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洁琼;杨芳;黄恋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应用到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中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保证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包括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患者治疗完成后加入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较好,并且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到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高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孕中期产妇筛查中采用血清筛查结合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对唐氏综合征的诊断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该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23例孕中期产妇,所有患者均采用血清筛查结合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对比不同检测方式的筛查效果.结果:从血清筛查诊断结果看,123例孕妇中,低风险孕妇为123例,高风险孕妇为23例,诊断阳性率为18.7%;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孕妇有23例,诊断阳性率为18.7%;18三体综合征孕妇为3例,诊断阳性率为2.4%;从基因诊断结果看,对23例高风险孕妇进行诊断,其中21三体综合征为1例,18三体综合征1例.结论:在孕中期产妇筛查中采用高危血清筛查结合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筛查质量.
作者:兰有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当前我国高血压疾病患者中,“三高、三低、三不”成为普遍现象,其中,“三高”所指的就是发病率比较高,疾病危险性较高,发病率增长趋势较高;;“三低”所指的就是患者疾病知晓率地,治愈率较低,疾病控制率较低;“三不”就是指患者不长期规律用药,不坚持血压测量,不注重非药物治疗.据国家卫计委和医学科学院组织全国性血压普查结果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达2.7亿,并有逐年提高的趋势,高血压往往会导致很多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对患者很多重要器官功能均会产生严重影响,从而造成器官功能衰竭,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使血压降低到正常标准属于根本途径及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患病率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作者:卢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评价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疗效.方法: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符合治疗条件的40例OSAHS患者,用CPAP治疗,对比治疗一个月前后PSG结果.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结果:40例OSAHS患者经CPA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暂停时间由、鼾声指数、均明显降低.低血氧饱和度(Sa02)提高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治疗后日渐倦怠乏力、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87.5%.结论:内科应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不仅安全,可操作性高,临床疗效显著,应广泛推广.
作者:朱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规范医院营养类药物管理.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6月(药学干预前、A组)、2017年1~6月(药学干预后、B组)使用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出院患者病历492、387份,比较药学干预前后两组病例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合理应用及药品费用情况.结果:药学干预后,B组患者不合理用药比例、药品费用均低于A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后,大大促进了我院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合理应用.
作者:刘叶芳;马玉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对胃癌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效能感、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的自愿性,在该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参与研究,并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28例),观察组则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组患者32例),对比两组胃癌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胃癌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评分为(85.29±4.10)分,高于对照组的(61.20±5.37)分,而且观察组胃癌患者的治疗效能感评分以及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确切,能够有效提高胃癌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治疗效能感、睡眠治疗,对改善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静;尚卜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在我国社区妇幼保健主要是为妇女及儿童实施服务,从而保证妇女及儿童的健康,在卫生保健事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妇幼保健工作是建设和社会的基础需求.想要全面的发展社区妇幼保健工作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不断的完善,然而在社区妇幼保健全面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弊端.
作者:范玉平;赵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针对内科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在其治疗期间实施常规内科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焦虑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实施护理之后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治疗有效率达到96.66%,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5.00% (P <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内科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其恢复健康,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会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比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110例大于60岁择期行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术前半小时血压、心率与基础血压、心率情况.结果:实验组基础血压、心率与术前半小时血压、心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中基础血压、心率与术前半小时血压、心率相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对老年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进行针对的心理干预对控制患者术前血压及心率有着重要影响,降低了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勤;潘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口腔反应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之间接受护理的64例次鼻咽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口腔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口腔反应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护理干预的方法,在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口腔反应的护理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可以广泛的应用于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之中.
作者:高月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科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血液科化疗患者56例作为观察对象(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血液科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血液科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科化疗患者(P<0.05).结论:针对血液科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不良反应,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耿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讨论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的剖宫产的孕妇80例,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个性化的护理,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使用个性化护理的实验组的孕妇的SAS评分低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使用个性化护理的实验组的产后出血,心理焦虑,尿潴留,切口感染的情况小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的孕妇使用个性化护理,具有缓解孕妇的焦虑,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薛亚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社区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6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优质社区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优质社区组采取优质社区护理.比较两组脑梗死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遵医率、康复知识知晓度;干预前后患者FAM评分、FIM评分、SF-36评分.结果:优质社区组脑梗死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社区组护理满意度、遵医率、康复知识知晓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FAM评分、FIM评分、SF-36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优质社区组FAM评分、FIM评分、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社区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康复知识认知和遵医率,改善其运动和独立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郭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本文针对脑外伤病人继发性脑损害问题的分析,研究临床治疗方式的进展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研究.
作者:农江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音乐是乐音运动形式之一,临床治疗及护理是通过特定方式使患者疼痛得到缓解,促进患者康复.伴随多元文化护理理念更新和发展,整体护理随之开展,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新兴护理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效果良好.本文对妇产科护理中音乐疗法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薛长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斜疝手术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的进行临床护理的时间与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早期心电图特征,研究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急性肺栓塞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并重点观察心电图中T波、SIQⅢTⅢavR主波变化及其他异常情况等.结果:80例研究对象75例(93.75%)发生心电图异常情况,其中64例(80.00%)患者出现过窦性心动过速,9例(11.25%)患者出现过V1-6T波出现倒置,21例(26.25%)患者出现V1-3T波出现倒置,6例(7.50%)患者出现室性早搏,15例(18.75%)出现SIQⅢTⅢ现象.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多存在心电图异常情况,分析患者心电图对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董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某院肿瘤科三阶梯癌痛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其合理应用及科学监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及消耗金额统计法,对某院肿瘤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主要癌痛药物DDDs及消耗金额进行统计排序,对各种癌痛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掌握医院癌痛药物的应用情况,对于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颇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肝脾双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脾亢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36例肝癌合并脾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部分脾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介入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细胞变化,统计并发症.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脾脏不同程度缩小,肝癌治疗有效93.75%.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血细胞计数恢复正常.4例栓塞综合征,1例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15.63%.结论:肝脾双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脾亢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家焱;周亚军;刘家勇;陈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西药房差错纠纷发生的相关原因以及具体应对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1 ~ 12月强化西药房管理阶段12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择未进行强化管理的2015年1~12月的12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对比组间药患纠纷发生率、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药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 <0.05.结论:针对西药房差错原因进行针对性、强化管理,可以提高药师的工作责任心,降低纠纷发生率,保证医院工作的有效开展.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