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莉红
在改革推动下,医药卫生制度不断革新,与此同时,国内医疗市场变化极大,民众对公立医院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作为公立医院,必须立足于绩效考核,实行更为科学的管理办法。该文从服务人民群众、倡导现代化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入手,提出明确公立医院性质和绩效考核意义,理性分析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现存问题,并从政府层面、医院考核、社会反馈、现实矛盾、指标内容等角度全面分析,希望能够为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改革起到丰富理论、推动实践的作用。
作者:吴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房颤者的心脏超声特征。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房颤的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及高血压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 LAD、IVST、LVPWT、LVEDd、LVEF。结果:对照组 LAD 为(36.23±4.83)mm,观察组 LAD 为(30.87±4.04)mm,两组有差异(P <0.05);对照组 IVST 为(9.14±1.28)mm,观察组 IVST 为(11.23±1.54)mm,两组有差异(P <0.05)。两组在 LVPWT、LVEDd、LVEF 方面无差异(P >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较单纯高血压患者其左心房扩大,室间隔增厚,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林国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74例小儿癫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并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75.68%,组间有明显差异(P <0.05)。患者经过护理后,对疾病的认识、用药方法以及日常的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提高,而观察患者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癫痫患者的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具有较高的护理效率,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促使其早日康复出院,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马惠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2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61例。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预后。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 FAM及 BI 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在积极内科治疗的同时配合早期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佟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针对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进行 Meta 分析。方法:以“葛根注射液”、“突发性耳聋”为检索词,在 EMBASE、pubmed、中国知网、维普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等中外中数据上,搜索采用葛根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文献资料,评价纳入文献资料的研究治疗,采用 Rev-Man5.0软件处理相关文献数据资料。结果:本次共检索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共18篇,文献中均分为葛根素组和常规治疗组,经过 Meta 分析,葛根素组患者对突发性耳聋引起的耳聋、耳鸣、目眩等的疗效均优于常规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过 Meta 分析可以看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耳聋、耳鸣、目眩等症状,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顺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出院随访对痛风病患者进行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探究出院随访对痛风病患者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所收到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痛风病患者106例。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实验组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在进行出院随访时继续进行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对照组护理人员则在患者出院时向患者告知相关的注意事项,不再做过多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血尿酸含量、疾病复发情况及患者对痛风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数据间的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人员对痛风患者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帮助患者在出院后预防疾病复发。
作者:刘荣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针对血液检验标本当中出现的误差进行分析,总结其原因,并且尝试着提出对策进行解决。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出现了一定的误差的血液标本60例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情况下,造成血液样本当中出现了误差的原因有很多,外界原因和患者本身身体机能的原因都有可能造成误差。结论:血液样本出现误差会造成医生对患者诊断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减少血液样本当中的误差概率,医疗机构的各级部门需要投入较大精力,保证样本准确。
作者:董益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妇科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探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82例妇科痛经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给予对照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1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具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和复发率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妇科痛经患者实施中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tients,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42 cases in each group,giving the control group,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of 41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symptoms and recurrence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s: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y dysmenorrhea,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作者:寸龙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慢性腰腿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腰腿疼痛综合征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腰腿痛丸治疗,观察组给予腰腿痛丸+手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为9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疼痛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法治疗慢性腰腿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满意,临床可行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王元鑫;王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方法:根据病人情况和教育计划的不同,采取对病人进行饮食疗法、心理教育、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结果:病人了解其健康状况,改变其不良行为,真正实现让病人全程参与疾病的自我护理。结论:积极治疗,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寿命,提高生活品质,并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老年重症脑出血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该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共计76例。现从中随机择取56例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组均28例。干预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剖析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干预组的住院时间为(19.8±7.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8.6±11.7)e,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3.57%,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取优质护理干预法,并将其合理应用于老年重症脑出血中,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疗效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意义较深远。
作者:南英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该文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程度,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效降低小儿重症肺炎的死亡率,提升儿科重症肺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0例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临床资料。结果:50例治疗重症肺炎的患儿中44例成功治愈出院,4例病情微重需要继续留院观察治疗,2例由于引起多种并发症不治身亡。结论:由于重症肺炎的病情发展快速,对器官的危害极大,尽管我们抗感冒治疗的水平已经提升,但是重症肺炎仍然是患儿的第一隐形杀手。因此,早期发现重症肺炎患儿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针对脱毛患者分别采用810nm 半导体激光与755nm 翠绿宝石激光进行脱毛,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20例脱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经由该院收治的患者,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各160例,将给予810nm 半导体激光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755nm 翠绿宝石激光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部位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的为91.88%,组间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3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脱毛患者使用两种激光脱毛的效果差别较小,但810nm 半导体激光脱毛的不良反应较少,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马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应用雷尼替丁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潘立酮进行联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观察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8,P <0.05)。结论:慢性胃炎应用雷尼替丁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马春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针胆经俞穴结合康复训练矫正脑卒中后足内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共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电针胆经俞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足内翻角度、下肢功能、步行能力及步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在接受电针胆经俞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足内翻角度明显降低,下肢功能及步行能力有明显改善,步态明显改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时,采用电针胆经俞穴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足内翻角度,改善患者下肢功能、步行能力及步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秀琪;何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前牙采用纳米树脂进行美容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6例前牙修复美容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 Z350纳米树脂修复美容前牙)和对照组(采用 Z250复合树脂修复美容前牙),将两组患者美容修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前牙经过美容修复后,优17例,良9例,差2例;对照组患者前牙经过美容修复后,优12例,良9例,差7例,实验组患者前牙美容修复优良率(92.9%)显著高于对照组(75%),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牙采用 Z350纳米树脂进行美容修复的效果良好,可大大提高美容修复优良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估并比较胸椎小关节紊乱治疗中应用手法复位和理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该院96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平均分为三组,A 组、B 组和 C 组患者分别接受手法复位治疗、磁振热治疗和偏振光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的疼痛情况和疗效。结果:B 组、C 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 >0.05),A 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则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 <0.05);A 组的总有效率(62.5%)显著高于 B 组的62.5%和 C 组的59.3%(P <0.05)。结论: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使用手法复位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有助于患者疼痛感的减轻,可促进其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元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药物划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氯胺酮,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右美托咪啶,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苏醒时间对比(P >0.05),观察组躁动评分为(2.03±0.16)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均低于对照组,对比(P <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廷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基于酶循环放大技术检测肿瘤标记物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基于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 Raman 信号分子放大技术对凝血酶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构建了一种新型的 DNA 循环信号放大分子的生物传感器,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 DNA 循环放大的检测中得到了应用。结论:这一技术的合成相对容易,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选择性良好,在蛋白质及其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昌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50例慢性附件炎的中医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慢性附件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设为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中医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治疗慢性附件炎,操作简便,医疗费用相对较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