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照宇
目的:探讨分析两种根管治疗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分次型根管治疗法,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隐裂性牙髓炎治疗之后,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观察组的治疗显效率为86%(43例),有效率为12%(6例),无效率为2%(1例);采取分次型根管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52%(26例),有效率为30%(15例),无效率为18%(9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胃癌患者应用X线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展开观察与研究.方法:选取54例来该院接受诊治的胃癌患者为例,对其展开X线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相比于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应用X线检查患者时,2例发生漏诊,1例误诊,诊断准确率为94.4% (51/54).此外,在经X线确诊的51例胃癌患者中,肿块型胃癌有7例,蕈伞型胃癌有9例,溃疡型胃癌有35例.结论:通过应用X线检查方法,可有效促进胃癌诊断准确率的提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作者:于继群;张军;刘永利;李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4例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并分别为研究组使用外固定架,为对照组使用内固定架.组间对比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与术中出血量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架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使用难度更低,为机体带来的创伤更小,在创伤骨科治疗中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效果,临床应为患者优选外固定架进行骨创伤治疗.
作者:刘子文;阎兴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相关病例的研究提高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的对本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508例患者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其中22例接受过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了纤细分析.结果:所有参加研究的508例患者中,恶性肿瘤患者确诊36人,甲状腺囊性变患者确诊66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确诊82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确诊28人.对22名接受过外科手术的重点分析中发现,US-FNAB对恶性疾病的诊断敏感性为65.21%,特异性为76.19%,对阳性细胞率的总体检测率为85.23%.结论:US-FNAB对于甲状腺相关病例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薛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体检中心运用健康管理的理念是为了能够在大程度上预控各种疾病的来临及扩散.现今,人们比过去更注重养生健康.健康管理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活健康需求,提高健康保护意识.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从健康管理的概念以及特点、及健康管理的实施步骤进行论述.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管理,提高人们的健康质量.
作者:宋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疗效,探讨适合用于临床应用的佳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4例,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42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为研究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VAS、SAS、SDS评分及术后感染率并无明显的对比差异(P>0.05),但研究组护理后的上述观察指标改善程度都明显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子宫肌瘤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既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还可减少术后治疗时间,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因而更适合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作者:裴菊慧;赵庆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当前我国高血压疾病患者中,“三高、三低、三不”成为普遍现象,其中,“三高”所指的就是发病率比较高,疾病危险性较高,发病率增长趋势较高;;“三低”所指的就是患者疾病知晓率地,治愈率较低,疾病控制率较低;“三不”就是指患者不长期规律用药,不坚持血压测量,不注重非药物治疗.据国家卫计委和医学科学院组织全国性血压普查结果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达2.7亿,并有逐年提高的趋势,高血压往往会导致很多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对患者很多重要器官功能均会产生严重影响,从而造成器官功能衰竭,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使血压降低到正常标准属于根本途径及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患病率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作者:卢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该常见的手术室护理安全及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预防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我院92例病例和8名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前后对比研究,对比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采取相应管理及预防措施后,护理安全管理水平得以明显提升(P<0.05),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得以明显提升(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及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安全管理水平,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建议推广至临床.
作者:马勤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主要研究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到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25例患者采用普米克气雾剂进行治疗,将其作为对照组;其中25例患者采用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将其作为观察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应用普米克气雾剂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在临床上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庞焕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评估临床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的疗效.方法:对该院在2015年01月01日至2016年10月31日收治的125例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是否采用尼莫地平),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5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选用常规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尼莫地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4 d及45 d的NIHSS评分结果.结果:实验组的NIHSS评分在治疗14 d后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治疗45 d后,对照组的NIHSS评分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尼莫地平可能有一定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万娟;肖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常规入路方式,B组采用经肌间隙入路方式.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Cobb角度改变、术后VAS评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结果: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上较B组明显更低,术后48小时内和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较B组也明显更低,两组患者在Cobb角术后恢复情况上并无明显差异.结论:肌间隙入路经肌间隙分离进入,可直接定位上关节突,便于椎弓根螺钉置入,恢复椎体高度效果好,椎旁肌剥离而致使的肌肉疼痛感明显更低,术中损伤减少,术后康复更快.
作者:徐相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收治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30例,分别采用依那普利(对照组)以及厄贝沙坦(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厄贝沙坦)治疗后治疗效果以及血压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依那普利),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陶华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孕中期产妇筛查中采用血清筛查结合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对唐氏综合征的诊断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该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23例孕中期产妇,所有患者均采用血清筛查结合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对比不同检测方式的筛查效果.结果:从血清筛查诊断结果看,123例孕妇中,低风险孕妇为123例,高风险孕妇为23例,诊断阳性率为18.7%;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孕妇有23例,诊断阳性率为18.7%;18三体综合征孕妇为3例,诊断阳性率为2.4%;从基因诊断结果看,对23例高风险孕妇进行诊断,其中21三体综合征为1例,18三体综合征1例.结论:在孕中期产妇筛查中采用高危血清筛查结合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筛查质量.
作者:兰有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诊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该院急诊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厄贝沙坦联合美洛托尔的治疗手段,通过运用纽约核心协会分类(NYH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能够稳定患者病情,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总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健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建立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CDC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明确和协调配合的防治服务体系,是做好新形势下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在我市实施两年以来,在新体系显示其积极、正向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刘龙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进行深静脉置管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深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做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占86.7%,4例患者二次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100%,2例患者出现空气栓塞,占6.7%,1例患者发生堵塞,占3.3%,均在重新置管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对护理满意,满意度100%.结论:深静脉置管保留时间长、操作简便,输液类广泛,导管弹性好,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的血管通路,应用范围广泛,且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但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秋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8月至2017年08月在该院实施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且手术的84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B组患者采用改良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A组(P<0.05);且B组患者拔管时间以及疼痛给药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采用改良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时可以有效的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且患者麻醉效果良好,术后苏醒快,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护理干预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共选取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止,该时间段内该院收取的共200例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探讨对象,患者样本采用随机分组形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患者100例;其中观察组选取护理干预的相关方法,而对照组则采取普通妇科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在出血量、肠胃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控制方面均具有优势.结论:护理干预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可以起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邱咏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脑卒中偏瘫患者共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主要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患者31例,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都需要进行常规药物康复治疗的方式加以治疗,研究组患者需要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康复治疗实施.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肢体功能障碍指标加以观察和有效对比分析.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必要治疗之后,能够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恢复等方面情况,明显要比对比组患者显著,两组患者比较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患者的焦虑抑郁指数积分下降的情况明显要比对比组患者显著,研究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改善要比对比组患者明显,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治疗的时候,对偏瘫患者的恢复效果具有比较有效的影响,能够有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情况及肢体功能障碍情况等加以有效改善.
作者:孙艳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术后实施关爱服务,对其再次流产率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人工流产术妇女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行人流术后常规指导,观察组32例行人流术后关爱服务,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避孕依从性、再次妊娠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妇女相关知识测评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避孕依从率为65.63%,主动依从率为31.25%;观察组避孕依从率为93.75%,主动依从率为65.63%,(P<0.05);对照组再次妊娠率为25.00%,再次人流率为18.75%;观察组再次妊娠率为6.25%,再次人流率为6.25%,(P<0.05).结论:通过关爱服务的实施,可有效提高人流术后妇女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升避孕依从性率,从而实现对再次妊娠、流产的控制.
作者:刘小花;付萍;罗明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