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应用效果观察及评估

俞春会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兰索拉唑, 临床症状,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对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该院将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信封式随机分组为A组、B组,2组患者各30例,A组予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B组予以兰索拉唑片治疗,并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经治疗后的总好转率为96.67%,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30 d后的临床症状消失率为90.00%,高于A组(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对改变慢性咽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观察慢性咽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12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舒适护理,n=60)和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n =60),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依从程度、口腔溃疡并发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率95%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溃疡并发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11.67%,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改善慢性咽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梁瑞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干预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干预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行手术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1 ~2015.12间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5名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其提供临床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同期选取2016.1 ~2016.12间收治的45名老年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设置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统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有4.44%,明显低于对照组15.56%;且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提供围术期干预护理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孙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细节护理在人工肝联合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人工肝联合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阶段该科室收治的重症肝炎患者80例,将入选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研究组均包含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取人工肝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LT、AST、TBIL、ALB、P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都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采取人工肝联合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可显著有效控制患者的肝损伤,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作用显著.

    作者:束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法:选取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3月至2016年10月治疗的50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终关怀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晚期癌症患者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016年全民健康体检工作结果分析探讨

    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工作的要求,了解普查本地区各居民的健康状况,

    作者:曾伟;杨世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疏肝健脾”针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探究对于顽固性呃逆用疏肝健脾的针灸疗法会产生什么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前来就诊的顽固性呃逆患者62例,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实施“疏肝健脾”的针灸疗法和传统的针刺疗法,2周的时间内观察两组效果包括治疗次数,总有效率等,同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治疗次数,总有效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顽固性呃逆的治疗采用“疏肝健脾”针灸法可取得显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孙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高钾血症应用心电图检查的诊断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高钾血症应用心电图检查的诊断作用.方法:择于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高钾血症患者作为研究资料进行分析,为患者分别进行血清钾、心电图的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60例患者在进行血清钾检查后均被确诊为高钾血症;其中45例患者经过心电图检查后被确诊为高钾血症,诊断结合的符合率高达75%;有15例患者心电图检查之后未被确诊为高钾血症,并诊断病原来自于急性肠胃炎、术后肿瘤等.参与研究的60例患者患有高钾血症的原因来自于肾功能不全,再者是肝功能及糖尿病等问题.血钾清浓度大于7.0 mmol/L的患者,与浓度处于5.6~ 7.0 mmol/L相比,进行心电图检查时被确诊高钾血症的概率更高.结论:高钾血症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的异常程度、被确诊的概率和血清的浓度息息相关.同血钾清检查相比,通过心电图检查的方式鉴别是否患有高钾血症有更高的准确率,检查操作也更便捷.通过研究可以确定在高钾血症中应用心电图检查具有临床价值,获得显著效果.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影响的研究进展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常见、严重的的并发症,但由于血栓形成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且伴随老年患者的感知能力的下降,容易被临床所忽略.随着临床护理人员意识到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的重要性,针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精确风险评估和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术后血栓的发生率.因此,本文将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对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治疗进行论述,从而改善老年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作者:浦媛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情景教学法在肾内教学中的应用

    肾脏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及相关专业开设的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课程,也是内科护理学学习的难点所在.情景教学法在肾脏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情景教学法在肾脏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详细分析,供有关人员参考.

    作者:陈欣雨;杨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该院收治的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老年患者8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方法.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8.6%,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9%,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服务中,将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推广使用.

    作者:朱艳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区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每50例患者为一组,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结果:采用综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肺活量、呼吸容量、呼吸气流峰值指标、患者病情复发指标均要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患者.结论:我院采用博利康尼加布地奈德综合药物治疗可以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并且遏制患者病情复发,因此在今后可以将此种方式广泛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小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系统护理模式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析系统护理模式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消化科收治的65例反流性胃炎患者的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行系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疗效显为71.88%高于对照组的27.2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抑郁分值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胃炎患者护理中实行系统护理模式,可显著提升护理疗效,并有效改善患者抑郁与焦虑的心理状态,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胡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术在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于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集冲性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先后分为甲组(60例,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和乙组(60例,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甲组颅内压、GCS评分、预后良好率均优于乙组(P<0.05).甲组死亡率、术后并发症率均低于乙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用于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倪仁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康宁克通A与地塞米松预混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康宁克通A与地塞米松预混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该院10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时间在2015年2月10日直至2016年2月11日,并将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宁克通A与地塞米松预混局部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宁克通A与地塞米松预混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冷春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肥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摘要

    目的:探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与肥胖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4月于该科睡眠监测室行多导睡眠监测并确诊为OSAHS的患者120例,分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各组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百分比(TS90%)及低血氧饱和度(Mi02)的差异.结果:体重正常组AHI小于超重组、肥胖组,超重组AHI小于肥胖组;体重正常组TS90%小于超重组、肥胖组,超重组TS90%小于肥胖组;体重正常组Mi02高于超重组、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MiO2高干肥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的OSAHS患者病情比超重及体重正常的0SAHS患者病情更为严重.

    作者:陈桂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谈儿科护理细节管理

    儿科,又称为哑科,不管是诊断、治疗还是护理,都要比其他科室繁琐、复杂得多,因此,把细节管理引入到儿科护理当中,不仅是一种创新,而且对提高护理技术和护理服务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伍晓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彩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彩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者47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彩超诊断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中胆固醇性息肉者12例,腺肌增生症者14例,炎性息肉者11例,胆囊腺瘤者6例,胆囊腺癌者4例,经彩超诊断后漏诊3例(6.38%),误诊1例(2.13%),诊断符合率为91.49%.结论:彩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显著,通过对胆囊息肉的体积、数量、回声与血供等相关情况,有效诊断与鉴别症状,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王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微创不翻瓣技术应用于口腔种植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剖析微创不翻瓣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本院接诊的102例口腔种植术病恩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对102例入选者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试验组采用微创不翻瓣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翻瓣技术.观察两组手术实施的效果,比较术后用药时间等治疗指标.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8.04%,明显比对照组的88.24%高,P<0.05.试验组的术后抗生素用药时间为(35.82±10.47)h、术后肿痛时间为(22.75±5.69)h,均明显比对照组的(180.13±9.86)h、(72.38±5.51)h缩短,P<0.05.结论:于口腔种植术中积极应用微创不翻瓣技术,有助于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手术成功率,可供临床借鉴.

    作者:孙建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6%、97.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5.7%、71.4%,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郝雅丽;徐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的急救护理措施的体会

    目的:介绍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的急救护理.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患者43例.对其43例早期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采用的分析方法.结果:通过早期护理,使43例早期休克患者康复的评价指标.结论:护士早期护理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患者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