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痊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 Portmann 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1~3 w 的 Portmann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疗效。
作者:申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利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的疗效。方法:将该院50例过敏性患者随机分为25例观察组和25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观察组则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3.04±1.33)d 比对照组(4.78±1.52)d 短,两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60.00%,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宗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改进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操作手法,对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该科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0名需要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50例和改良组50例。传统组采用双手穿刺送管法,改良组采用单手穿刺送管法。结果:改良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改良组对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手法的改进,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可应用于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王安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酸碱平衡和双唑泰治疗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把近期到该院就诊治疗的100例阴道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数均为50例,均所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施酸碱平衡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二者数据通过统计学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酸碱平衡法和双唑泰栓治疗阴道炎,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适用于治疗阴道炎。
作者:李晓娟;李燕;郭会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针对血液检验标本当中出现的误差进行分析,总结其原因,并且尝试着提出对策进行解决。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出现了一定的误差的血液标本60例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情况下,造成血液样本当中出现了误差的原因有很多,外界原因和患者本身身体机能的原因都有可能造成误差。结论:血液样本出现误差会造成医生对患者诊断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减少血液样本当中的误差概率,医疗机构的各级部门需要投入较大精力,保证样本准确。
作者:董益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及影像诊断和检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到该院就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为实验对象,30例患者经病理的证实以及临床诊断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30例骨髓瘤大多累及脊柱、肋骨以及盆骨等部位。在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少数患者出现骨质硬化。结果:对比数据发现,X 线诊断敏感性及 X 线诊断准确性和 CT、MRI 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T 与 MRI 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 >0.05)。通过 X 线、CT 以及 MRI 进行联合诊断敏感性与准确性均为100%。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在影像学的表现特性较强,X 线平片空间的分辨率较高,可以对患者的全身骨骼进行评估,CT、MRI 适合早期病变和骨质破坏等病症,可以结合 X 线共同进行分析。能够显著提高骨髓瘤影像学的检出率与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史万旭;周福兴;安慧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激励式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择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职的护理人员40名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护理人员20名。其中对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管理模式,对干预组给予激励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管理模式后对工作压力的影响与护理管理前后的焦虑状态评分。结果:干预组:1名无压力,13名轻度压力,6名中度压力;常规组:0名无压力,6名轻度压力,8名中度压力,6名重度压力,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程度差异显著(P <0.05);实验组护理管理后的焦虑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实施激励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并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与医院形象,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胡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为脑梗死老年病患注射丹红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于该院治疗脑梗死的老年病患40例,按照治疗期间使用的不同药物分组,一组行丹红注射液治疗20例患者,为研究组;一组行肌氨肽苷及胞磷胆碱治疗,患者例数相同,名对照组。对比二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无论是疗效还是血液流变指标,均远优于对照组(P <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对于老年脑梗死,丹红注射液可降血脂、促循环,疗效显著。
作者:白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在我院住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选取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内科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制作生存质量测定量简表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患者临床治疗和后期恢复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大力推荐。
作者:刘玉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指导性参考。方法:选择于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32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物检验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感染情况。结果: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6.88%,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2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69,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严重程度要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可以用于临床感染的控制中,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莉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成人口腔正畸中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94例行成人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正畸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倾角差度、上中切牙凸距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成人口腔正畸中应用中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黎国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巨噬细胞有各种各样的生长因子受体,如辅助性 T(Th)细胞细胞因子受体、B 细胞受体和微生物受体等。在病原菌入侵人体组织时,巨噬细胞会受到这些生长因子受体的刺激从而活化、成熟并获得特定功能的表型。根据淋巴系统的相关功能,可以将巨噬细胞分为两种:经典型巨噬细胞和选择性活化巨噬细胞,分别叫作 M1和 M2。本文就 M1型巨噬细胞的刺激、活化及其活化后的相关功能和免疫配体模型作出了阶段性的阐述,并评价其相关细胞因子和病理性信号对巨噬细胞功能性表型的影响。
作者:门连超;何树梅;袁东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124例,随机抽取62例为对照组行蒙脱石散,另62例为研究组行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39%(61/62)优于对照组的87.10%(5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确切,不仅缩短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还保证了患儿早日康复。因此,在临床中应积极推广。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确诊急性阑尾炎上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2014年该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用于观察组,传统的压痛点方法用于对照组。对两组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灵敏度为98.8%,对照组的灵敏度为61.6%。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特异度为86.7%,对照组的特异度为14.3%。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准确性为97%,对照组的准确性为55%。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确诊急性阑尾炎上比传统的压痛点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闫君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为绝经前冠心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绝经前女性患者168例发病特点,找到其发病规律。结果:绝经前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是高血压、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冠心病家族史、人格气质类型及吸烟。结论:高血压、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冠心病家族史、人格气质类型、吸烟是绝经前女性急性心肌梗死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岩;魏薇;任玉茹;刘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针胆经俞穴结合康复训练矫正脑卒中后足内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共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电针胆经俞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足内翻角度、下肢功能、步行能力及步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在接受电针胆经俞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足内翻角度明显降低,下肢功能及步行能力有明显改善,步态明显改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时,采用电针胆经俞穴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足内翻角度,改善患者下肢功能、步行能力及步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秀琪;何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疗法对孕妇选择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通过调查2010年1~12月的剖宫产原因,建立心理疗法干预措施模型,从宣传正确的分娩观点,消除两种分娩方式相关知识盲区;树立对产程中疼痛的正确认识;普及科学备孕待产,减低因孕期知识匮乏引起的胎儿问题等多类型的病例,并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配套设备,给予孕妇及家属硬件和软件上的信任感,消除对产程安全的疑虑,调节整个孕期的心理状态,影响选择剖宫产的原因。结果:该院整体剖宫产率整体水平下降,孕妇选择剖宫产原因中涉及个人社会心理因素下降明显。结论:心理疗法通过调节孕妇及家属心理状态,有效降低个人及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剖宫产。
作者:宋丽;王先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新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该院选取100例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急救新技术对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术对组内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解毒时间、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控制情况的各项数据普遍高于比对照组,另外从两组患者死亡人数看,观察组的死亡人数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救新技术可以使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病情能够迅速得到控制,帮助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田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心理治疗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治疗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较佳,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冷文君;覃事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颈椎病采取中药热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接收的患有颈椎病的患者一共有3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双柏散外敷治疗,治疗组对病人采取中药热敷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颈椎病采取中药热敷治疗,可以使其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雷东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