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斌
文章就目前中医药学发展形势严竣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进行了阐述,认为当前多途径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迫在眉捷,并可以大力办好学历教育、稳步发展成人教育、创新开展职业教育等3个方面着手培养高级中医药实用型人才,为中医药长远发展建造良好氛围和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邵湘宁;徐超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测定芩杏止咳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芩杏止咳颗粒中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5~2.5μg/ml,r=0.9993.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为0.92%(n=5).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本制剂的质量.
作者:周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常规治疗并配合中西结合护理措施,防止再复发的疗效.方法:选择皮肤性病门诊符合要求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采用西医的常规治疗和护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除常规治疗外,配合中西医结合护理,能较好地防止生殖器疱疹的复发,并能提高药物疗效.
作者:程嘉令;邓满霞;邓延玉;章玉梅;肖春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病例观察和验证,明确祛风化痰针刺法治疗风痰型假性球麻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由组成临床评价中心的3家医院分别观察治疗风痰型假性球麻痹140例、50例和50例.病例以随机形式进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半,分别接受祛风化痰针刺法和胞二磷胆碱钠注射液静滴加空白针刺法治疗,1个月后予以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总体病证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40.7%和89%,3个中心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2.1%和89.9%、37.5%和87.5%及40%和8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中心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都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意外情况.结论:祛风化痰针刺法治疗风痰型假性球麻痹效果明显、确切,安全性高,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清明;刘未艾;黄听军;刘本立;赵艳玲;张志萍;谭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平方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改善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脂喂养大鼠制作胰岛素抵抗的动物模型,观察糖平方和西药二甲双胍片对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FBG、FINS、TNF-α、FFA均明显增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亦明显增高(P<0.05).二甲双胍组和糖平方组的各项指标均较造模组明显下降(P<0.05),但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平方可明显改善实验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其效果与二甲双胍相似,其作用机制部分可能是通过抑制机体FFA和TNF-α水平而发挥作用.
作者:罗黎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药物性鼻炎采取综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1)停用鼻眼净;(2)鼻腔滴用5%高渗盐水加ATP注射液,同时口服ATP片;(3)鼻腔局部用类固醇喷剂;(4)下鼻甲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79例患者痊愈42例,好转3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鼻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肖调湘;朱雄亮;王绍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肛裂切开扩创术与后方内括约肌切断术式加中药坐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方法:将慢性肛裂170例随机分治疗组95例,采用后方内括约肌切断术;对照组75例,采用切开扩创术;术后加中药坐浴治疗,观察疼痛时间、出血例数、愈合时间及肛门紧缩功能障碍.结果:治疗组治愈86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55例,总有效率90.5%.结论:治疗组肛门括约肌松解彻底,肛门间隙扩大,远期疗效好.
作者:杨官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文章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和肝功能、红细胞、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等几方面阐述了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并就其与中医证型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刘茵;赵国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旷惠桃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以消风散加减,初期合用银翘散,疏风解表,活血利湿;中期合用清营汤,疏风利湿,凉血解毒;后期合用参芪地黄汤,健脾益肾,化瘀逐湿,兼顾外邪,疗效显著.
作者:王莘智;农康康;许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优选分离红车轴草中大豆苷元的大孔树脂,并与聚酰胺树脂进行比较.方法:将红车轴草粗提液置树脂中吸附,并以水、70%乙醇分别洗脱,以HPLC法测定洗脱液中大豆苷元的含量.结果:3种型号的大孔树脂D101A型、AB-8型、S-8型以及聚酰胺树脂的分离效果差异较大.结论:AB-8型大孔树脂对大豆苷元的分离效果较好.
作者:李玲;邹龙;周春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文章从分子遗传与免疫病理学两方面总结了扩张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并论述了运用西药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治疗该病的新近研究进展.
作者:刘越美;陈新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新型实验模式对<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意义.方法:将60名中医临床专业学生随机分为3组,其中传统教学组20人,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独立组20人采用国外推行的开放型实验模式;互动组20人,在前两者相结合的基础上采用新型实验教学模式.结果:独立组实验操作考核成绩优于传统组(P<0.05);互动组教学成绩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也优于独立组(P<0.01).且期末理论成绩平均分互动组>独立组>传统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传统与独立教学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学生动作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理论考试成绩.
作者:廖希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文章讨论了药用植物学在野外采药时的教学方法,认为有两点十分重要,一是教师应准确清楚的描述每件植物的特征,二是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各种植物的异同.
作者:林志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文章对茯苓白术配伍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茯苓、白术的用量、配伍不一,功效迥异.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茯苓、白术配伍的功效:健脾祛湿、益气生血、利水消肿、行气止痛、燥湿化痰;(2)茯苓、白术的用量规律:茯苓、白术用量的多少主要与湿邪的部位、病情的虚实、方中药味的多少及该药在方中的主次关系来决定;(3)茯苓、白术与其它药物的配伍:配伍人参,益气健脾祛,配伍当归、白芍健脾生血,配伍桂枝、附子、干姜温阳健脾、助阳祛湿利水,配伍半夏益气健脾,燥湿化痰,配伍枳实、陈皮补中健脾,行气祛湿.
作者:袁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长沙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8年,位于湘江之滨,紧邻黄兴路步行街南口,位置优越,人气旺盛,是发挥中医中药优势,为群众医疗保健服务的理想场所.
作者:纪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随机将72例病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以通腑泻浊法治疗,对照组以得舒特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治愈4例,总有效率68.8%.结论:采用通因通用、通腑泻浊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秦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加味生脉散联合化疗、降糖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联合化疗再加降糖治疗,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生脉散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1.76%、总有效率为91.17%,对照组分别为34.38%、71.8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生脉散联合化疗、降糖治疗治疗糠尿病合并肺结核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旋;罗杰坤;黄飞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丹参通络饮治疗脑动脉硬化症阴虚阳亢、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2例用丹参通络饮治疗,对照组60例用维脑路通加维生素E烟酸酯治疗.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显效率62.9%、总有效率91.9%;对照组分别为35.0%、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疾病总显效率58.1%、总有效率90.3%;对照组分别为30.0%、71.7%,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TCD主要参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5项参数治后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参通络饮对阴虚阳亢、痰瘀阻络型脑动脉硬化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德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株洲三三一医院眼科是株洲地区一个传统的优势科室,1996年被评为株洲市重点特色专科.在株洲地区久负盛名,不仅收治了本地区90%以上的眼科病人,还收治了大量慕名而来的外地、外省病人.眼科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的医疗骨干队伍,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保证了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纪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文章以急诊急救为中心,阐述了医院应该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整体实力来全面提高医院的急诊水平,以推动医院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贻厚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