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李晓玲

关键词:糖尿病, 诊断标准,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方法:根据病人情况和教育计划的不同,采取对病人进行饮食疗法、心理教育、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结果:病人了解其健康状况,改变其不良行为,真正实现让病人全程参与疾病的自我护理。结论:积极治疗,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寿命,提高生活品质,并降低病死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50例慢性附件炎的中医治疗及预防

    目的:分析探讨50例慢性附件炎的中医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慢性附件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设为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中医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治疗慢性附件炎,操作简便,医疗费用相对较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抗高血压治疗对脑卒中发病类型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高血压治疗对脑卒中发病类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来该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是坚持治疗组,使用抗高血压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是基本未治疗组,采取常规方法,对比两组的效果病情缓解度,并探讨对于发病类型的影响。结果:在实验组经过抗高血压治疗实验组相对于另外的对照组来说,治疗的效果较好,病人恢复情况更好,此方式对于此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准确率较高,经过治疗后,对于促使患者康复还有减少患者在医院的时间有一定的促进效果,而且对于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需要给予抗高血压治疗。结论:抗高血压治疗这种方法对于脑卒中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而且对于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不同的患者需要给予相应的抗高血压治疗。

    作者:卞建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外科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外科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该院外科病区收治的1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安全隐患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在经过安全隐患护理措施后有14例(2.5%)患者出现了安全隐患,而对照组有67例患者(12.0%)出现安全隐患;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8.0%,护理组患者的安全隐患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全隐患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文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策略及其应用

    目的:分析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策略并观察其应用后免疫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策略的95例接种者作为研究组,另选2013年10月~2014年9月接受常规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的96例接种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接种后麻疹发病率。结果:研究组接种者不论既往是否有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和麻疹患病史,均接受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为1.05%,而对照组则为5.2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策略能够提高麻疹免疫接种效果,降低麻疹发生概率,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鄢家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重症护理病房护士的心理压力原因与疏导途径研究

    目的:析重症护理病房护士心理压力的诱发因素,提出解决措施。方法:该院重症护理病房护士共计61名,现从中抽取在职满一年的护士,共37名。选取“SDS”与“SAD”量表,对本组37名护士进行抑郁与焦虑情况的评分。此后,再选取问卷调查法,分别对37名护士进行心理压力方面的相关调查。根据该次研究的调查结果,选取针对性较高的疏导措施,对37名护士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结果:经分析,工作环境、个人原因以及病房噪声等因素,均能给重症护理病房的护士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通过全面剖析护士心理压力的特点及其诱发因素,并对其辅以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能有效改善护士的心理素质,让其能更为全身心的投入到本职工作当中。结论:在整个重症护理系统当中,护士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对此,需及时掌握每位护士的心理状况,并对其心理压力的产生因素进行全面的剖析,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邸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行 PKRP 术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围术期指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较短,本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其中膀胱痉挛2例,继发性出血1例,尿道外口狭窄1例,并发率为7.5%。结论:临床中对 BPH 患者给予 PKRP 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忠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胸科手术麻醉中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的应用意义探究

    目的:探究老年胸科手术麻醉中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的应用意义。方法:择取90例实施胸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时间为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采取随机法把90例分成三组,即 A 组、B 组、C 组,每组例数均为30例,A 组麻醉中使用的瑞芬太尼靶浓度为4μg/L,B 组为6μg/L,C 组为8μg/L,对比分析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结果:经统计分析,T1时三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低于 T0,C 组下降显著;A 组于 T2时各指标和 T0时比较明显要高,差异显著(P <0.05);A 组患者在 T3、T4时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比 T0时高,三组患者 T5时各指标明显比 T0时高。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老年胸科手术麻醉中联合6μg/L 瑞芬太尼和3μg/L 异丙酚,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孙景强;胡云峰;周学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臂丛神经损伤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规范化康复治疗,对照组于家中自行进行康复治疗,4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臂丛神经功能评分。结果:4个月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臂丛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规范化康复治疗有利于提升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臂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龚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妇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研究

    目的:针对妇产科的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以有效的减少妇产科患者在做完手术后的疼痛感。方法:采用抽取方法,对妇产科手术之后,即64例疼痛患者,实施了有效的护理与干预,并对其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在手术之后,通过积极、有效进行了综合的护理,从而缓解患者身体的痛苦,以及提高护理的质量。结论:本文主要采取的是综合的护理方式,有效的降低了孕产妇在手术之后的疼痛情况,更加好的将疼痛感进行了控制,便于患者在手术后能够快速的实现身体的恢复奠定基础。

    作者:李鲜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差异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来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疾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恢复,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姚泽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42例疗效观察

    目的:报告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42例。方法:采用常规针刺配合耳周穴位注射治疗。结果:痊愈19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结论: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更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黄锡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佳乐配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治疗药物死胎引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补佳乐配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药物死胎引产后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将76例早孕妇女分成两组,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佳乐。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2.1%,对照组为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阴道出血显性为78.9%,对照组为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为(23±3.89)d,对照组为(36±4.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子宫修复成功率为55.3%,对照组为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的基础上加服补佳乐配合可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提高子宫修复成功率和完全流产率。

    作者:晏丽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影响精神科患者穿病号服依从性因素分析及探讨

    目的: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统一着装病号服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对该院精神科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发放调查表。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对相关数据分析、研究、总结。结果:本组患者191例,穿病号服依从性,非常愿意69例,基本愿意60例,不愿意和迫不得已62例。

    作者:赵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宫外孕患者中的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探析腹腔镜手术运用于宫外孕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2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专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胃肠恢复以及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时,再给予专科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韩小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48例小儿发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治疗的96例发热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与金莲清热颗粒和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者临床效果。结果:服药前两组患者体温差异较小,服药后30 min、1 h、2 h 观察组患者体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临床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其临床效果显著,能够迅速退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一组进行对照,对一年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干预组一年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良生活习惯变化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也好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作者:姜云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电针胆经俞穴结合康复训练矫正脑卒中后足内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电针胆经俞穴结合康复训练矫正脑卒中后足内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共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电针胆经俞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足内翻角度、下肢功能、步行能力及步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在接受电针胆经俞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足内翻角度明显降低,下肢功能及步行能力有明显改善,步态明显改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时,采用电针胆经俞穴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足内翻角度,改善患者下肢功能、步行能力及步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秀琪;何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胆结石病患护理中实施全面护理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治疗胆结石的病患70例,将其随机均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病患开展常规护理,对实验组病患开展全面护理。并对两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及手术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为91.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 <0.05);实验组病患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结石病患实施全面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及病患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于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学荣;龚学娟;郭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应用于创伤骨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分别采用全方位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身心状况和康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后 SAS 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94.6%)和护理满意率(91.9%)均高于对照组(83.8%、7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身心状况,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程度。

    作者:周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探讨

    目的:研究并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共60例,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但手术的费用较高;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手术费用低,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术式进行选择。

    作者:陈光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