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服务改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林红鹃

关键词:综合护理服务, 自身免疫性脑炎, 认知功能障碍,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服务改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共7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服务,护理后,比较其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与干预组比较,采用不同方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明显改善,IQ、DQ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自身免疫性脑炎,采用综合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认知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该院泌尿科进行外科手术的8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无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组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其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能力,值得借鉴.

    作者:朱斌;陈萍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胎儿宫内窘迫70例临床观察及病例资料回顾报道

    目的:回顾性分析70例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孕妇临床资料,分析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期间因胎儿发生宫内窘迫在该院进行剖宫产的孕妇70例,回顾分析病例资料,计算新生儿窒息率,并分析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因素.结果:临产前、分娩期的胎儿宫内窘迫率分别为18.57%、81.43%;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的百分比和新生儿窒息率会随着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指标项数的增加而提高.结论:在临床中应结合多项诊断指标综合分析胎儿宫内窘迫,对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严密监测,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剖宫产.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进行深静脉置管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深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做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占86.7%,4例患者二次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100%,2例患者出现空气栓塞,占6.7%,1例患者发生堵塞,占3.3%,均在重新置管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对护理满意,满意度100%.结论:深静脉置管保留时间长、操作简便,输液类广泛,导管弹性好,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的血管通路,应用范围广泛,且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但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秋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使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痛患者78例,按照奇偶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39例.常规组患者实施硝苯地平控释片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实施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压、血脂指标及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其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并高于常规组(P<0.05);且患者的血压以及血脂指标得到显著的降低,并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痛病症治疗中实施吲达帕胺药物联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

    作者:侯翠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分析心理干预实施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实施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7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与SDS评分均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实施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例罕见疾病引起伤口不愈的换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临床伤口换药护理中,评估是伤口康复的重要环节.方法:通过临床换药护理操作的经验累积,发现一例罕见痰病引起的伤口创面,给予疾病早期积极干预.结果:使患者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促进伤口愈合.结论:全面正确评估伤口,能促进伤口康复,值得临床工作中关注.

    作者:王雪娜;林秋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手段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前来进行手术的120例患者进行分析对比,并随机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即护理1组和护理2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60人.对护理1组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对护理2组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的手段进行护理,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行不同的护理手段后,护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且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护理2组患者优于护理1组.结论:在手术安全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因此此种护理手段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张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 ~12月收入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120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比较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7%,观察组对于部分心律失常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比常规心电图高,是一种无创的、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有助于协助冠心痛的确诊.

    作者:宋瑞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某院肿瘤科住院患者癌痛治疗药物使用情况动态分析

    目的:了解某院肿瘤科三阶梯癌痛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其合理应用及科学监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及消耗金额统计法,对某院肿瘤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主要癌痛药物DDDs及消耗金额进行统计排序,对各种癌痛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掌握医院癌痛药物的应用情况,对于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颇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数字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析临床诊断女性不孕症采取数字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临床诊断为不孕症的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给予数字X线HSG检查,观察患者子宫腔、输卵管显影情况,探析不孕症经HSG检查的价值.结果:150例患者中,12例子宫异常,2例单角子宫,1例双角子宫,3例鞍状子宫,2例宫腔粘连,宫内充盈缺损2例,128例子宫形态正常.72例输卵管双侧畅通,21例单侧畅通,26例单侧畅通并对侧梗阻,18例单侧异常并对侧梗阻,5例双侧梗阻,8例双侧异常并梗阻.检查后对患者展开为期半年的随访发现怀孕43例,占比为28.7%.结论:数字X线HSG用于女性不孕症影像检查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代文懿;曾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体检中心应用健康管理理念的价值

    体检中心运用健康管理的理念是为了能够在大程度上预控各种疾病的来临及扩散.现今,人们比过去更注重养生健康.健康管理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活健康需求,提高健康保护意识.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从健康管理的概念以及特点、及健康管理的实施步骤进行论述.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管理,提高人们的健康质量.

    作者:宋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灌肠治疗和中药热奄包治疗联合治疗盆腔炎55例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中药灌肠联合热奄包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2017年治疗的盆腔炎患者,其中50例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55例加行中药灌肠联合热奄包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症状积分情况.结果:实验组盆腔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盆腔炎患者,相对于常规药物治疗,中药灌肠联合热奄包治疗更具优势.

    作者:陈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系统规范化培训在新入职护士带教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系统规范化培训在新入职护士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新入职护士纳入本次研究工作,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新入职护士行常规护理带教模式,给予研究组新入职护士行系统规范化培训模式.结果: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64.35±3.21)分,操作考核成绩(75.52±2.75)分,带教模式满意率为70.00%;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85.59±2.95)分,操作考核成绩(92.55±2.50)分,带教模式满意率为95.00%;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入职护士带教中应用系统规范化培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裴晓贤;范玲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丙肝和乙肝预防控制措施在血液透析病人的应用对比

    目的:探讨丙肝和乙肝预防控制措施在血液透析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48例为对照组,未实施丙肝和乙肝预防控制措施,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某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48例为观察组,实施丙肝和乙肝预防控制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丙肝和乙肝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乙肝和丙肝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丙肝和乙肝预防控制措施在血液透析病人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丙肝和乙肝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作者:杨秀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将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应用于胃肠道肿瘤化疗后患者中,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该院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共选取40例经化疗治疗后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以比较护理两组后患者的不同营养状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将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应用于胃肠道肿瘤化疗后患者中可以有效提高其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闵艳艳;杨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孕期饮食营养干预及体质量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孕妇妊娠过程中采取饮食营养干预及体质量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该院孕前门诊收治的孕产妇120例,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孕前产检和护理,观察组行孕期饮食营养干预及体质量控制的综合护理,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病例的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妊娠期高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新生儿健康状况,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妇在孕期接受针对性的饮食营养干预及体质量控制护理进程,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有利于母婴健康,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雅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于产妇分娩以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产科收治的产妇8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将选入的82例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应用温馨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与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可利于产妇自然分娩,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蔚晓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循证理念的应用与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循证理念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社区高血压病患者268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依据循证理念,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对比其两组的血压前后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血压改善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变化,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糖尿病专科护理指导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糖尿病专科护理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糖尿病专科护理指导,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可通过糖尿病专科护理指导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启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两种重建方式在腹腔镜近端胃癌切除术中的对比观察

    目的:分析两种重建方式在腹腔镜近端胃癌切除术中的对比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56例,按照双盲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食管远端胃管状吻合,观察组间置空肠吻合术进行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初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流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转开腹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 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开展间置空肠吻合术治疗胃癌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一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