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王芳
膳食纤维已经被人们称为第七大营养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特效,以前人们并不重视膳食纤维的生理特效,人们通常认为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所吸收消化,所以没有什么营养价值.近些年才被人们逐渐认识其重要的生理功能,摄入一定含量的膳食纤维能够影响人体的健康,所以本文主要简述一些膳食纤维生理特效的研究进展,膳食纤维从哪些方面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蔡兴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比2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Lysholm、VA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
作者:张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根据新版《食品安全法》规定,保健食品是特殊食品之一,不能替代药品,却是亚健康人群非常青睐的一类产品.保健食品市场需求量大,产品琳琅满目.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广东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检查新常态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类检查的特点及思路,总结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各类检查的关系,并以此来指导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管理人员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作者:曾峥;牛梦瑶;梁杰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捏脊疗法在小儿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78例小儿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观察组则给予常规保健联合捏脊疗法.比较两组小儿体质改善率;家长的满意度评分;治疗前后儿童身高、胸围、体质量;患病率.结果:观察组小儿体质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的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儿童身高、胸围、体质量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儿童身高、胸围、体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保健联合捏脊疗法小儿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儿童体格发育和改善体质,减少患病率,家长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迪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结合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针灸理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中医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疼痛缓解及康复时间、临床疗效等.结果: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及康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短,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与对照组78.0%(39/50)相比显著较高,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康复结合针灸理疗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快速缓解其疼痛,提升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王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抗病毒和护肝治疗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66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本次治疗研究实验对象,根据患者前来诊疗时间分组,双日诊治者为对照组(例数为33例,采用抗病毒和抗结核方法治疗),单日诊治者为联合治疗组(例数为33例,对照组对抗治疗基础上继续接受护肝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7%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各指标情况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为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感染患者基础对抗性治疗的前提下,继续为患者给予甘草酸二胺进行护肝治疗,临床治疗的效果更确切,可以有效减少抗结核类药物对患者肝脏功能产生的损害.
作者:吴维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早期吞咽康复训练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3月到2017年8月,本研究选择其中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33例.本研究两组患者配合常规治疗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选择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配合早期吞咽康复训练进行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在护理干预结束以后,对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效率进行评价,观察组吞咽障碍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在进行治疗同时为患者配合道及吞咽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证患者提升恢复的效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红叶;刘丽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文中首先概述了《长生内丹功》的内容,其次就川东岳门行意真传《长生内丹功》祛病养生进行了探讨,包括对静卧、双盘趺坐、开合培元桩、转天蹲四步,旨在通过对《长生内丹功》的解析帮助更多的人在不用药、不打针的情况下远离病痛,延年益寿.
作者:谭千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异甘草酸镁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的80例重型肝炎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划分为各40例的研究组与参考组;参考组患者接受常规综合疗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增加异甘草酸镁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对比患者在不同疗法下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ALT为(39.7±16.8)U/L,AST为(50.8±19.7)U/L,ALB为(58.2±41.6)umol/L,TBIL为(36.1±3.9)g/L,PTA为(67.8±41.5)%,与参考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症状改善率70%与治疗有效率87.5%均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P<0.05.并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过程中,采用异甘草酸镁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能够更加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治疗有效性,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予以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井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于小儿麻醉采取氯胺酮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和氯胺酮联合七氟醚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2日至2018年6月22日期间我院手术治疗100例患儿(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儿进行丙泊酚联合氯胺酮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儿进行氯胺酮联合七氟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氯胺酮联合七氟醚麻醉的诱导时长为(1.08±0.36)min,停药至清醒时长为(3.09±1.20)min,VAS评分为(2.66±1.09)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诱导合作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体动率为2.00%,低于对照组,P<0.05;但苏醒期躁动率为14.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麻醉采取氯胺酮联合七氟醚干预的效果更佳,但需适当的镇痛.
作者:石妍;李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改良饮食模式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所有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69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69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的30例实施常规饮食模式干预,观察组的39例患者实施改良饮食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饮水评分、吞咽功能评分.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饮水评分和吞咽功能评分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饮水评分为(2.09±0.48)分,吞咽功能评分为(6.21±1.58)分,对照组患者的饮水评分为(2.86±0.47)分,吞咽功能评分为(4.76±1.14)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饮食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饮水评分和吞咽功能评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宣传推广和应用.
作者:雷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常常是疾病的首发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很多治疗方式均可引发疼痛.如何有效止痛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对疼痛认识的提高,人们对镇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对骨科疾病的疼痛管理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马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饮食规避对其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4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实行严格的饮食规避,对照组患者对饮食控制不做要求,观察并对比两组疗效及其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结果:治疗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4%,高于对照组的59.09%(P>0.05),观察组DL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诊2月,观察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影响过敏性皮肤病的预后,对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实行严格的饮食规避,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怀湘;李建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重症病人的救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对ICU护士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能够掌握多门学科的专业技能,并且要更加认真、有耐心,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ICU护理人员,关键时刻才能负担起整个ICU的全程护理.而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医务部门逐渐重视起医护人员的素质能力建设,国内重症病房中的护理工作人员总体素质、能力水平以及品德修养都有了显著增强,然而从日常的护理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医院重症护理水平的发展,影响救治重症病人的实际效果,不利于增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和谐.所以,应坚持问题导向,着重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进而不断提高重症病房中患者的救治率.笔者结合日常护理工作实际,着重阐述现阶段ICU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给出相关解决办法及建议,以期对ICU护士重症护理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朱瑞刚;张宏岩;潘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疗法对于ICU重症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本文中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治疗的68例ICU重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其随机平均分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方法进行缺氧、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等症状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选用常规方法联合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比较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及白蛋白比较时,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支持疗法对于ICU重症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不仅缩短了机械通气持续时间,还增加了患者血液内的淋巴细胞及白蛋白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作者:黄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尽管快速康复外科近年来在国内逐渐被外科医务人员熟知并应用于临床中,但是对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快速康复的应用现状和具体实施方法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38家医院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的实施现状展开调查,了解快速康复外科在广东省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现状和具体实施方式.方法:通过对广东省内38家医院的护长及开展快速康复外科的23家医院内共214名泌尿外科护士进行问卷分析,问卷主要包括快速康复的开展与否及关于快速康复具体开展方式及对快速康复的认同感的相关问题.结果:在广东省38家医院中共有23家医院(60.53%)开展了快速康复,通过快速康复外科的实施能减少患者禁食禁饮时间、加快术后首次进食和下床、减少住院时间.在开展快速康复外科的医院的护士中,87.38%有经历过相关培训,72.9%的护士对于快速康复外科实施的流程了解或熟悉,52.34&的护士能严格按照科室方案来进行操作.结论:快速康复外科能改善经皮肾取石术患者的就医体验,但护士依从性差,实施流程和规范还需不断完善.
作者:赵妍;刘丽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相关并发症并提出对应的处理措施,为后续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3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结果:13例患者中术中出血5例,2例神经损伤,1例压疮,2例皮下出血,3例术后1年复发.经过对症处理后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也会出现神经损伤及术后黏连等并发症,需要积极处理.
作者:王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黄连茯苓汤联合低成本运动康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将我院收治的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对照组,低成本运动康复治疗,治疗组联合黄连茯苓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第一,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0%(P<0.05).第二,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与心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第三,比较生活质量,治疗组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黄连茯苓汤联合低成本运动康复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建议推广.
作者:潘燕;李杰;董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饮食与运动相结合的健康管理计划对三高人群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三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嘱患者用药控制各项指标,观察组实施健康管理计划.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患者FPG(5.60±0.18)mmol/L、P2hPG(9.14±0.59)mmol/L、TC(3.80±0.24)mmol/L、TG(0.60±0.03)mmol/L、DP(78.80±1.89)mmHg、SP(123.10±6.74)mmHg、治疗有效率为97.67%、健康知识知晓率95.3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三高患者制定健康管理计划,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各项指标,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
作者:梁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术前护理干预模式对本院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情绪治疗影响与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全年间接受的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对照分组法,分成对照与实验两组别,每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40例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干预模式,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以上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得分,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本院80例患者研究分析得知,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疾病掌握程度,增强患者的治疗自信心,环节不良情绪,避免医患纠纷事件发生,因而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陈莉;白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