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患者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司晨瑶

关键词:程序化健康教育, 高血压,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22%,观察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能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较佳,并发症也会减少出现,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应得到了提高。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护理在临床脑卒中病人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采用 Fugl -Meyer 评定法(FMA)评价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 FMA、MBI 评分变化情况及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护理后研究组 FMA、MBI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天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阴道后穹窿填塞纱布在宫缩乏力性出血中应用

    我院产科于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阴道后穹窿填塞纱布治疗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宫缩乏力性大出血,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做如下报道:1临床数据 我院产科于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共计总分娩人数为1570人,因各种因数导致剖宫产分娩的人数为518例,平均剖宫产率33%,其中有12例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宫缩乏力性出血,8例发生在剖宫产手术中,4例发生在术后6 h 内。其中12例大出血患者,年龄21~39岁,孕周37~42 w,有3次以上流产史3例,经产妇4例,初产妇8例,瘢痕子宫2例。其中剖宫产指征为胎儿窘迫、瘢痕子宫、珍贵儿、臀位妊娠、头盆不称、巨大儿、羊水过少、双胎妊娠、脐带缠绕、前置胎盘、头位难产、子痫前期(重度)等,其中一例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所有病例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和新式剖宫产术式。新生儿体重在2000~4300 g 之间。胎盘娩出后立即发生大出血,子宫柔软,呈“软袋”状改变。本组12例患者在阴道后穹隆填塞纱布前,均采用按摩子宫、静脉应用及宫体注射缩宫素,可吸收线“8”字缝扎胎盘附着子宫处,静脉应用止血药物,给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缝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等综合治疗措施后;可以按常规新式剖宫术式快速完成手术。

    作者:姚桂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 rt -PA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接受 rt -PA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溶栓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0.97%、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 rt -PA 静脉溶栓治疗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方明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病发后出现心律失常的具体时间和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患者有AMI 的56例患者,分别对每例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探究,分析心肌梗死病发后出现心律失常的时间特性以及护理对策。结果:经研究,56例患者入院后第一天内出现心律失常的例数多,占83.93%;此外,7~18点出现心律失常的例数较多,18点后至次日6点的例数较少。结论:AMI后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具有规律性,护理人员要按各个时间段的病症变化情况实施对症护理,以增强护理成效。

    作者:肖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康体检护理中沟通技巧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护理中沟通技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50例接受体检的人员资料进行临床分析,设定360例人员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设定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应用我院常规的体检方法,而观察组人员则分别在体检前后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个小组接受体检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利于护理人员更好的开展临床工作,可以提高体检人员依从性,可见,健康体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用沟通技巧能优化体检程序。

    作者:潘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胫骨平台骨折运用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有限切开膝关节囊外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优良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复位内固定联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刘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学生原发性痛经药物和理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原发性痛经是妇科疾病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高发病率为女性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前关于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原因和防止机制研究在不断深入,并逐渐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成果,本文对相关研究中的文献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分析,希望为以后的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和防止奠定基础。

    作者:林苏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中不同术式的综合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中不同术式的综合疗效。方法:以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3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超声乳化术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同时能有效降低患者角膜水肿的发生率。

    作者:巩梅华;梁云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方法:针对我院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给出应对策略。结果:实施科学、合理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对改进以往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能有效提高我院人员资源管理的效率。结论:医院资源的关键的资源是人力资源,它是积极和活跃的生产要素,在各类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作者:张其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 PICC 置管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

    目的:探讨乳癌患者 PICC 置管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择血管,术后严格按照 PICC 护理常规,防止PICC 置管并发静脉血栓。结果:经临床经验总结,正确操作,可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全面推广患者带管出院,定期来我院维护。结论:PICC 置管广泛用于临床,延长带管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王小清;青晓;王金莲;曾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行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4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证、手术的要点以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0名患者均手术成功,结石清除率达到10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 d。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可拔出双 J 管,6个月后随访40名患者 B 超以及 VIP 检查证实患者肾、输尿管积水均明显好转,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可靠,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恢复快速,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安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宫腔镜监测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宫腔镜监测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来该院就诊的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选取3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对照组,另3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宫腔镜监测下清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宫率、住院时间与费用。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清宫率、住院时间明显要优于对照组,而费用则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实施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手术时间短,清宫率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

    目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处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20例2013年3月至2015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心内科住院患者采取问卷方式,对其人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深入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大多数患者认为,护理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不足、护士的专业水平不高、工作记录不认真、对护理的满意度不高。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较多,护士要根据各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分和处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陶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支气管肺炎的药物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临床药师参与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支气管肺炎的药物治疗的病例分析,阐述临床药师在临床上深入医生用药并参与用药教育的过程和体会。结果:临床药师对药物治疗方案的建议得到采纳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临床药师促进了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周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替格瑞洛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该院接受诊治的6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作为研究的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各31例,比较组病人给予氯吡格雷药物治疗,探究组病人给予替格瑞洛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疗效。结果:探究组病人给予替格瑞洛药物治疗后,其 MACE 的发生率只有6.66%,比较组病人给予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后,其MACE 的发生率高达45.16%,探究组病人在 MACE 发生率方面,要明显好于比较组(P <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替格瑞洛药物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病人不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减少病人出血情况的发生。

    作者:李兵;夏冬青;刘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中重症心力衰竭临床内科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中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内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中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χ2=4.771,P <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B 型脑钠肽水平分别为(955.3±101.3)%、(33.6±3.8)pg/ml,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B 型脑钠肽水平分别为(783.4±89.7)%、(37.2±4.2)pg/ml,两组患者的的左室射血分数和 B 型脑钠肽水平比较(T左室射血分数=8.035,TB型脑钠肽=3.963,P <0.05)。结论: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老年中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近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对骨折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人性化护理对骨折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骨折患者共108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3例对照组和55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

    作者:雍烨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纳入神经根型颈椎病共43例,依照数字法分组。20例选用常规护理,设对照组。其余23例选用康复护理,设实验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康复护理,效果佳,护理有效率高,宜推广。

    作者:何志慧;潘进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80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化疗方案,对照组配合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行心理干预,通过症状自评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干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症状自评量表中强迫、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精神病性等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武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

    目的:了解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与导致因素,加强手术室护理的管理与预防手术感染。方法:对该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52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导致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结果:根据统计,共发生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11例,占收治病例的0.71%,在11感染者中,骨科无菌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的为7例,1至2小时间的为3例,1小时以内的1例。并且与是否接台手术、手术室环境等因素有关。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加强管理,提高作业标准与检查监督措施,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减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作者:张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