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消化内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措施和效果

李萍

关键词:兰索拉唑, 甲氰咪胍, 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内科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诊治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使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60位病人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兰索拉唑进行诊治,实验组使用甲氰咪胍进行诊治,对比两组的诊治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兰索拉唑医治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可有效改善病人的预后情况,进而减少复发率,应对其在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利普刀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宫颈糜烂通过利普刀和微波进行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宫颈糜烂患者资料7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35例,观察组患者通过利普刀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微波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宫颈糜烂患者通过利普刀进行治疗效果优于微波治疗,尤其是针对中度宫颈糜烂以及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郭玉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60~70岁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60~70岁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并对其作出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该社区接受慢性病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44例,并随机对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则按照规范化管理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对日常生活方式、治疗依从性以及身体健康教育的依从性的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接受规范化管理进行有效的判定。结果:接受规范化管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血压值变化的结果由管理前的(151,86±1.9,1.2)下降至管理后的(138,82±1.5,0.7),相较于对照组的(146,86±1.8,1.3)有了极为明显的下降。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不但提高了高血压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还有效的改进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值得推广。

    作者:刘友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 CT 及 MRI 在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 CT 和 MRI 在诊断腔隙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5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 MRI 扫描以及 CT 检查,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灶检出情况。结果:在病灶定位中,CT 检查的准确定位例数为54处,病灶定位准确率为62.1%(54/87),MRI 检查的准确定位例数为84例,病灶定位准确率为96.5%(84/87),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相比,MRI 检查的病灶定位准确率明显高于 CT检查(P <0.05)。结论:在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中,CT 检查、MRI 检查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MRI 检查能够更为准确地检出病灶,成像的清晰度更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赵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重症精神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精神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所接收重症精神病患者156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T3、T4、FT3、FT4,并采用免疫放射法对 TSH 进行检查。结果:156例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单项、部分指标异常的患者占23.08%(36例),其中,单项 T3升高者占1.28%(2例),单项 T3降低者占0.64%(1例),单项 T4升高者占2.56%(4例),单项 FT3升高者占0.64%(1例),单项FT4升高者占2.56%(4例),单项 TSH 升高者4.49%(7例),单项 TSH 降低者占2.56%(4例),T3、FT3同时升高者占2.56%(4例),T4、FT4同时升高者占3.85%(6例),FT3、FT4同时升高者占1.92%(3例)。甲状腺各项指标全部正常的76.9%。结论:重症精神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重症精神病患者中检查甲状腺功能对于指导精神科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徐元光;殷雪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促排气的护理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促排气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期间本院妇产科行剖宫产产妇94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对其实施促排气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排气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的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P <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给予产妇积极的针对性促排气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胃肠道功能,有助于促进术后排气,减轻腹胀程度,对于机体功能的恢复和肠粘连等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徐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清 PCT 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浓度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3例结直肠癌住院患者,依据内镜下病变活动状态的不同,分为缓解组(31例)和发作组(92例),依据病情及严重程度,将发作组患者分为重度组(31例)、中度组(30例)、轻度组(31例),对照组为我院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行血常规及降钙素原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发作组、缓解组、对照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差异显著(P 均<0.05);发作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P 均<0.05);缓解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缓解组和对照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接近(P >0.05)。②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差异显著(P 均<0.05);重度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P 均<0.05);中度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轻度组(P 均<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能反应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活动状态及严重程度,可考虑普及应用。

    作者:程吉兵;卢小岚;罗光成;凡瞿明;赵明才;林芳;张国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深度烧伤患者的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以及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深度烧伤患者的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以及康复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就医的126例深度烧伤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了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及体位康复护理,必要时需要进行激素局部注射治疗。住院期间给予所有患者穿戴弹力套、使用瘢痕贴,时间为半年到一年,或者更长。结果:126例深度烧伤患者进行了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以及康复护理,120例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6例患者不能坚持治疗,瘢痕挛缩极为明显。结论:对深度烧伤患者的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以及康复护理,防止患者关节部门瘢痕的增生和挛缩畸形,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陆文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对比。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2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口服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采用肌注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症状消失时间、孕酮值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P <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而孕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地屈孕酮较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更佳,且服用方便,不良反应低,更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王平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病情观察要点

    巡视病房是临床各班次护士的工作之一,在分级护理中对巡视病房的间隔时间有明确的要求[1],在科教书对临床专科陈述内容很少,神经外科是以治疗颅内、脊髓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变、颅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目前神经外科患者及家属对神经外科疾病的了解,并不如妇科、儿科及普通外科那样普及。针对突发的脑血管意外、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变化快、大多意识障碍、神志昏迷等特点,护理风险明显增加,如何提高护士为患者安全护理服务,对于在巡视病房时观察什么内容、怎么观察和如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应用其知识技能、理论进行处理,降低患者费用减少并发症,减少医患纠纷,达到双赢的目的意义重大。

    作者:谢玉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是术后主要护理问题,给患者生活上造成极大的不便。本文归纳了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概况、治疗与护理方法,旨在为此类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吾之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标准及化验检查评估方式分析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医疗服务模式得到进一步改革,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评估标准,对康复工作调整具有引导作用。为了改变早期康复护理评估体系的不足,要发挥化验检查结果的评估作用,定期对康复护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估。结合精神病的危害性,本文分析了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标准及化验检查评估方式,提出符合患者需求的疾病康复指导方式,旨在构建更为完善的康复护理体系。

    作者:莫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分析与对策

    为了解我区城镇和农村集中供水卫生现状,现将2008~2011年我区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从中发现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进而谋求解决对策,提高饮用水卫生安全。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1供水方式与水井分布情况 我区饮用水供给方式有两类,一类是城区集中式供水,另一类是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其中城区集中式供水水井16眼,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水井29眼,共计水井45眼。

    作者:王文柱;张志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支持钢板内固定术对于不稳定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发生不稳定胫骨平台骨折,共计18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组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有效例数共8例,差1例,有效率88.9%;对照组中有效例数4例,差5例,有效率44.4%。比较发现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钢板内固定术应对不稳定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其中双侧钢板固定效果显著,应用过程为见不良反应报道,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韦荣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感染的因素和相关的护理措施和手段。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来该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划分为综合组和比较组各40例,比较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综合组患者运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其他方面的指标变化。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综合组的护理满意度为(38/95%),比较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29/72.5%),综合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要明显优于比较组(P <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患者诊治阶段中出现肺部感染的因素非常繁杂,其中涵盖了患者自身的疾病要素,护理人员的违规操作等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

    作者:张贵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C 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中的研究意义

    目的:探究 C 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新生儿感染及肺感染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感染和对照组,对患者采用进行降钙素原及超敏 C 反应蛋白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感染组的降钙素原、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新生儿感染的患者进行降钙素原及超敏 C 反应蛋白检测能够尽早判断早期新生儿感染的临床表现,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服用羧甲司坦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服用羧甲司坦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5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且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中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治疗干,研究组中患者,采取羧甲司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长期服用羧甲司坦治疗之后,明显改善患者疗效,患者肺功能、运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临床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对患者长期服用羧甲司坦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对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实施镇静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镇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10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则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不采取镇静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状况。结果:比较各时间点两组 Ramsay 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表明研究组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分别为(7±0.4)mmHg、(2.3±1.0)次/min、4%、(1.9±0.4)次/min;对照组分别为(12±1.1)mmhg、(5.3±2.1)次/min、9%、(2.9±1.1)次/min,两组数据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处理的效果明显,对降低患者心率、呼吸、血样饱和度等指标较为有效,且安全可靠,所以,此方式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较大。

    作者:刘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口腔临床诊疗中四手操作诊疗护理技术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四手操作诊疗护理技术在口腔临床诊疗中提高患者依从性,复诊率,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对本地的两家公立医院和两家私立医院的40名口腔科医生是否采用四手操作诊疗护理技术,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口腔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公立医院口腔科的四手操作诊疗护理技术的使用率远远高于私立医院。结论:掌握四手操作诊疗护理技术是每一位口腔科护士都应该掌握的专业性技能,调节好医生、护士和患者三方的位置,熟练传递医疗器械,时刻保持医疗区域的清洁卫生,才能够让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从而使患者的满意度、安全感、复诊率、依从性得到了大大提高。

    作者:张兆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复合麻醉在医学美容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复合麻醉在医学美容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开展医学美容手术的6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复合麻醉组与常规麻醉组各34例,对于复合麻醉组患者,匀速滴注0.6 mg/kg 氯胺酮、2 mg/kg 丙泊酚与0.002 mg/kg 芬太尼,观察麻醉状态,并注射8 mg/h 丙泊酚,直至手术结束。对于常规麻醉组患者,应用安定进行诱导,滴注0.1%氯胺酮与1%普鲁卡因复合液,并应用羧基丁酸钠,直到手术结束。结果:在麻醉效果上,复合麻醉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例数分别为29、4、1、0,常规麻醉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例数20、12、2、0,复合麻醉组麻醉效果显然优于常规麻醉组(P <0.05)。在手术效果上,两组患者均满意,其中复合麻醉组中1例患者躁动,常规麻醉组中2例恶心、呕吐。结论:在医学美容手术中,应用丙泊酚、芬太尼与氯胺酮的复合麻醉方式,效果理想、操作简单、镇痛效果好,患者舒适度高,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行大范围推广。

    作者:王玲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检验医学发展趋势初探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与此同时,我国医学事业我发展的越来越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学事业缺乏重大发展和突破,各项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广泛应用在医学各个领域,造福于各种病患,现代医学模式下,人们的医学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需要对医学各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突破,其中,检验医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检验医学的研究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我国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检验医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就此分析了检验医学的具体发展趋势,希望对促进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检验医学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作者:杨钦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