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应用于肺结核治疗的临床分析

郭乐;曹琳;卢琼

关键词:肺结核, 降钙素原, C -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应用于肺结核治疗的意义。方法:收集肺结核患者共52例为观察组,另收集5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接受降钙素原和 C -反应蛋白检测,同时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数据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显著低于治疗前(P 均<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的诊断、预后评估当中,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能够作为敏感指标,可作为常规的检测,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方案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探究不同方案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5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各50例。对于对照1组,通过波姆红外线进行治疗,对于对照2组,通过微波进行治疗,对于实验组,通过射频自凝刀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基于不同治疗方法下,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宫颈糜烂患者,通过射频自凝刀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毛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天晴乳消方免煎颗粒与甲睾酮片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天晴乳消方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0例服用天晴乳消方6 w,对照组60例,口服甲睾酮片10 mg 日一次服用6 w。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6.60%。结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自拟中药配方颗粒天晴乳消方在消除乳腺囊性增生病,缓解疼痛等方面有显著效果,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颖哲;范金梅;梁竖奇;吴亚双;鹿海峰;肖书娟;蒋绍锋;杨桂华;陆海燕;王秀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位截瘫患者术后一例的观察与护理

    高位截瘫[1],就是指横贯性病变发生在脊髓较高水平位上。医学上一般将第二胸椎以上的横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称为高位截瘫而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横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病人多数在正常劳动、意外事件中突然受伤。我科于2013年12月收治了一例 C5椎体骨折,T6椎体骨折伴高位截瘫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患者女,23岁。因从高处坠落后出现四肢活动受限,四肢感觉消失,脐部以下感觉消失,左手食指外伤,神志清,无昏迷,无呕吐。于2013年12月1日收治入我院就诊,查体:被动体位,颈托制动,平卧位,颈、胸、腹部广泛叩痛,左肩、肘及左手骨折体征(+),左手手指擦伤,四肢肌力为0~1级。CT 检查示:C5椎体骨折,T6椎体骨折伴截瘫。于12月2日在气静全麻下行颈椎前路减压术,术中平稳,安反病房。患者于12月3日夜间主诉透气费力,大汗淋漓,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示:心率110,血压90/47 mmHg,氧饱和度为88%,予以双侧鼻吸氧8 L /min,效果无好转,改为高浓度面罩10 L/min 吸氧,效果仍不佳,逐转入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治疗。入 ICU 后予以患者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升压药物,于6 d 后好转,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主诉,撤呼吸机,血氧保护度为100%,血压维持在110/60 mmHg 左右,逐转出 ICU。

    作者:徐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艾塞那肽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艾塞那肽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来该院门诊部接受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41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艾塞那肽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知研究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和 P2 hPG 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 FPG 和 HbA1C 水平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上,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体重和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欧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宫颈癌筛查工作的重大意义

    目的:探究宫颈癌筛查情况,为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调查的7115名妇女,采用 TCT、阴道镜以及病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筛查宫颈癌。结果:总共筛查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17例,占0.24%(17/7115),早诊率58.82%;文化程度高、职业好、经济收入高者筛查率高,与同项目其他受检者相比,差异显著(P <0.05);筛查组的各项目知信行率均高于未筛查组(P <0.05)。结论: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宫颈癌筛查工作,加强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作者:彭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成人感染根管一次性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成人感染根管一次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00例单根管患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二次治疗,研究组实施一次性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93.3%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疼痛分级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感染根管一次性治疗效果与二次治疗效果相当,但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复诊次数,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

    作者:唐德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对新生儿 PICC 置管后的护理的探讨

    目的:分析新生儿 PICC 置管后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 PICC 置管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综合护理后的 PICC 置管新生儿未出现死亡案例,护理满意度高。结论:对 PICC 置管新生儿施以有效护理方式,能减少患儿各类置管问题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压波动性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很久以前,我国中医学就已经认识到了人类的血压值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波动性,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过去人们对于血压波动性的了解并不是很多,然而随着现代化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血压波动性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医药学具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对于血压波动性的研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将主要针对中医药学对血压波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且针对日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卢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CT 应用于肺内多发结节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肺内多发结节中 CT 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8例肺内多发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 CT 扫描检查,对所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所有患者 CT 扫描中4种疾病的肺内结节影像情况。结果:矽肺、肺结核、细支气管炎、肺转移瘤4种疾病患者的小叶中心分布,以及气腔结节的特征之间存在的差异比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矽肺与肺结核患者的小叶间隔结节人数明显多于细支气管炎和肺转移瘤患者,差异显著(P <0.05);肺转移瘤患者的树枝发芽结节特征与其他3种疾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肺内多发结节患者采用 CT 进行扫描诊断,能够为临床准确鉴别疾病,为医生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提供有力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田露;杨清华;王穗春;刘洪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N端脑钠肽前体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 N 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对慢性心衰患者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来该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 NT -proBNP 和循环酶法测定 Hcy 水平,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 NT -proBNP 及 Hcy 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NT -proBNP 及 Hcy 水平高于对照组,且 NT -proBNP 及 Hcy 水平也与心衰患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衰患者经治疗后,血清 NT -proBNP 及 Hcy 水平明显降低,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慢性心衰患者测其血清 NT -proBNP 和 Hcy 水平的高低,可帮助患者评估心衰的的严重程度,对于患者的近期疗效及预后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达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析循证护理用于肾病综合症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用于肾病综合症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于肾病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肾病综合症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宫颈癌筛查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浅析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干预措施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主要选取了本地两个农村地区作为对比研究的试验对象,其中观察村选择恰当的干预措施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宣传教育和免费筛查,而对照村不进行任何的干预,12个月之后进行宫颈癌认知水平以及宫颈癌筛查意愿的调查了解,采用 SPSS16.0检验两者间是否存在着差异性。结果:本研究调查显示观察村和对照村之间在宫颈癌认知水平和宫颈癌筛查意愿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观察组相关表现更为理想。结论:针对农民地区妇女开展宫颈癌筛查的宣传教育以及进行免费宫颈癌筛查确实能够有助于提升农村妇女对于宫颈癌的认识,促使其能够愿意接受宫颈癌筛查。

    作者:廖祥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安全及对策

    目的:探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建立组织机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对策,发挥检查和监督职能。结果:通过有效的对策,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安全工作进入规范化管理。结论:针对安全隐患,有效落实对策,培养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促进护患关系和谐,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作者:林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护理中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细节化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节化优质护理应用于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利素文;区晓芬;梁伟玲;陈景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研究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患沟通,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护患纠纷发生率较对照度低。结论:护患沟通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发生,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燕;张嘉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试论强化胰岛素用于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强化胰岛素用于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105年10月该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观察组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抗生素持续使用的时间、白细胞的异常天数、持续发热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炎症反应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使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出院,降低炎症介质(CRP)的释放,能够有效控制脓毒症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洪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传统术式和低领小弧形切口在甲状腺外科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低领小弧形切口与传统术式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低领小弧形切口治疗和传统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与对照组患者的32.56%相比,明显偏少(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低领小弧形切口进行治疗,疗效安全可靠,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修超;杨东兴;王炳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手术室护理关系

    目的:探究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手术室护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普通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8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基本的外科手术护理;干预组40例,给予严格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这两组的院内感染率以及可能引起感染的护理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与手术时间、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以及有无参观人员等护理因素密切相关(P <0.05)。结论:对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给予科学的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提升护理质量。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曹广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助产士全程陪护对产妇产后出血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通过助产士对产妇进行全程陪护护理干预,探究该方法对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上半年在该院进行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将其分为陪护组及正常组,分别进行全程陪护干预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陪护组产后2 h 内患者有出血现象例数为1例,正常组为3例,产后2~24 h,陪护组无出血例数,正常组有1例出现相应症状,陪护组出血情况低于正常组(P <0.05)。结论:对产妇生产过程中进行全程陪护干预,可降低产后出血事件的发生,对改善产妇产后相应症状具有一定益处,可作为自然分娩的常规辅助护理方法。

    作者:孟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8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情况。结果:通过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推广。

    作者:奴尔古丽·苏力旦;刘文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