显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孙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肠胃康颗粒和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肠胃康颗粒和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诊的100例厌食症儿童进行研究,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将观察组患者采取肠胃康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健胃消食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结果:选取的患者接受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大;两组患者的食量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患者的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肠胃康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效果明显优于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的效果,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朱青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探讨在健康体检护理中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及其作用

    通过分析总结体检中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优质护理服务,避免纠纷,树立我院健康管理中心的良好形象.

    作者:施明花;程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分析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影响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接收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老年患者时间先后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ODI评分与VAS评分,观察组优势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治疗效率分别为76.2%与92.5%,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治疗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方法,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还可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许喆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人体雕塑”在护理礼仪课与人际沟通课上的运用

    人体雕塑是西方古典艺术的一枝独秀,西方的人体雕塑源于希腊,中国的人体雕塑是继承西方发展的道路.它是绘画者的宠儿,在各项艺术形式蓬勃发展的21世纪,人体雕塑正以它的特殊魅力继续成为艺术领域中永无止境的话题.将艺术与教育相结合,将人体雕塑的艺术形式融入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的课堂教学,详细介绍了“人体雕塑”在护理礼仪课与人际沟通上的运用步骤,并结合且体课程加以详细阐述.

    作者:王琰;马志华;张默;张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超声乳化应用在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应用在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7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小切口超声乳化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1.43%;观察组治疗后泪液分泌试验时间与泪膜破裂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4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急诊救治体会

    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急诊救治过程及救治时机.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4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紧急急诊救治,观察中毒后6小时内救治的23例患者(甲组)与为中毒后6小时之后救治的17例患者(乙组)救治成功率.结果:甲组急诊救治成功率(95.6%)高于乙组救治成功率(70.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入院后应尽早洗胃,注射阿托品药物治疗,救治中防止患者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另外,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救治时机能够对救治成功率产生重要影响,中毒后越早救治患者存活率越高,临床上呼吁对有机磷中毒患者发现后应尽早送往医院救治,避免耽误佳抢救时间而危机患者生命.

    作者:李湘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居家护理要点与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居家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居家护理,将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血压控制优良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81%,x2=10.315,P=0.001).结论: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居家护理能够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更佳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行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实施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效果.方法: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180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两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及BI评分.结果:研究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行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许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观察

    目的:评估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上随机选取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的方法,随机分成两组患者,分别各20例.治疗组采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一年后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BV-DNA转阴率在3个月时候分别为85%和75%,在6个月及12月时候HBV-DNA转阴率均为100%;治疗组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在3个月时候分别为95%和80%,在6个月及12月时候HBV-DNA转阴率均为100%;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改善率在3个月时候分别为100%和55%,在6个月时候分别为100%和70%,在12月时候分别为100%和90%.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肝硬化程度,提高HBV-DNA转阴率.

    作者:潘黎清;杜秀萍;陈建杰;薛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于来该院就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2016年1月28日至2017年1月21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甲硝唑、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探究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48例(96.00%),复发率:8.00% (4/50)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治疗效果:35例、复发率:32.00%)相比较,P小于0.05,差异较为显著.结论: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柳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