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对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50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梗阻、胆道损伤、胆漏、胆囊动脉出血、结石残留、肠胃道损伤、腹腔脓肿、腹胀、感染、皮下气肿、肩部疼痛等。结论:临床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加强术后观察力度,并制定护理措施,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加快康复进度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沈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实验结果。方法:将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采集的临床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方法以及纸片法试验,并对药敏试验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所选6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来自分泌物的34例(52.3%),痰液10例(15.4%),血液9例(13.8%),其他12例(18.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青霉素、阿奇霉素以及红霉素等的耐药率比较高,而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以及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则比较低,MRSA 的检出率是40%。结论:临床应该重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试验,以预防其感染。
作者:吴德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我院产科于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阴道后穹窿填塞纱布治疗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宫缩乏力性大出血,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做如下报道:1临床数据 我院产科于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共计总分娩人数为1570人,因各种因数导致剖宫产分娩的人数为518例,平均剖宫产率33%,其中有12例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宫缩乏力性出血,8例发生在剖宫产手术中,4例发生在术后6 h 内。其中12例大出血患者,年龄21~39岁,孕周37~42 w,有3次以上流产史3例,经产妇4例,初产妇8例,瘢痕子宫2例。其中剖宫产指征为胎儿窘迫、瘢痕子宫、珍贵儿、臀位妊娠、头盆不称、巨大儿、羊水过少、双胎妊娠、脐带缠绕、前置胎盘、头位难产、子痫前期(重度)等,其中一例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所有病例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和新式剖宫产术式。新生儿体重在2000~4300 g 之间。胎盘娩出后立即发生大出血,子宫柔软,呈“软袋”状改变。本组12例患者在阴道后穹隆填塞纱布前,均采用按摩子宫、静脉应用及宫体注射缩宫素,可吸收线“8”字缝扎胎盘附着子宫处,静脉应用止血药物,给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缝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等综合治疗措施后;可以按常规新式剖宫术式快速完成手术。
作者:姚桂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彩超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来我院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98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彩超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在982例孕妇中诊断出畸形儿10例,实际产出畸形儿9例,误诊1例。畸形胎儿中有1例是无脑儿,3例有脑部积水,2例有脑脊膜膨出,2例有21三体综合征,1例有先天性心脏病,有1例患者误诊为泌尿系统畸形。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畸形,准确度较高,可在孕期检查中推广使用,有利于我国优生优育政策的推广实施。
作者:杨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恶性肿瘤转移复发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此过程中血小板和肿瘤细胞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肿瘤病人血小板促进肿瘤细胞转移作一综述。希望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新的依据。1血小板促进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 当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脱落进入血液后,可以迅速的激活血小板发生一系列的改变,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和代谢产物,如组织因子(TF)、凝血酶和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等可激活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使肿瘤细胞被纤维蛋白包裹在微血管中,形成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的混合癌栓,以利于肿瘤发生转移[1]。血小板微粒(PMP)是血小板活化过程中释放的一中超微性囊泡。血液中的细胞微粒可以来自多种细胞,但血小板来源的占多数,它占了循环血液中细胞微粒的70%~90%[2]。PMP 不仅能促进癌栓的形成,而且还能诱导血管的再生,参与癌症的转移。研究也发现 PMP升高与肿瘤的侵袭性和较差的预后密切相关[3]。活化的血小板在释放血小板微粒的同时还释放很多生长因子,如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这些生长因子都具有促有丝分裂原性,促进细胞的增生,并诱导血管的生成。TGFβ除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外,还能抑制自然杀伤细胞(NK)对肿瘤的杀伤。活化的血小板会释放 MMPs、5-羟色胺(5-HT)、HT 等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便于循环肿瘤细胞穿过血管基底膜,发生侵袭和转移。
作者:沈宜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该院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 组和 B 组各20例,A 组用缩宫素治疗,B 组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20例患者治疗有效的为16例,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20例患者治疗有效的为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可见,B 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 A 组(P <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海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合并肾功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进行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合并肾功不全治疗的7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左卡尼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P <0.05);治疗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清 B 型前脑钠肽、肌酐及尿胆素等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合并肾功不全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保障患者的心肾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陈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鼻外伤修复治疗中应用美容整形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35例鼻外伤患者,对全部患者应用美容整形修复技术,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处理愈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取得理想的修复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取得了理想的修复效果,甲级愈合患者为33例,乙级愈合患者为2例,随访结果显示31例患者修复效果理想,没有出现畸形和明显的鼻部瘢痕;4例严重鼻外伤患者中,有2例发生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为2例,有2例出现鼻梁塌陷,对上述患者行二次手术治疗后,均取得了理想的修复效果。结论:将美容整形技术应用于鼻外伤患者的修复治疗中能够取得理想的修复效果,加快鼻部功能恢复并使患者面部形象获得改善。
作者:梁晓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定产妇产程中运用体位指导方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山西省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产妇共180例,随机分成2个组。其中,A 组共有产妇90例,其产程中运用体位指导;B 组共有产妇90例,其产程中运用常规分娩模式,观察两组入选产妇分娩结局以及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所有入选产妇均已成功分娩,其中 A 组有85例自然分娩,B 组有57例,A 组分娩质量有明显优势,对比有差距(P <0.05)。结论:在产妇产程中,推行体位指导方案效果显著,可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建议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研究对象是该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6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3.3%,对照组是66.7%,存在明显差异性(P <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0%,对照组患儿是6.7%,差异性不显著(P >0.05)。结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刘加荣;何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妇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心得与体会。方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得实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协助生活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82例卵巢囊肿患者腹腔镜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及手后均无大出血现象发生,恢复状况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4.88%),术后住院时间短,平均约为4 d。结论:针对妇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具体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实际性,能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
作者:黄雪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封闭式引流术治疗严重手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严重手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 <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严重手外伤行封闭式引流术治疗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在外科手术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参与研究的病例均为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该院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患者,有100例,经随机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外科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推荐应用于手术室。
作者:刘桂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家庭化产房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分娩的产妇200例,将其分为常规分娩组与家庭化分娩组各100例,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效果。结果:与常规分娩组比较,家庭化分娩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短、产妇心态稳定、产后出血量少、产妇满意度高。结论:家庭化分娩对产妇身心健康和产科质量都有提高,并减少了产后出血量和降低了剖宫产率,缩短了产程时间,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晟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手法复位加中药熏洗治疗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在该院接收的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一共有56例,对56例患者采取手法复位加中药熏洗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结果:56例患者,其中优43例(76.79%);良10例(17.86%);差3例(5.36%),优良率为94.64%,临床手术以后跟踪随访6个月~3年,病人全部治愈。结论: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采取手法复位加中药熏洗治疗,可以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护理工作中除了给与患者药物治疗和关照之外,更重要的是和患者做好沟通,能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减少病痛及不适。通过护士与患者之间信息传递与交流,达到满足患者的需求;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做好宣教,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沟通能够带来其他知识不能带来的力量,是成就护理事业的顺风船,用心灵守护我们的病人,用心灵呵护我们的事业。
作者:亢平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1例,并随机分为西医组(35例)和中西医组(36例),对常规西医内科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中西医组患者的显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75% VS 34.3%),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91.7% VS 7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显著改善,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徐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高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84例妊高症产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的(SAS)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护理前评分(P <0.05)。结论:于妊高症产妇一般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舒缓产妇的心理压力,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赵秋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真空旋切系统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2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真空旋切系统治疗和常规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通过随访发现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乳腺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真空旋切系统进行治疗,疗效安全可靠,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炳奎;杨晓华;信洪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6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探讨,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延续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离院后自行进行功能锻炼,延续干预组患者在出院后予以家庭和电话进行随访干预,并比较6个月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以及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延续干预组患者其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等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取家庭和电话随访等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以及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
作者:马翠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