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护理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效果评价

施晓萍

关键词:社区护理, 糖尿病, 血糖控制,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社区护理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选择该院从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入院时间将所有糖尿病患者评价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接受常规护理的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经比较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应用社区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其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血糖监测仪的性能及影响其测定的有关因素

    目的:探究分析血糖监测仪的基本性能,以及影响患者血糖测定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综合使用对照实验法和文献分析法,总结归纳血糖测量测量仪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对影响血糖测定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贫血、氟化钠、饮食情况和温度等因素,均有可能影响血糖监测仪的测定结果.结论:影响血糖监测仪测定结果的原因复杂多样,受检者是否贫血、采血前是否饮食、血液样本保存温度等因素均有可能影响血糖监测仪的测定结果,需要有关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重视.

    作者:张京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巨大纵隔支气管囊肿误诊1例

    目的:分析巨大纵隔支气管囊肿的临床特征表现和分析误诊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式将我院对1例巨大纵隔支气管囊肿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过程、诊断过程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入院查体显示体温36.5℃,脉搏75次/min,呼吸20次/min,BP118/64mmHg,血常规、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等均正常,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主诉曾有外伤史,经腹B超提示胆囊息肉,再次复查B超有囊性暗区且形态不规整,经CT平扫后又有左后下纵隔囊性密度影,初步诊断为左后下纵隔良性占位,囊性畸胎瘤和淋巴管囊肿.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发现左胸后外侧7肋间有巨大肿瘤,大小15 cm×12 cm×6 cm,经游离、双重结扎瘤蒂后切断,将瘤体取出,送去病理学活检终诊断为支气管囊肿.分析本例出现误诊的原因主要有医院B超定位定性不准确、病灶的生长部位难于判断、囊内密度不均匀、囊肿壁厚薄及受到囊性畸胎瘤和淋巴管囊肿疾病的影响.结论:巨大纵隔支气管囊肿患者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很容易与相似疾病混在一块容易造成误诊,这就需要临床医学工作人员加深对自身医学知识的学习,在观察和诊断过程中应更更加认真,努力发现其中的问题,同时要拓宽自己的诊断思路,为临床诊断提供坚实的基础.

    作者:钱清;李素波;段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康复新液治疗智牙冠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智牙冠周炎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下颌智牙冠周炎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碘甘油和康复新液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偏高(P<0.05).结论:智牙冠周炎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药物.

    作者:王思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试述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治疗与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干预治疗.方法:选取2010 ~2011年该院的112例老年心血管患者来进行研究,为患者提供宣传教育、治疗、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心血管患者接受预防干预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并发症几率相比以前降低了很多,而且睡眠质量得到改善,血压也更加稳定.结论:老年心血管患者接受临床预防干预治疗,可以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改善,对睡眠情况、血压情况、心理状态等起到了调整作用,临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林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儿童区域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需要进行四肢、腹部手术的3~ 14岁患儿86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区域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则采用氯胺酮来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观察中,两组患者的术中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术毕唤醒时间、术后烦躁、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等的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组件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观察中,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状况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144 6;P >0.05).结论:使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在治疗中所需的唤醒时间较少,并且患者的整体麻醉效果较好,无不良反应出现,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张飞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细菌性肝脓肿通过CT、MRI影像诊断与鉴别分析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通过CT、MRI影像诊断与鉴别效果.方法:研究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诊的2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通过MRI与CT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20例患者中,多发性为3例,单发性为17例;在CT诊断中表现为病灶边缘有环状强化表现,在MRI影像上在T2WI呈现为高信号,在T1WI呈现为相对低信号.结论:CT、MRI影像对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均具有实用性意义,可以有效对病灶做定位与定性的影像诊断.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6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滴,口服乳果糖加上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总胆红素、转氨酶)及血氨值的变化;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改善肝功能及降低血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和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银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应用宫腔镜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时使用宫腔镜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共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29例对照组和31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通过清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β-HCG的转阴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宫腔镜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娟;李燕;郭会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以及护理.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妇产科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感染预防措施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染率、住院时间以及体温等情况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并加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及早康复.

    作者:张秀娟;邓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静脉曲张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静脉曲张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该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取的静脉曲张患者11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并分析不同效果.结果:根据研究我们得出,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及患者情绪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护理时,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可以使患者更加了解病情和救治方法,消除消极心理,增加自信,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谭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铂类化疗药物诱导周围神经损害的电生理与临床

    目的:该研究通过检查铂类药物使用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观察、比较铂类化疗药物剂量累积引起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与临床上的神经毒性分级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和灵敏性.方法:用肌电图检测45例铂类化疗的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及分别化疗2、4、6个周期后进行外周神经毒性的评价及外周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2、4、6周期结束后21 d检查,分别有27例、36例、41例患者出现外周神经异常,发生率为60.0%、80.0%、91.1%;分别有14例、21例及28例出现临床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1.1%、46.7%、62.2%.6周期化疗,患者自觉神经毒性症状逐渐加重,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及波幅降低.结论:化疗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CIPN)电生理改变与临床神经毒性分级呈正相关性,且电生理异常早于患者自觉症状出现,神经电生理检测能早期发现CIPN.

    作者:邵景芳;杜方民;施巧完;黄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抢救结果.结果:观察组所用分诊评估时间和心电图使用时间和抢救时间都比对照组短,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的效果,使患者抢救成功.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医在治疗以辨证施治为基础,中西医结合为理念,借助科学手段,在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从高脂血症病因病机入手,详细介绍了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与实验发展,总结了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经验方法,并对中医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作者:潘立江;吴云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四肢血管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四肢血管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该院四肢血管损伤56例,经单盲随机法分组.28例入组实验组,实施急救综合护理;余28例入组对照组,实施急救常规护理.观察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急救有效率高,满意度高,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四肢血管损伤急救综合护理效果佳,可推广.

    作者:钱刚;张昌燊;李苏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纤维喉镜下治疗声带息肉小结的围手术期的规范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纤维喉镜下治疗声带息肉小结围手术期的规范护理.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声带息肉小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声带息肉小结患者经围手术期的规范护理后,手术治愈率82.5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00%.结论:规范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声带息肉小结的治疗,值得将其推广于临床.

    作者:郭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股骨头坏死使用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09~2012年该院的37例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患髋61例,男23例髋40例,女14例,髋21例,年龄21 ~59岁,为患者使用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彻底清除死骨并自体髂骨松质骨颗粒打压植骨治疗.比较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结果:此次研究中共有17例优秀病例,16例良好病例,3例尚可,1例较差病例,总体优良率是89.2%.结论:早期股骨头坏死使用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临床优良率高,是非常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术式.

    作者:秦奎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时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女性患者中抽取80例,均为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全部行腹部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80例患者经腹部超声诊断出子宫内膜病变者共70例,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5%.其中,子宫内膜息肉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3%,子宫黏膜下肌瘤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4.0%,子宫内膜增生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5%,子宫内膜癌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7.1%,急性子宫内膜炎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子宫内膜病变的腹部超声图像特征比较明显,便于诊断与鉴别,因此,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作者:刘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患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患此疾病痛患11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56例.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对研究组病患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研究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常规组病患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患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获取较好效果,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病患身体痛楚,促进其身体的尽快康复痊愈,值得在临床之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45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护理基础上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以及抑郁自评表以及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的评分情况.结果:经过分析观察,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李忠贤;潘映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合理膳食在保证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中的作用

    医疗卫生行业是高压力、高紧张、高负荷的职业,在目前医疗状况下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堪忧,通过分析影响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因素,希望能以合理的膳食途径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况.但是要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况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合理的膳食只是主要途轻之一.本文主要就如何合理的膳食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况阐述一些个人观点.

    作者:魏薇;刘妍;任玉茹;王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