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琦;龙静
与常规采用牵引治疗腰、颈椎间盘突出症不同,作者在本文中探讨了腰、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废除牵引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作者:陈乐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述评了慢性肾功能不全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脏腑、痰浊、瘀血的关系,并从复方研究、单味中药治疗的角度论述了中医药对该病防治的研究.
作者:曹红霞;韩(王臣)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介绍了病案分析法在<中医儿科学>临床教学的运用,认为病案分析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能使学生分析解决儿科临床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作者:刘百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急性乌头碱中毒27例病人的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1996年3月~2002年8月收治的27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7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人治愈26例,死亡1例.结论:对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人在采取清除体内毒物、补液、注射阿托品、利多卡因等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积极予以静脉补钾、镁有利于防止和控制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娄振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对宫内节育器引起子宫异常出血(IUD)的中医研究进展从发病机理、中医立法论治、辨证施治、自拟汤治疗、针灸治疗方面,查阅了近10年来的医药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如诊断标准、疗效标准不统一、缺乏严密的科研设计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作者:丁玉青;尤昭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电针阳明经穴与华佗夹脊穴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7例,在改善肌肉萎缩,提高肌力方面,疗效满意.治愈5例,显效1例,好转1例.说明该疗法经济且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疗效.
作者:李铁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中药大承气汤对胰腺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3组,牛黄胆碱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组(n=5)、大承气汤组(n=5)及对照组(n=5),检测不同时段红细胞免疫粘附指标(C3bRR、ICRR)以及动物的胰腺腹水量,重量.结果: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大承气汤能明显减少腹水量及动物胰腺重量,提高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作者:陈光远;唐文富;黄宗文;夏庆;梁文琼;蒋俊明;邹才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病历摘要患者杨某,女,6岁.因高热(39.5℃)3天,于2002年12月8日收住在湖北省某三甲医院儿科病房.住院号0151950.入院体查,T:39.6℃,R:30次/min,P:120次/min,BP:90/5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呼吸平,全身皮肤无黄染.汗出而多.
作者:温进之;魏春丽;罗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黄疸肝炎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和肝泰乐治疗对照组(对照组)15天为1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4%,丙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配合常规治疗急性黄疸肝炎疗效好,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任小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运用闭合折骨方法在治疗骨折畸形愈合70例.治疗结果:优:31例,占44%;良:29例,占42%;可:7例,占10%;差:3例,占4%.作者认为严格选择适应症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作者:蒋国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制定参苏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紫苏、木香、枳壳、葛根;用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葛根素在0.172~1.032u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04%,RSD为2.5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准确、方便地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品种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俊玮;苗晓梅;邹贤德;漆香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采用食指桡侧指动脉移植,配合中药内服及外洗治疗拇指离断15例,优10例,良2例,差2例.
作者:王志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采用自拟方药益气活血胶囊为治疗组(42例),以山海丹胶囊为对照组(41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2.85%、80.4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硝酸脂类药停减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脂变化情况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对本病病因病机和用药机理进行讨论.
作者:吕定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予直肠内壁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27例,近期全部治愈,随访3个月~18个月,无1例遗肛瘘,疗程短16天,长34天,平均疗程23天.
作者:赵世华;贺菊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将以下4种不同科属中药材:葫芦科植物栝楼,桑科植物桑,睡莲科植物莲,唇形科植物紫苏的不同药用部位,即用根、茎、叶、果实、种子等的功效进行了分别对比.
作者:朱洪涛;赵克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以血府逐瘀汤辨证加减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22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0%.
作者:叶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论述了夹板套平行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体会,指出心理护理、临床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指导JI 2出院指导对骨折愈合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朝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初步观察中药清色灵冲剂对黄褐斑的疗效,为治疗黄褐斑寻找一种新的方法.方法:采用内服、对照、随机分组、治疗后追踪观察的方法.结果:清色灵冲剂对黄褐斑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有效率达95%,远期疗效也满意.结论:清色灵冲剂是一种治疗黄褐斑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张凤娥;余建平;罗玉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对犀黄丸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行了综合报道.在临床应用方面,犀黄丸被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如肝癌、胰腺癌、胆囊癌、白血病、肺癌、胃癌、乳腺癌、鼻咽癌等治疗;感染性疾病如丹毒、肛周脓肿、带状疱疹、肺脓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疣状胃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其他疾病如非化脓性肋软骨炎、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治疗.在实验研究方面进行了体内和体外药效学实验.作者并对本方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建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何欣;黄立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综合疗法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UC患者120例,随机分组,其中灌肠1号加用补脾益肠丸(称综合组)62例,灌肠1号灌肠治疗(称灌肠组)58例观察对比两组有效率、治愈率、远期缓解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综合组96.77%,灌肠组82.76%),痊愈率、远期缓解率(2年以上),综合组分别为74.19%、80.43%;灌肠组分别为41.38%、33.33%.两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灌肠1号灌肠配合内服中药补脾益肠丸加减,是治疗U.C.较为理想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翠萍;冯其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