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连华
目的:观察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该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共计100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个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即行阿维 A 胶囊给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银屑病方进行治疗。以3个月作为1个疗程,于1个疗程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中,3例痊愈、34例有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4%,患者中有29例出现皮肤干燥、唇炎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58%。观察组50例患者中,6例痊愈、44例有效、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100%,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不良反应率为0。两组患者之间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具有着更优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率极低,安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应用于肺结核治疗的意义。方法:收集肺结核患者共52例为观察组,另收集5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接受降钙素原和 C -反应蛋白检测,同时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数据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显著低于治疗前(P 均<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的诊断、预后评估当中,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能够作为敏感指标,可作为常规的检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乐;曹琳;卢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尘肺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 CT 冠状面重建图像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6例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多层螺旋 CT 行全肺螺旋扫描,根据患者的层螺旋 CT 冠状面重建图像进行诊断。结果:96例患者中,多层螺旋 CT 冠状面重建图像上,92例患者见有不同程度的尘肺样改变。双肺弥漫性或散在大阴影7例,其中4例内可见钙化;小阴影85例。96例患者中,多层螺旋 CT 冠状面重建图像上伴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35例(淋巴结有钙化者21例)、肺结核7例、肺气肿53例、胸膜黏连或肥厚33例、肺部炎症4例、胸腔积液3例、气胸3例。出现广泛弥漫的小叶间隔增厚5例、小叶中心型气肿46例、瘢痕型肺气肿9例、小叶间隔增厚86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40例、磨玻璃样阴影39例。结论:多层螺旋 CT 冠状面重建图像用于诊断尘肺病,疗效可靠。
作者:韩兴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哮喘疾病患者接受茶碱类药物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的120例哮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和β受体激动剂治疗,观察组除此之外增加茶碱类药物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优秀,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哮喘患者可以使用茶碱类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显著的降低,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其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张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西医结合儿科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该学科教学通常是临床课程后期开展,一些内容和中医内科学有一定重复,同时学生需抽出时间准备考研、就业,不利于学生学习。当前,医学院校在中西医结合儿科见习带教中应用 PBL 教学法取得较好成效,而该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带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带教老师需要有扎实的儿科临床知识,要充分扮演好辅导者、组织者、计划着、学习伙伴等角色;另一方面,带教教师需具备良好的临床带教能力,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且需有较强的临场应变力和学生沟通能力,可有效把握好教学方向及节奏。此外,不断强化自身知识的学习,在课余时间去收集临床研究资料,挑选代表性病例,有针对性的设定临床问题,以实现中西医结合儿科优质高效的见习带教。本文在以往教学经验基础上探讨 PBL 教学方法在当前中西医结合儿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中西医结合儿科的见习带教给予一定指导。
作者:张玉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因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引起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笔者从2009年采用腰椎牵引和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2例效果满意。
作者:马旭保;孙建民;孙小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定在初产妇中推行分娩球与自由体位配合助产方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该院产科2014年04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初产妇共120例,随机分成2个组:A 组共60例,助产时接受分娩球与自由体位配合方案;B 组共60例,助产时接受半卧位,观察两组入选产妇分娩情况。结果:A 组分娩控制感分数(172.65±19.22)分,B 组(124.71±16.66)分;A 组51例阴道分娩,B 组39例,且 A 组产痛分级比 B 组低(P <0.05)。结论:在初产妇中推行分娩球与自由体位配合助产方案效果突出,可进一步改善其妊娠结局,建议推广。
作者:邸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彩超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来我院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98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彩超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在982例孕妇中诊断出畸形儿10例,实际产出畸形儿9例,误诊1例。畸形胎儿中有1例是无脑儿,3例有脑部积水,2例有脑脊膜膨出,2例有21三体综合征,1例有先天性心脏病,有1例患者误诊为泌尿系统畸形。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畸形,准确度较高,可在孕期检查中推广使用,有利于我国优生优育政策的推广实施。
作者:杨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剖析脑血管畸形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8月,接收的脑血管畸形者,共92例。随机等分92例患者:实验与对照。两组都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加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83%、2.17%,对照组为82.61%、13.04%。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8.1±1.2)d,对照组为(12.3±1.7)d。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于脑血管畸形栓塞治疗中积极运用围手术期护理法,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黄国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应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1年、2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2.86%,对照组为48.5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7.14%和68.5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4.29%和42.86%,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肺癌患者应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其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魏晨曦;杨东兴;王炳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引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的64例冠心病慢性心衰所致心律失常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参麦养阴胶囊,观察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68.8%,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7.5%,两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衰引起的心律失常患者可以使用参麦养阴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其疗效好,有效率高,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唐淑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中期妊娠引产出血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产科进行中期引产的孕产妇作为探讨对象,寻找中期妊娠引产出血原因,并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减少产后出血量的影响。结果:200例中期妊娠引产产妇中22例发生出血,出血率为11.0%,其中催产素(18例)引产产后出血2例,出血率为11.1%,米索前列醇和米非司酮(28例)引产后产后出血1例,出血率为3.6%,利凡诺尔(134例)引产后产后出血18例(13.4%),剖宫产取胎(11例)后发生出血1例,出血率为9.1%,水囊(9例)引产产妇产后未发生出血;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胎盘胎膜因素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异常;观察组产妇引产后2h 和24h 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期妊娠产妇引产后出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引发原因主要以胎盘胎膜残余、凝血功能障碍和宫缩乏力为主,针对引产出血原因给予术前心理疏导护理,可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和减少出血量。
作者:高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 PICC 置管后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 PICC 置管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综合护理后的 PICC 置管新生儿未出现死亡案例,护理满意度高。结论:对 PICC 置管新生儿施以有效护理方式,能减少患儿各类置管问题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靳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49例前列腺增生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指标,并比较术前术后 IPSS 评分及大尿流率。结果:手术时间65~125 min,平均(78.60±6.30)min,术后置管时间6~9 d,平均(7.10±0.9)d,住院时间7~11 d,平均(7.30±0.80)d,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暂行时尿失禁情况,发生率为4.89%;术后 IPSS 评分明显小于术前,大尿流率明显大于手术前(P <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显著,且具安全性高、预后效果佳等优点,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医疗卫生体系作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重要组织机构,长久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也对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支持,目前发展趋势相对较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服务质量的好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作者:刘亚男;吴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天晴乳消方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0例服用天晴乳消方6 w,对照组60例,口服甲睾酮片10 mg 日一次服用6 w。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6.60%。结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自拟中药配方颗粒天晴乳消方在消除乳腺囊性增生病,缓解疼痛等方面有显著效果,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颖哲;范金梅;梁竖奇;吴亚双;鹿海峰;肖书娟;蒋绍锋;杨桂华;陆海燕;王秀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缩宫素联用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疤痕子宫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的孕妇在术中给予注射缩宫素来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使用欣母沛。观察对比两组孕妇在剖宫产后2 h、12 h、24 h 的出血量以及孕妇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在术后2 h、12 h、24 h 的出血量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产妇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χ2=6.3030,P <0.05)。结论:在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采用缩宫素联用欣母沛来预防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孕妇产后出血的情况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并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接受 rt -PA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溶栓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0.97%、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 rt -PA 静脉溶栓治疗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方明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 CT 介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在省医院进修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内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病例,使用计算机软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病例数相等,均为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传统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参与 CT 介入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量以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 CT 介入治疗后,手术时间和术后再出血量及格拉斯哥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 CT 介入治疗临床效果突出,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预后,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张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