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茹萍
目的:提高对慢性腰椎间盘提出的CT影像学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例做L3~L5椎间盘CT轴位水平扫描,对突出软组织物的CT影像做出分析.结果:根据软组织突出物的形态、大小、密度、边缘情况,做出分析、诊断.结论:CT检查可以对腰椎间盘突出物的形态、大型、密度、边缘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做出分析和诊断.
作者:寇志伟;陈燕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酮症及其酸中毒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13~ 2016年于该院接受治疗糖尿病酮症及其酸中毒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参照组(3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0例,个性化护理).结果:①护理满意度:参照组83.3%,观察组93.3%,x2 =5.214 5,P=0.024 5.②相关知识知晓率:参照组83.3%,观察组90.0%,x2 =5.251 4,P=0.354.③治疗依从性:参照组66.7%,观察组90.0%,x2=5.648 0,P=0.005 7.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酮症及其酸中毒患者护理工作中,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8月至2017年08月在该院实施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且手术的84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B组患者采用改良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A组(P<0.05);且B组患者拔管时间以及疼痛给药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采用改良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时可以有效的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且患者麻醉效果良好,术后苏醒快,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比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110例大于60岁择期行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术前半小时血压、心率与基础血压、心率情况.结果:实验组基础血压、心率与术前半小时血压、心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中基础血压、心率与术前半小时血压、心率相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对老年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进行针对的心理干预对控制患者术前血压及心率有着重要影响,降低了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勤;潘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在我国社区妇幼保健主要是为妇女及儿童实施服务,从而保证妇女及儿童的健康,在卫生保健事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妇幼保健工作是建设和社会的基础需求.想要全面的发展社区妇幼保健工作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不断的完善,然而在社区妇幼保健全面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弊端.
作者:范玉平;赵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氨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氨指标水平均下降(P<0.05),而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辅助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并可降低血氨水平,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作者:薛瑞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设计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手册,对全院护理教学工作进行标准管理,促进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方法:各科室按手册填写要求记录教学情况,护理教研室每季度下科室进行教学工作检查、评估及反馈,对临床护理教学手册进行统一管理,纳入年底教学考核.结果:经过临床实践,能够保证全院护理教学工作的完成率和提高各临床科室教学专干的综合能力.结论: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手册的设计及管理促进了护理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强化全院护理教学工作质量标准的一致性,提高了教学专干的综合素质.
作者:田志禾;闻丽芬;李思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额外进行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知识了解程度、血糖变化情况、酮体转阴时间,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采用.
作者:杨树梅;周泽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于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该院急诊科室为提升护理质量,自2016年8月起在急诊实施急诊分诊安全护理模式,分别随机选取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前后半年内的各300倒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对两段时期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之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且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之后,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尽可能的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4%显著低于对照组(17.39%,P<0.05).结论: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利于促进术后患者尽快恢复,且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朱冠玉;赵忠梅;付雅静;朱琳;束渊;许雪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目前基层医院常用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方法:在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的门诊处方中抽取50份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证型与用药不符15张,占30%,同一患者用同一类型药品达3-4种有15张,占30%,药证相符且用量不超量的仅有20张,占40%.结论:基层医院须加强中成药使用培训学习.
作者:何社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剖析抗菌药物干预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该院接诊的呼吸内科患者120例,并以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A、B两组,每组60例.两组都予以常规抗菌药物治疗,A组同时加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用药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的用药时间为(10.0±0.26)d、住院时间为(10.1±3.48)d,均明显比B组的(15.3±1.74)d、(17.2±4.26)d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比B组的18.3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向呼吸内科患者提供抗菌药物干预服务,可显著缩短其住院时间,促进病情康复,减轻药物副作用.
作者:陈旭丹;冉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医院药品采购、供应环节存在的问题,研究内部控制风险点,为保障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 ~12月本院药品采购及供应环节发生的质量风险和不良事件,从内部风险控制角度提出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药品采购程度不规范是采购环节高危的风险点,占到27.9%;其次是采购环节组织管理缺位,比例为23.3%.药品供应环节高危的风险点验收、审核程序不规范,占比28.1%;其次是采购药品质量问题,比例为21.9%;药品出入库台账记录不完整比例为18.8%,占第三位.结论:(1)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采购风险控制不到位、采购岗位职责及人员不合理等是采购环节主要的风险点;供应环节主要的风险点是药品验收、入库和发放不规范,供应管理审批不严等:(2)系统梳理风险点并进行针对性防控,重点解决人及管理问题,是降低药品采供环节风险治本之策,有助于从源头上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杨瑞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社区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6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优质社区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优质社区组采取优质社区护理.比较两组脑梗死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遵医率、康复知识知晓度;干预前后患者FAM评分、FIM评分、SF-36评分.结果:优质社区组脑梗死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社区组护理满意度、遵医率、康复知识知晓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FAM评分、FIM评分、SF-36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优质社区组FAM评分、FIM评分、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社区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康复知识认知和遵医率,改善其运动和独立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郭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心肌三联检测卡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64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心肌三联检测卡和生化分析的方式测定两组患者及健康者的血清中Mb,CTnI和CK-MB水平,并对两种测定方式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肌三联检测卡的诊断的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阳性率为93.8%,对照组的阳性率为3.1%.生化分析测定的观察组的阳性率为95.3%,对照组的阳性率为3.1%.观察组患者的两种诊断方式的阳性率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心肌三联检测卡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的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作者:沈玉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对关节骨科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关节骨科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5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为观察组,予人性化护理,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关节骨科接受髋关节置换的85例患者为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天数、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费用、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广人性化护理,可以促进疾病康复,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构建更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粟登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简述两种电子技术应用于中药性状鉴定的概况.方法:通过应用光学显微镜、智能手机等具有图像放大功能的电子眼设备,代替人的眼睛直接观察,对一些中药(特别是细小的果实种子类中药)外表固有的纹理、微小器官形状特征,或药材切面的一些微小结构特征等微性状进行观察,达到鉴别中药真伪的目的.结果:中药图像得到几倍甚至几十倍放大,中药的微小性状清晰可见,利于鉴定者的观察,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均比人肉眼直接观察的高.结论:这两种技术是传统中药性状鉴定的创新之作,所需的设备要求不高,操作简单,实用有效,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作者:罗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相关病例的研究提高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的对本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508例患者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其中22例接受过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了纤细分析.结果:所有参加研究的508例患者中,恶性肿瘤患者确诊36人,甲状腺囊性变患者确诊66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确诊82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确诊28人.对22名接受过外科手术的重点分析中发现,US-FNAB对恶性疾病的诊断敏感性为65.21%,特异性为76.19%,对阳性细胞率的总体检测率为85.23%.结论:US-FNAB对于甲状腺相关病例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薛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异常价值,分析畸形特征.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医院共采用超声产检孕妇4097例,胎儿4115例.结果:超声诊断主动脉弓异常20例,占0.49% (20/4115),另有超声检查阴性者1例,产后诊断为主动脉分支狭窄.超声敏感性95.24%(20/21),灵敏度99.98% (4 094/4 095),阳性预测值95.2%(20/21),阴性预测值99.98% (4 094/4 095),符合率(4 114/4 115).主主动脉弓右侧与分支畸形12例,主动脉弓离断5例,主动脉弓狭窄3例,合并其他畸形16例(80.0%).超声检出时间孕22 ~32周,中位时间27周.结论: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超声诊断效率较高,多合并其他类型的畸形,漏诊主要与单纯狭窄.
作者:沈孔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37例),共74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化,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肺炎症状缓解情况及护理有效率了解综合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为(2.37±0.41)d,住院时间为(10.01±1.31)d,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4.59%,与对照组(81.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加快了肺炎患儿的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芳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