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艳
目的:分析双能量CT(DECT)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接收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双能量CT检查,分析双能量CT检查结果.结果:60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被明确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无尿酸盐结晶患者6例,痛风性关节炎检出率为90%;60例患者中,急性期关节炎患者14例,占比为23.33%;间歇期急性发作患者25例,占比为41.67%;慢性关节炎期患者21例,占比为35%.14例急性期痛风关节炎患者中,关节尿酸盐阳性检出患者11例,检出率为78.57%.结论: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期间,应用双能量CT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良好的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何仁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应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纠纷以及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麻醉恢复室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纠纷以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应当临床上多推广使用.
作者:江雪;周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磁场作为一种神奇的能量,宏观上驱动着整个宇宙稳定运转,微观上对细胞中的分子原子运转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无机物的形态性质到有机物的生命维持,都离不开神奇的磁场.在当今注重保健的新时代,利用磁疗方式帮助相关患者改善体质、帮助健康人员增强自己机能都有着较大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以磁场生物效应为基础,对磁疗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葛怡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肢体—体壁综合征(limb body wall complex,LBWC)又称体蒂异常,是一种少见的严重腹壁缺陷.重庆五洲妇儿医院超声科2018年诊断一例中孕期肢体—体壁综合征,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25 岁,G3P0,无有害物质接触史,孕期未服用药物,早孕期无感冒.妊娠 12 周在外院超声检查示:NT2.5mm,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a波反向,胎儿腹前壁连续性中断,宽约7mm,见大小约15x12mm中等回声间无回声(肝脏及胃泡回声)向外膨出,形态规则,边界尚可,似可见包膜,考虑脐膨出可能,建议行染色体检查.妊娠16+1周外院超声示:胎儿脊柱走形扭曲侧弯,静脉导管a波反向,脐动脉似可见一条,脐带长约55mm,胎儿腹壁连续性中断,可见肝脏、胃泡及部分肠管向羊膜腔凸起,范围约36x31mm,有包膜,膨出口上下径约20mm,考虑脐膨出(膨出物为肝脏、胃泡及部分肠管);脊柱扭曲侧弯;静脉导管a波反向;单脐动脉?建议染色体检查.在外院行羊水穿刺, FISH检测结果:13号染色体、18号染色体、21号染色体、性染色体探针数目均正常.于2018.09.10到我院检查,孕周24+1周,超声所见:(1)、腹前壁皮肤见宽约32mm连续性中断,并可见一大小约77x55mm向外突出的包块,包块内见肝脏、胆囊、胃泡、肠管及宽约34mm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包块表面见一强回声膜覆盖(图1);(2)、单脐动脉,脐带入口位于包块表面,胎儿脐带长约140mm(图2);(3)、脊柱胸腰段排列紊乱,向左侧弯曲成角(图3);(4)、肋骨排列紊乱,胸廓塌陷,双肺体积小,膈肌缺如,胸腔积液;(5)、左足内翻.综上考虑胎儿肢体-体壁综合征.在我院引产可见腹壁膨出一包块,脐带长约 150mm,左足内翻,与超声诊断一致(图4).
作者:陶中华;申启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宫颈癌(UCC),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是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的主要问题,其发病率在我国妇科恶性肿瘤中居首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如何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势在必行.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每年全世界约出现50万左右新增病例,占所有新发癌症患者的5%,其中绝大多数宫颈癌的病例发生于发展中国家[1],因此,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早期宫颈癌主要通过手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行放疗,化疗作为宫颈癌治疗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杀死微病灶,提高患者生存率.随着科技的进步,影像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分子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大大改进了宫颈癌的治疗方式,同时,还出现了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综合防治体系.
作者:高文星;粟柯糙;张恒;王少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产前超声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3月的668例中孕(20-24周)待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均给予产前超声检查,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查胎儿肢体,并对分娩后的新生儿及引产后胎儿进行随访检查.结果:668例孕妇中,引产及分娩14例肢体畸形胎儿,畸形率2.10%.其中足内翻5例(35.71%),四肢短小4例(28.57%),手掌畸形3例(21.43%),多指1例(7.14%),桡骨缺如1例(7.14%).超声诊断正确率71.43%(10/14),漏诊率28.57%(4/14),其中足内翻漏诊1例,四肢短小漏诊1例,多指漏诊1例,桡骨缺如漏诊1例.结论:早期胎儿肢体检查中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查,可诊断大部分严重肢体畸形胎儿,降低胎儿畸形出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且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6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例,根据术中是否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将其分为两组,即植入组、常规组,均33例,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情况,以及随访12个月的生存率、局部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植入组和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植入组局部复发率(3.03%)低于常规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利于胃肠道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以及局部复发率的降低,且不良反应少,进而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安全.
作者:蒲劲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在胸痹心痛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寒颤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40例胸痹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胸痹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院内自制胸痹心痛穴位贴(丹参9g、川芎9g、冰片1g组成),选穴为心俞、内关、胸痛穴;比较两组患者寒颤缓解时间和胸痛症状疗效.结果寒颤缓解对照组总有效率60%,观察组总有效率100%;胸痹症状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70%,观察组总有效率95%.结论穴位贴敷在胸痹心痛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寒颤时的应用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潘美飞;蒋争艳;梁佳;黄四干;梁芳芳;陈晓玲;胡博;蒋卫;李清;苏惠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颈肩腰腿痛采用平衡针法与常规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04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n=52)行常规针灸治疗,研究组(n=52)行平衡针法.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VAS评分、JOA评分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平衡针法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疗效更为确切.
作者:周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严重产后出血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分娩,且在分娩后出现严重产后出血的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包括宫腔球囊填塞术、宫腔纱条填塞术等.结果:本次研究中27例患者均予以卡贝催产素等药物性宫缩剂治疗,并予以紧急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有24例患者实施宫腔填塞术治疗,其中13例采用宫腔球囊填塞术治疗,11例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术治疗,有2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止血成功,成功止血率达到了83.33%,有4例止血失败患者联合B-Lynch或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其中3例经过治疗后止血成功,1例终采取子宫切除术治疗.结论: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患者应根据患者个体化病情,分析引发产后出血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梁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接收创伤骨折患者74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37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取疼痛护理管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在疼痛评分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创伤骨科病房护理期间,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使患者疼痛显著改善,同时也有助于创伤骨折愈合速度,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使用.
作者:郑继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心理护理用于分娩产程中的改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200例待产产妇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平均产程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产程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00%)高于对照组(81.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待产产妇而言,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可以显著地缩短产程、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陈江宏;韩秀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定期保健检查对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80例纳为本文研究对象,时间范畴2016年4月~2017年4月,所有儿童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各组例数为40例,要求观察组儿童定期进行保健检查,而对照组儿童未定期进行保健检查,观察两组儿童贫血发生的几率.结果:观察组出现贫血的几率较低,为5.00%,而对照组贫血发生几率更高,为35.00%,观察组方案效果更为显著,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儿童定期行保健检查,有助于降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几率.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接受肠内营养治疗胃肠道疾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92例在我院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胃肠道疾病患者,依照患者采用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治疗(n=47)以及对照组(n=45),全部患者均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治疗组患者清蛋白较参照组患者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7.3086,P=0.0209),前清蛋白明显较对照组患者高,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3.8025,P=0.0384).治疗组患者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5.0826,P=0.0176),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2.0841,P=0.0429),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7.2208,P=0.0167).结论:接受肠内营养治疗胃肠道疾病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加快身体机能好转和恢复,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王留英;何美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接受无创呼吸及配合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减少人机对抗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病例数为6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生人机对抗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在接受针对性护理后均无发生人机对抗事件,对照组中发生5例人机对抗,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无创呼吸机配合中,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避免发生人机对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庆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妇科疾病检查以及治疗过程中应用宫腔镜的效果以及优势.方法:在我院接受妇科疾病检查以及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37例,术前对全部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以及操作目的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以及麻醉方式,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检查以及治疗.结果:检出51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占37.23%,19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占13.87%,1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占13.14%,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患者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纳入研究患者接受宫腔镜检查以及治疗均成功,发现异常病变后采取对症治疗措施,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和改善,预后均较为理想.结论:在妇科疾病检查以及治疗过程中应用宫腔镜检查以及治疗能够使宫腔病变得到准确、直观地反映,采取对症治疗措施,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江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被随机分至两组,治疗组患者在术后采用奥沙利铂和希罗达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两年生存率(96.67%)、复发率(10.00%)和远处转移率(33.33%)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两年生存率(83.33%)、复发率(16.67%)和远处转移率(43.33%).治疗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检验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在结直肠癌术后采用奥沙利铂和希罗达为患者进行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安全性较高,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周承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欣母沛与缩宫素预防模式用于产后出血的产妇其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研究.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2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本次分析探究的主要对象,并且把所有的产妇随机的分配到两组,常规组中的10例产妇仅使用常规化传统的药物预防方法来进行预防,而实验组中的10例产妇使用欣母沛与缩宫素的预防方法对产妇进行预防.两种方法实施结束之后对两组产妇的效果、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情况以及之后产妇的生活品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有效概率(92.45%)显著高于常规组产妇的有效概率(71.70%),在两组产妇的临床信息方面,实验组产妇在实施欣母沛与缩宫素预防方法之后其生活品质以及心理状态明显得到了提高,且产妇对结果也比较满意.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使用欣母沛与缩宫素模式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产妇,能够显著的提升产妇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李维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与常规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诊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9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锁定钢板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情况、效果等.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2.7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6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方法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手术治疗取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灿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患儿的超声成像、临床表现、病理分型以及手术治疗方案,总结甲状腺癌患儿的治疗体会.结果:25例患儿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病理证实,乳头状癌22例,滤泡状癌3例.2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中,边缘不规则患者22例,沙粒样钙化患者15例,淋巴结转移患者20例,肺部转移为4例.手术治疗方式为:患侧腺叶切除术11例,甲状腺全或近全切除术14例,5例未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6例行单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4例行中央区淋巴结及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均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随访14~108个月,没有死亡病例.复发2例(8.00%),复发时间为术后12月及术后39个月,两例均为T4N1患儿,均小于15岁,复发均表现为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后行手术治疗,随访未见复发与转移.结论:儿童青少年甲状腺癌患儿虽然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发生率高,但是经规范化治疗后患儿的预后良好,远期生存率高.
作者:耿江桥;张柏涛;刘莹莹;权珊;黄爱萍;左路杰;赫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