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荣宗
目的:评定助产士门诊对促进自然分娩产生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某院产房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接收的85例孕产妇,作干预组,予以助产士门诊由资深助产士提供一对一的孕期咨询指导;同期选取85例孕产妇作对照组,提供常规门诊指导,观察两组入选孕产妇分娩情况及疼痛状况,并进行客观比对。结果:对入选孕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客观评定后,发现干预组有76例自然分娩,对照组有51例,且干预组入选孕产妇的产痛分级有明显优势,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为提升孕产妇的自然分娩几率,推行助产士门诊指导方案效果突出,有助于缓解孕产妇疼痛感,可推广。
作者:杨心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妇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心得与体会。方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得实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协助生活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82例卵巢囊肿患者腹腔镜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及手后均无大出血现象发生,恢复状况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4.88%),术后住院时间短,平均约为4 d。结论:针对妇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具体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实际性,能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
作者:黄雪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咳嗽、气促、发热、X 线阴影、肺部湿罗音)减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作用迅速,可有效促进痰液排出,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海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妇产科宫外孕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70例宫外孕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结果表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宫外孕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能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加快患者疾病痊愈速度,应全方位推广应用。
作者:舒志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治疗中 DPP -4抑制剂的疗效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1月来该院就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 DPP -4抑制剂沙格列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对比治疗后患者的HbA1c、空腹与餐后血糖变化。结果:治疗组的 HbA1c、空腹与餐后血糖和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 <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 DPP -4抑制剂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 HbA1c、空腹与餐后血糖,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效果显著、可耐受性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米非司酮结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80例宫外孕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主要实施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主要实施米非司酮结合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4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6%,通过两组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吉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进行探究。方法:使用在该院进行诊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60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结果:在60位病人当中,阴道试产成功率达到86%,再次剖宫产有67%,有1例病人出现子宫破裂的现象,阴道分娩出血量小于剖宫产组。结论:对于能够满足阴道分娩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使用阴道试产可以在临床中实现。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行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4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证、手术的要点以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0名患者均手术成功,结石清除率达到10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 d。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可拔出双 J 管,6个月后随访40名患者 B 超以及 VIP 检查证实患者肾、输尿管积水均明显好转,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可靠,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恢复快速,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安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收治的100例消化内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有50名消化内科患者。在实验的过程中,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一般性的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实施一般性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进一步的优质化护理。结果: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程度的比较可知,对照组患者康复率为84.2%,观察组患者康复率为9,6.8%,其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0.05);同时对照组的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十分明显的低于观察组。结论:在消化内科内实施优质的护理可以切实有效地推动患者的恢复,同时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黄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5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组27例,给予普通基础护理;舒适护理组30例,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在治疗和护理满意度、焦虑缓解率和依从性方面的差异。结果: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缓解率及护理配合度与舒适护理组相比明显较低(P <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整体护理过程中,提高了患者对诊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顺应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莉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低领小弧形切口与传统术式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低领小弧形切口治疗和传统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与对照组患者的32.56%相比,明显偏少(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低领小弧形切口进行治疗,疗效安全可靠,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修超;杨东兴;王炳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总结1例机器人辅助下子宫移植供体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 在器官移植领域,子宫移植一直是一个世界性医学难题。2000年,沙特进行了人类首次子宫移植手术[1],2011年土耳其完成了人类医学史上第一次成功的人类子宫移植手术[2],2012~2014年,瑞典先后共完成了9次子宫移植[3]目前,子宫移植手术均采用开腹手术切取供体子宫[1~3]。我院2015年11月20日进行了国内首例亲体子宫移植手术,成功地将一位母亲的子宫成功移植入女儿体内。
作者:郝亮;张红菊;王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特点。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23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子宫切除为观察组,220例未切除子宫,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使用悬浮红细胞量、使用血浆量等方面均多于对照组(P <0.05)。结论:医护人员要对影响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行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的各项因素有充分的认识,在术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把握好子宫切除准确时机,提高子宫切除术的成功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明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促排气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期间本院妇产科行剖宫产产妇94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对其实施促排气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排气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的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P <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给予产妇积极的针对性促排气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胃肠道功能,有助于促进术后排气,减轻腹胀程度,对于机体功能的恢复和肠粘连等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徐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该院诊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35例显效,3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0%,P <0.05);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平均下降(2.36±0.56)mmol /L,进餐2 h 后血糖平均下降(4.93±1.76)mmol /L,相对于对照组指标下程度显著(P <0.05);实验组复发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12.5%,P <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对防止或降低糖尿病足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效果显著,值得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梅;董建丽;王大巍;王曙霞;陈春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医院出现 HICH 术后并发症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给予治疗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术后住院时间2~71 d,平均(21±13)d,死亡率13.33%,重度残疾40.0%;入院时 NIHSS 评分(16.4±2.2)分,14 d 后(14.1±3.5)分,30 d 后(12.0±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率40.0%。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张巧玫;王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 CT 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64例经普通平片检查明确骨折、可疑骨折或未发现骨折的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全部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 CT 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评价和比较两种检查方式显示骨折情况的异同。结果:多层螺旋 CT 重建后处理技术可直观、准确显示各类型骨折或脱位情况,与普通平片检查方式相比,误诊率和漏诊率较低。结论: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处理技术可更好的观察到骨关节骨折患者具体骨折情况和移位变化,针对隐匿性骨折,多层螺旋 CT诊断准确率优于普通平片,二者联合使用有利于互相补充,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作者:王大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49例前列腺增生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指标,并比较术前术后 IPSS 评分及大尿流率。结果:手术时间65~125 min,平均(78.60±6.30)min,术后置管时间6~9 d,平均(7.10±0.9)d,住院时间7~11 d,平均(7.30±0.80)d,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暂行时尿失禁情况,发生率为4.89%;术后 IPSS 评分明显小于术前,大尿流率明显大于手术前(P <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显著,且具安全性高、预后效果佳等优点,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浓度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3例结直肠癌住院患者,依据内镜下病变活动状态的不同,分为缓解组(31例)和发作组(92例),依据病情及严重程度,将发作组患者分为重度组(31例)、中度组(30例)、轻度组(31例),对照组为我院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行血常规及降钙素原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发作组、缓解组、对照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差异显著(P 均<0.05);发作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P 均<0.05);缓解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缓解组和对照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接近(P >0.05)。②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差异显著(P 均<0.05);重度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P 均<0.05);中度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轻度组(P 均<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能反应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活动状态及严重程度,可考虑普及应用。
作者:程吉兵;卢小岚;罗光成;凡瞿明;赵明才;林芳;张国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定产妇产程中运用体位指导方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山西省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产妇共180例,随机分成2个组。其中,A 组共有产妇90例,其产程中运用体位指导;B 组共有产妇90例,其产程中运用常规分娩模式,观察两组入选产妇分娩结局以及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所有入选产妇均已成功分娩,其中 A 组有85例自然分娩,B 组有57例,A 组分娩质量有明显优势,对比有差距(P <0.05)。结论:在产妇产程中,推行体位指导方案效果显著,可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建议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