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兰;曾莹
目的:本次研究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6年10月来该院救治的56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采用单纯胆囊切除术、根治术、扩大根治术、姑息性手术术后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癌患者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与安全性.结果:单纯胆囊癌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好,根治术效果次之,其后依次为扩大根治术和姑息切除术,根据统计学分析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胆囊癌患者采用单纯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而到了晚中期一般采用姑息性手术和扩大根治术,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对于胆囊癌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挽救患者生命十分重要.
作者:查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着重于探讨尿酸与血清胆红素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0例该院2016年1~12月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依循Gensini积分分组,即A组(0~1分)6例、B组(2~20分)8例、C组(21~40分)8例、D组(>40分)8例,同时择取3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对照组,收集尿液标本与静脉血4ml,对比分析其尿酸与血清胆红素检测结果结果:冠心病患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分别为(11.62±3.33)μmol/L、(4.71±0.93)μmol/L、(6.95±1.27)μmol/L,均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冠心病患者尿酸为(372.44±32.51)μmol/L,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在冠心病病情进展后尿酸与Gensini积分逐渐增高,清胆红素逐渐降低,四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性.结论:尿酸联合血清胆红素检验能够有效的诊断冠心病,有利于临床评估患者的病变程度,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素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新生儿腹泻在产科婴儿室及儿科新生儿病房(室)均可引起流行,且蔓延迅速,虽采取各项消毒隔离措施,也常成为院内极难控制的医院感染问题.病儿一旦腹泻可很快出现,水和电解质的紊乱,故应及早防治.
作者:翟海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产后缺乳指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中医外治法治疗产后缺乳,方法多样,包括传统的按摩、针刺、艾灸、刮痧、拔罐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发展而来的穴位注射、耳穴贴压等方法.现将近十年中医外治法治疗产后缺乳的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陈晓莉;田朋肖;陈丽梅;刘雪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全面提升中成药处方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选择该院216年1~6月门诊开具的2500张中成药处方,对每张处方中开具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相互作用、重复用药等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00张处方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其中42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处方占比为为1.68%,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主要为配伍不当、中西药联用不合理、辨证不相符、无用药指征、重复用药、药理拮抗等.结论:我院门诊在开具中成药处方过程中存在少量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要加强对临床医师药理及合理用药相关知识培训,加大药师对中成药的审核规范性,促进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完善的基层合理用药监察机制,全面提升我院临床合理规范用药水平.
作者:王惠霞;陆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出现呼吸困难的新生儿资料,均行CPAP治疗,根据临床实施的护理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7例)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及家长满意度.结果: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SpO2水平显著更低,且FiO2水平更高(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家长满意度更低(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中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又称PIVAS,指的是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经过执业药师审核的处方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技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全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药物的配置,为临床提供优质产品和药学服务的机构.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后的处方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有效减少差错率并同时防止不合理用药发生的高频发生,在临床安全用药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孟壁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青少年重复人工流产术对生育功能带来的影响展开分析.择选该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40例青少年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所选患者的重复人工流产次数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人工流产次数为1次,探究组患者的人工流产次数为≥2次,对两组青少年患者的开展为期2年的随访调查,对患者的生育状况进行统计与评估.经随访结果得出,探究组患者在术后2年内中有3例发生了继发性不孕,6例出现宫外孕,2例发生自然流产,5例发生早产;对照组患者在术后2年内中有1例发生了继发性不孕,1例出现宫外孕,0例发生自然流产,2例发生早产;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探究组患者术后各个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重复人工流产会给青少年的生育功能带来严重影响,增加生育风险,因此需加强对青少年人群避孕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并让社区公益事业及明星效应,更要加强对一些影视节目的审批,这是降低重复人工流产率的重要举措.
作者:胥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中医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门诊治疗的11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探究组和对照组,均为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探究组应用中医处方汤剂辨证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探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对比组为74.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在用药过程中均未产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临床效果确切、稳定,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高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急性呼吸困难的病因与该疾病的急诊抢救室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HTK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500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对其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0例患者中包含4例精神疾病性呼吸困难患者、12例神经疾病性呼吸困难患者、16例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215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215例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以及38例其他患者.结论:在急诊抢救室处理过程中,引发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困难的因素主要为心肺疾病,护理人员也需要警惕其他类型的致命疾病,防止出现误诊与漏诊问题.
作者:王棉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临床效果.方法:从该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中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42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X线检查法,观察组患儿则用螺旋CT检查法,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检查数据,对比其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儿检查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与X线检查否能有效诊断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而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并且可以准确现实出异物的位置与形态,可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推广.
作者:赵存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到该院接受治疗的7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中医推拿手法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选取的70例患者中有3例(4.29%)表现为无效,3例(4.29%)表现为有效,5例(7.13%)表现为显效,59例(84.29%)表现为治愈,治疗总有效率为95.71%.结论:中医推拿手法不仅操作简单、起效快、治疗时间短,而且极少复发、价格低廉,其对急性腰扭伤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于临床中采用.
作者:梁伯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保健模式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92例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保健组采用保健模式.就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腰臀比、体质指数和满意度、1年内入院治疗率进行比较.结果:保健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保健组1年内入院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腰臀比、体质指数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保健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腰臀比、体质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保健模式及应用价值高,可有效提高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体质指数和腰臀比,降低入院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邵亚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扩大翼点入路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和预后.方法:HTK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该院于2016年04月至2017年04月间收治的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占4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统计处理两组预后指标、术后GCS分级情况.结果:HTK研究组死亡率12.5%、植物生存率14%明显低于常规组20%、20%,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恢复率高于常规组(37.5%VS20%,P<0.05);统计两组预后指标,结果发现研究组硬膜下积液5%、重度脑水肿7.5%、脑梗死5%等发生率低于常规组20%、25%、22.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术进行治疗,效果肯定,能够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林舰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期间于该院接受非手术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随机双盲法将2016年1月至8月在该院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术的70例患者分为康复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康复组应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康复组患者住院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康复组患者术后48h和术后5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术,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还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李乙;李峰;张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梗病人的临床急救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60例,在患者入院后及时的对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评价分析其急救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统计患者的存活率、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显示,患者情况好转的有54例,将其转入普通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有6例.经过急救,患者的存活率为90%,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5+3.8)d,54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出院,对其进行半年的电话随访,其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有8例(15%)、出现左心衰的有4例(7.4%)、心源性休克的有7例(13%).结论:一般情况下,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发病都比较紧急,而且死亡率较高,对于这种疾病的患者如果抢救不及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对其展开积极的救治工作,不断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成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疼痛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舒适程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4±0.5)分,舒适度评分为(108.1±7.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7±0.8)分、(98.1±6.9)分,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护理的效果更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程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下肢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其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院60例行下肢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术后对照组发生11例(28.95%)深静脉血栓,实验组发生1例(2.63%)深静脉血栓,实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63%)明显比对照组小(26.32%),差异显著,P<0.05(χ2=9.90);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是术后干预措施.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案预防措施全面,护理方案预见性、主动性强,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及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控制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满意度.
作者:翁光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HTK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进行就诊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共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都进行阿德福韦酯药物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HTK观察组经过个性化护理后,药物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依从率达到97.78%,而对照组仅为82.2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TK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提高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