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云;练亮宇;廖庆华
目的:探讨电动起立床初期运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下肢运动能力、ADL得分以及Bmnnstrom量表评级都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配合电动起立床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能力、步行能力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更好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品质.
作者:迪力努尔·托乎提;艾合麦提?色依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55例,实施冷刀锥切术,实验组患者55例,采用LEEP刀进行手术.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与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愈合时间三项临床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2%(1例)小于对照组的14.55%(8例),实验组的病情复发率为5.45%(3例)小于对照组的21.82%(12例),治疗效果显著(P<0.05).结论:采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同时改善了术后并发症情况与复发情况,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袁娟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评价DR与CT技术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照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胸部创伤患者,分别采取数字放射摄影技术(DR)和CT检查技术进行检查,同时对照病理结果进行判断,比较二者诊断的准确性;结果:通过统计检查,在80例胸部创伤诊断中经过DR诊断出62例胸部创伤患者.漏诊18例,漏诊率为22.5%.CT检查诊断出73例患者,漏诊7例.可见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DR,漏诊率明显低于DR(P<0.05);结果:对胸部创伤患者的诊断CT诊断技术准确性要明显优于DR诊断技术,因此在胸部创伤诊断上要广泛应用CT诊断技术,以此提高胸部创伤治疗质量.
作者:张慎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39例,将其视为实验组,并选取相同人数的健康人体作为参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归纳总结分析出结论.结果:实验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多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检验结直肠癌阳性率明显好于单项血清肿瘤标志物,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的推广.
作者:张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延伸护理在居家卧床老人压疮预防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接受护理的120例居家卧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在对照组基础上,干预组患者接受为期12个月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1.67%,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干预组照顾者的照顾行为得分(翻身行为、皮肤护理)、压疮认知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居家卧床老年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可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家庭照顾者的疾病认知率,规范照顾者行为,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可在临床护理学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红;蒋文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20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以双盲法按照1:1比例纳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100).常规组患者未接受微生物检验,实验组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为两组患者实施控制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严重程度及感染控制率.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重度感染患者数量显著较少,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为80%,数值比较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94%,组间数值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的价值突出,能够有效提升感染控制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李文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小儿脂肪瘤型栓系综合征的综合护理方法及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01月至2018-01月脂肪瘤型栓系综合征患儿4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儿的切口Ⅰ期愈合率,压疮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判断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切口Ⅰ期愈合率(95%)高于对照组(75%),压疮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5%),并发症的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3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脂肪瘤型栓系综合征的围术期采用综合护理可以提高切口Ⅰ期愈合率,减少压疮和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儿的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缪林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治疗的价值及影响.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4月-2018年1月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组,常规营养治疗组予以常规静脉液体输入治疗,肠内营养治疗组则予以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营养达标率;拔除胃管时间、拔管营养管时间、出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细胞免疫指标;腹膜炎、肺炎等的出现率.结果:肠内营养治疗组营养达标率高于常规营养治疗组,P<0.05;肠内营养治疗组拔除胃管时间、拔管营养管时间、出院时间优于常规营养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细胞免疫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肠内营养治疗组血清白蛋白、细胞免疫指标优于常规营养治疗组,P<0.05.肠内营养治疗组腹膜炎、肺炎等的出现率优于常规营养治疗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治疗老年结肠癌的营养达标率确切,可更好改善血清白蛋白、细胞免疫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兆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儿童保健给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相关护理.方法:将本院儿科临床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收并实施常规方法的100例婴幼儿作为甲组,另选取同期接收并实施规范性儿童保健护理的100例婴幼儿作为乙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乙组婴幼儿10个月的生长发育情况、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均明显优于甲组,P<0.05;乙组发生营养性疾病的几率低于甲组,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婴幼儿实施规范性的儿童保健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其生长、神经心理等发育,同时还有效预防发生营养性疾病,临床保健效果显著,值得在儿科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甘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术中输注氨基酸对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患者围术期体温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氨基酸组(AA组,n=40)和生理盐水组(NS组,n=40):从麻醉诱导开始至手术结束,分别静脉输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溶生理盐水,监测入室(T1),麻醉诱导后(T2),胎儿娩出后(T3),手术结束即刻(T4),手术结束后30 min(T5)、2h(T6)鼻咽核心温度.采用4分表法评价术后2 h内寒颤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2小时内不良反应.结果:NS组术中、术后体温较术前明显下降,明显低于AA组,术后寒颤发生率明显高于AA组.结论:术中输注氨基酸可加速复温,减少术后寒颤的发生率.
作者:李晶晶;唐小婧;李婷婷;孙梅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责任制护理模式在高危妊娠患者产后出血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我院的高危妊娠患者10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试验组患者予以责任制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记录两组高危妊娠患者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母婴结局和护理满意度,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产后2、24h的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责任制护理模式应用于高危妊娠患者中,对预防高危妊娠患者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满意率,可在临床广为推广应用.
作者:闫春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对老年慢性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月10月至2018年3月来院就诊的104例老年慢性病诱发抑郁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入院登记薄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施以精神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GDS评分变化、遵医行为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优良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73.0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与对照组的9.62%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四周和八周后GD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与对照组同期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病诱发抑郁症日常护理中施以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能够切实改善患者遵医行为,缓解其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郭淑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不同复位方式对儿童股骨颈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46例儿童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股骨颈骨折患儿分为闭合复位组和切开复位组,评估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Ratliff评定、骨折愈合时间(周,s x±)的差异,并评估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其预后.结果:闭合复位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少于切开复位组,且Ratliff评定和骨折愈合情况都优于切开复位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折复位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并发症发生情况,闭合复位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切开复位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闭合复位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预后较切开复位好,创伤少,效果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作者:蒋健一;孙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接受不同节段固定治疗的效果,总结经验.方法: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6例胸腰段严重骨折的患者,其中短节段固定(A组)50例,经伤椎短节段固定(B组)10例,长节段固定(C组)6例,统计并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C组,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C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三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短节段固定术耗用时间更短、出血量更低;长节段固定和经伤椎短节段固定术有利于维持椎体高度、复位效果更优良,三种术式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刘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分析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口期、咽期以及食管期的分数无明显差异,干预后,两组相关分数均得到一定改善,就改善程度来讲,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好,P<0.05.出院后,对受试者开展生存质量比较.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分数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者,使用集束化护理,能明显改善受试者吞咽障碍,提升生存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重症病人的救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对ICU护士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能够掌握多门学科的专业技能,并且要更加认真、有耐心,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ICU护理人员,关键时刻才能负担起整个ICU的全程护理.而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医务部门逐渐重视起医护人员的素质能力建设,国内重症病房中的护理工作人员总体素质、能力水平以及品德修养都有了显著增强,然而从日常的护理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医院重症护理水平的发展,影响救治重症病人的实际效果,不利于增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和谐.所以,应坚持问题导向,着重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进而不断提高重症病房中患者的救治率.笔者结合日常护理工作实际,着重阐述现阶段ICU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给出相关解决办法及建议,以期对ICU护士重症护理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朱瑞刚;张宏岩;潘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体会,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在中心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12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医护人员的治疗及精心护理,120名患者均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手术全程无关于手术室护理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术后安返病房/PACU/ICU.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给予手术室护理,可降低术后一系列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和影响.
作者:凯迪日耶?苏力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二科神经外科ICU室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护理措施.结果: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基本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枝能、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医疗差错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可提高护理业务水平,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疗差错、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古丽扎?艾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特点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就诊的52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分析临床治疗特点及效果.结果:本组探究中,实施全口义齿修复、上口义齿修复、下口义齿修复患者例数分别是25例、20例、7例,男性患者相对较多,治疗后,遵医嘱实施义齿合格保养的概率是100.00%,利用问卷调查对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满意度进行统计,为90.38%(47/52).结论: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前,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治疗后,需告知患者正确进行口腔清洁的办法,叮嘱患者定期复查.
作者:魏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讨论医院-社区联动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在2016年8月到2018年5月选取我院中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医院-社区联动健康教育模式的患者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高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率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使用医院-社区联动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以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晔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