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周雅芸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益气活血通痹汤, 疗效
摘要:目的:对益气活血通痹汤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给予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68.57%,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效果显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新液治疗智牙冠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智牙冠周炎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下颌智牙冠周炎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碘甘油和康复新液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偏高(P<0.05).结论:智牙冠周炎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药物.

    作者:王思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方法:对心脏病孕妇做好一般护理、产程监护、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预防和纠正心力衰竭.结果:运用护理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明显降低了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并使心脏病孕妇顺利度过孕产期.结论:加强心脏病孕产妇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护理是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善玉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分析急诊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急诊脑梗塞患者主要临床护理方法,评价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急诊科接受治疗和护理124例脑梗塞患者,依次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2例,前者行常规脑梗塞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大大改善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刘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以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4例肾脏EAML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形态以及免疫表型等情况.结果:4例患者年龄分别为27岁、31岁、35岁、41岁,过去都存在腰痛病史,经过眼观观察发现,2例肿瘤境界比较清楚,2例患者伴有囊性病变,2例存在明显的坏死、出血症状.4例患者并没有包膜,切面质韧、灰白,并没有明显坏血、出血等症状.经过镜检观察,瘤细胞是多边形,而且体积比较大,具有丰富的胞质,呈透明状、空泡状、嗜酸性,具有明显的核仁,而且也容易观察到多核巨细胞.通常瘤细胞呈现巢团状或者弥漫性排列,2例患者瘤组织可观察到明显的坏死、出血症状,而且呈现浸润性边缘.2例患者并没有观察到典型的AML图像.经过免疫组化染色试验显示HMB-45、vimentin以及SMA都呈现阳性,而EMA、CK以及CD10都呈现阴性.结论:EAML分化呈现单一方向,瘤细胞中的HMB-45特异性表达,加上免疫组化进行辅助诊断可鉴别其他肾脏肿瘤.

    作者:符群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学生患病后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探讨

    目的:在校大学生在患病后心理特征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住院的200名大学生进行回顾分析,在治疗期间进行心理干预,并研究大学生在患病期间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措施,对本组大学生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综合性的评判.结果:在校大学生在患病后会有无助感、恐惧感、敌对情绪、过激情绪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影响了大学生生理功能的恢复.结论:通过对患病大学生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防止和纠正不良心理进而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作者:王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探讨血糖监测仪的性能及影响其测定的有关因素

    目的:探究分析血糖监测仪的基本性能,以及影响患者血糖测定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综合使用对照实验法和文献分析法,总结归纳血糖测量测量仪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对影响血糖测定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贫血、氟化钠、饮食情况和温度等因素,均有可能影响血糖监测仪的测定结果.结论:影响血糖监测仪测定结果的原因复杂多样,受检者是否贫血、采血前是否饮食、血液样本保存温度等因素均有可能影响血糖监测仪的测定结果,需要有关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重视.

    作者:张京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耳鼻喉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耳鼻喉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52例接受耳鼻喉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分别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和扶他林作为治疗药物,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4%)高于对照组(75%),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9%)低于对照组(19.7%),两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耳鼻喉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扶他林是更为理想的治疗药物,能够有效缓解耳鼻喉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健康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李文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原地区妊娠高血压患者尿蛋白与眼底检查情况探析

    目的:探析高原地区妊娠高血压患者尿蛋白与眼底检查情况.方法:选择高原地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47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的正常妊娠孕妇4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情况.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围产期死亡率、眼底改变发生率、尿蛋白以及剖宫产率均较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低海拔地区而言,高海拔地区妊娠期高血压更容易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孕妇健康,所以一定要重视,并做好防治工作,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罗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用药方案为糖皮质激素吸入配合茶碱与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的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用药方案为糖皮质激素吸入配合茶碱与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的效果比较.方法:研究对象纳入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98例哮喘病人,将其随机分组.两组均施行对症支持和处理,Ⅰ组用药方案为糖皮质激素吸入配合茶碱,Ⅱ组用药方案为糖皮质激素吸入配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疗效、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流速(PEF)、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Ⅱ组病人治疗效果、FEV1、PEF、症状评分均跟Ⅰ组接近,组间进行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从安全性看,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吸入配合茶碱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均有一定作用,但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安全性更高,可结合病人情况选择.

    作者:凤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铂类化疗药物诱导周围神经损害的电生理与临床

    目的:该研究通过检查铂类药物使用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观察、比较铂类化疗药物剂量累积引起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与临床上的神经毒性分级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和灵敏性.方法:用肌电图检测45例铂类化疗的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及分别化疗2、4、6个周期后进行外周神经毒性的评价及外周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2、4、6周期结束后21 d检查,分别有27例、36例、41例患者出现外周神经异常,发生率为60.0%、80.0%、91.1%;分别有14例、21例及28例出现临床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1.1%、46.7%、62.2%.6周期化疗,患者自觉神经毒性症状逐渐加重,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及波幅降低.结论:化疗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CIPN)电生理改变与临床神经毒性分级呈正相关性,且电生理异常早于患者自觉症状出现,神经电生理检测能早期发现CIPN.

    作者:邵景芳;杜方民;施巧完;黄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医辩证护理在老年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护理在老年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从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所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11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外进行中医辩证护理.在护理1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总分.结果:在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入院5d后,两组得分差异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而在入院10 d后,两组的得分差异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促进老年肺炎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富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一体化急救模式在重型创伤患者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索一套科学合理的急救管理新模式,分析其在重型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方法:选取在我院救治的重型创伤性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一体化急救模式进行抢救.另外对照组采用传统救治模式.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以及患者家属满意率.结果:采取一体化急救护新模式后,观察组有效急救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愈率提高、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一体化急救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救治力度,缩短有效救治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小青;吴丰学;代凌云;李良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两种药敏试验方法对血液细菌检测的鉴定以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直接和常规两种药敏试验方法对血液细菌检测的鉴定并针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4~2015年血液检验科所检验出的血液阳性样本100例,采取随机抽样原则,将样本平配到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各个医院常用的药敏试验法对50例血液阳性样本进行检测,实验组采取直接药敏试验法对该组50例血液阳性样本进行检测.后对照两组血液阳性样本检出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血液阳性样本检测结果对比来看,两组样本革兰阳性、阴性菌的检出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探究可知,直接药敏试验法用于检测血液细菌的检出率与各个医院常用的药敏试验法,在检出率方面差异不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直接药敏试验操作简单,能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效率.

    作者:孟圣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B超在闭合性肝脾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诊断闭合性肝脾破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之间的差距,判断闭合性肝脾破裂实施B超检查的准确性.结果:使用B超对闭合性肝脾破裂患者进行检查、诊断,与手术检查结果相比,B超诊断肝破裂率为100% (46例)、脾破裂率(34例)为100%,表明B超对闭合性肝脾破裂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闭合性肝脾破裂病症患者采用B超展开判断,具有科学有效、准确率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玉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土源性线虫感染在峨眉山市学龄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影响

    目的:探究土源性线虫感染在学龄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影响.方法:选取峨眉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筛查出的50例土源性线虫感染学龄儿童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50例健康学龄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韦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评估两组受试者认知能力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认知能力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土源性线虫感染严重影响学龄儿童智力及认知功能,对其生长发育带来了较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应予以密切关注.

    作者:刘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随着该国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入,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力度加大,人性化护理也成为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手术实施之前,患者会普遍存在焦虑的心理,这种焦虑心理是由于外界和自身因素共同引起的.焦虑心理对于术前的患者来说,会造成一些问题及影响,而这种问题及影响通常是有害而无利的,因此就要求在患者术前进行人性化的护理.该文就主要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术前焦虑展开研究,希望可以给该国医疗带来一些帮助,希望可以给手术患者带来一些福音.

    作者:何林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宿迁市某乡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和防控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和臀等部位的疱疹,病程约为4~8天,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1].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常见[2].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极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3].

    作者:高举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风湿性心脏病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将8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为41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而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护理期间运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和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改善患者情绪,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接受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共接收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将这些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6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以及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8.3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0.00%,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优秀,此次观察组有48例患儿有面红口干症状,没有其他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使用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有效控制患儿病情的发展,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影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产妇孕期保健状况及其母婴健康的相关影响

    目的:分析产妇孕期保健状况及其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将该院于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接收孕期保健500例产妇作为对象,对临床保健进行调查,以评定其保健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结果:调查结果显示,500例产妇年龄25岁以下者85例;25~29岁产妇215例;30岁以上产妇200例.其中,30 ~34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产妇及接受孕期保健的例数多于30岁以下产妇,有区别(P<0.05);35岁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产妇占比和30 ~ 35岁产妇相比,无区别(P>0.05);从妊娠期并发症上来看,30岁以上产妇妊娠期糖尿量异常率高于其余年龄段产妇,有区别(P<0.05),不同年龄段产妇妊高征、贫血、乙肝病毒感染等发生率无区别(P>0.05),且不同年龄段孕妇所生新生儿在窒息、早产儿等情况上无区别(P>0.05).结论:临床产妇孕期保健对于产妇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保障母婴生命健康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周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