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

赵福全

关键词:小切口关节外侧, 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肱骨踝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肱骨踝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比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据 Flynn 临床功能评定标准,70例肱骨踝上骨折患者中恢复为优的有60人,恢复良的5人,可2人,差3人,治疗优良率为85%。同时仅有2例患者出现了关节僵硬的不良反应。结论: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肱骨踝上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解决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医疗卫生体系作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重要组织机构,长久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也对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支持,目前发展趋势相对较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服务质量的好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作者:刘亚男;吴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脑出血急性期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38例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法。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并发症者4例,对照组18例。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14.6±2.4)d,对照组(22.3±5.6)d。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利用预见性护理法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护理,可预防并发症,促进其病情的痊愈。

    作者:朱珍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技巧

    目的:探究杭州地区脂肪性肝病(FLD)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杭州地区医院门诊检查证实为脂肪性肝病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实践证明,年龄越大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越多,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脂肪性肝病、高甘油三脂、高总胆固醇、混合型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例数比较多,不同年龄组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复杂,危险因素比较多,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及时控制患者体重,保证各项指标正常,进而达到预防脂肪性肝病的目的。

    作者:孙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析益肾颗粒剂与霉酚酸酯对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析益肾颗粒剂与霉酚酸酯对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肽 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霉酚酸酯治疗,实验组给予霉酚酸酯联合益肾颗粒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神经肽 Y 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6.7%,P <0.05),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 NPY 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霉酚酸酯联合益肾颗粒剂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神经肽 Y 水平。

    作者:隋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病情观察要点

    巡视病房是临床各班次护士的工作之一,在分级护理中对巡视病房的间隔时间有明确的要求[1],在科教书对临床专科陈述内容很少,神经外科是以治疗颅内、脊髓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变、颅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目前神经外科患者及家属对神经外科疾病的了解,并不如妇科、儿科及普通外科那样普及。针对突发的脑血管意外、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变化快、大多意识障碍、神志昏迷等特点,护理风险明显增加,如何提高护士为患者安全护理服务,对于在巡视病房时观察什么内容、怎么观察和如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应用其知识技能、理论进行处理,降低患者费用减少并发症,减少医患纠纷,达到双赢的目的意义重大。

    作者:谢玉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为前者提供传统健康教育,为后者提供在此基础上的全程健康教育。经过相同周期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于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及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空腹及餐后2 h 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 <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效果理想,对于减缓患者病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春香;王敏;王曙霞;张晓梅;王大巍;程宁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严重粉碎性根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出现根骨严重粉碎性骨折的病人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到该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有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的病人5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的病情使用可塑性根骨钛板,进行植入固定修复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效果。结果:对50名病人治疗后效果进行总结发现,治愈时间为(2.3±0.9)个月。无感染和局部皮肤坏死出现。结论:对患有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的病人实施可塑性根骨钛板,进行植入固定修复治疗是目前临床上的常用的优秀治疗方法。

    作者:吴照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系统护理干预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期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期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期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其能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培哚普利与美托洛尔治疗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培哚普利与美托洛尔在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具体疗效。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患者,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培哚普利与美托洛尔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B 型尿钠肽、心肌做功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中,与美托洛尔比较,培哚普利的应用效果更好,可推广。

    作者:苏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腰椎牵引和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2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因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引起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笔者从2009年采用腰椎牵引和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2例效果满意。

    作者:马旭保;孙建民;孙小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学生原发性痛经药物和理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原发性痛经是妇科疾病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高发病率为女性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前关于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原因和防止机制研究在不断深入,并逐渐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成果,本文对相关研究中的文献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分析,希望为以后的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和防止奠定基础。

    作者:林苏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观察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1例,采用数字标注法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中医药辨证治疗,观察组36例,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之上根据病症类型采取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2890,P =0.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狄冬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研究对象是该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6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3.3%,对照组是66.7%,存在明显差异性(P <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0%,对照组患儿是6.7%,差异性不显著(P >0.05)。结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刘加荣;何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该院实施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知情且同意后用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祝和对照组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行以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舒适护理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另外采用舒适护理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66%,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2.22%,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舒适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也有利于缓解医患之间尖锐的矛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建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A 组42例,予以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B 组42例,予以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C 组42例,予以静吸复合麻醉,对比3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疼痛评分。结果:可知 A 组、B 组两组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回复时间以及疼痛评分均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 >0.05),同时,两组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呼吸恢复之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 C 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 C 组(P <0.05)。结论:以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效果明显优于静吸复合麻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廖大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 CT 及 MRI 在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 CT 和 MRI 在诊断腔隙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5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 MRI 扫描以及 CT 检查,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灶检出情况。结果:在病灶定位中,CT 检查的准确定位例数为54处,病灶定位准确率为62.1%(54/87),MRI 检查的准确定位例数为84例,病灶定位准确率为96.5%(84/87),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相比,MRI 检查的病灶定位准确率明显高于 CT检查(P <0.05)。结论:在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中,CT 检查、MRI 检查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MRI 检查能够更为准确地检出病灶,成像的清晰度更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赵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骨科髋关节置换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本文主要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在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表明,临床治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曾广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宫外孕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析妇产科宫外孕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70例宫外孕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结果表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宫外孕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能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加快患者疾病痊愈速度,应全方位推广应用。

    作者:舒志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脑出血昏迷患者急诊护理干预

    目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干预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6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为脑出血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其致残率与病死率,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吴素蓉;李菊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137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07年7月该乡镇计生站收治的137例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患者进行详细研究。结果:①研究组手术成功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3.7%,P <0.05)。②研究组手术并发症概率(7.3%)显著低于对照组(19.7%,P <0.05)。结论: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手术操作简单,对输精管的损害极小,缩短手术时间,全面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石成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