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奥
目的:探讨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为前者提供传统健康教育,为后者提供在此基础上的全程健康教育。经过相同周期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于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及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空腹及餐后2 h 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 <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效果理想,对于减缓患者病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春香;王敏;王曙霞;张晓梅;王大巍;程宁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5例患者选择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对照组27例患者采取传统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患者比较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P <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作者:马赛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到脑中风患者后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脑中风患者7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运动障碍严重程度(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LD)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 ESS、FMA、ALD 评分明显高于入院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增强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作者:刘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手法复位加中药熏洗治疗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在该院接收的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一共有56例,对56例患者采取手法复位加中药熏洗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结果:56例患者,其中优43例(76.79%);良10例(17.86%);差3例(5.36%),优良率为94.64%,临床手术以后跟踪随访6个月~3年,病人全部治愈。结论: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采取手法复位加中药熏洗治疗,可以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因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引起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笔者从2009年采用腰椎牵引和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2例效果满意。
作者:马旭保;孙建民;孙小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患者的满意度达到100%,对照组仅有72%。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保证治疗效果,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白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儿手足口病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38例,给予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将生素 AD 滴丸、维生素 B2与冰硼混合涂抹于口腔溃疡或疱疹处,外涂阿昔洛韦软膏等综合治疗措施,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儿经综合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100%。结论:小儿手足口传染性强,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蔡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在通风石合并感染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所收治的痛风石合并感染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联合组采取手术切除+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常规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治疗。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常规组(70.8%,P <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 VAS 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与常规组(P <0.05)。结论:对痛风石合并感染患者采取手术切除与负压封闭引流结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王育林;黄书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巡视病房是临床各班次护士的工作之一,在分级护理中对巡视病房的间隔时间有明确的要求[1],在科教书对临床专科陈述内容很少,神经外科是以治疗颅内、脊髓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变、颅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目前神经外科患者及家属对神经外科疾病的了解,并不如妇科、儿科及普通外科那样普及。针对突发的脑血管意外、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变化快、大多意识障碍、神志昏迷等特点,护理风险明显增加,如何提高护士为患者安全护理服务,对于在巡视病房时观察什么内容、怎么观察和如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应用其知识技能、理论进行处理,降低患者费用减少并发症,减少医患纠纷,达到双赢的目的意义重大。
作者:谢玉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中选择该院住院部在2015年7~12月期间儿科所收治患儿共1251例作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7~9月为对照阶段,共纳入患者709例,以2015年10~12月为实验阶段,共纳入患者542例。对照阶段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案,实验阶段应用细节护理管理方案。对比观察对照阶段、实验阶段儿科科室护理差错事件、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阶段中,儿科科室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1.85%(10/542),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为1.11%(6/54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引入细节管理理念及相关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差错事件、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确切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史彩霞;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与导致因素,加强手术室护理的管理与预防手术感染。方法:对该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52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导致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结果:根据统计,共发生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11例,占收治病例的0.71%,在11感染者中,骨科无菌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的为7例,1至2小时间的为3例,1小时以内的1例。并且与是否接台手术、手术室环境等因素有关。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加强管理,提高作业标准与检查监督措施,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减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作者:张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腰椎间盘退变性腰腿痛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从该院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退变性并发非典型腰腿痛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对其基线临床资料、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和分析,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腰腿痛 VAS 评分结果,统计本组患者的疗效优良率。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穿刺造影腰椎间盘124个,腰椎间盘疼痛复制诱发实验结果为阳性的有102个。行 TLIF 术22例, PLIF 术37例,行盘内髓核微创切除术17例,另有9例经腰椎间孔管内突出间盘组织直接切除术,其余5例给予物理治疗、腹肌功能锻炼、腰背肌功能锻炼。患者的疗效优良率为95.5%,治疗后的腰腿痛 VAS 平均评分要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结论:对于不典型腰椎间盘退变性腰腿痛,在临床诊治中需采纳多种影像学检查、穿刺造影以及疼痛诱发实验等多种手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减轻其生理痛苦。
作者:李天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在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外科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集束组,为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集束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之上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集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并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在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不仅可以从本质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
作者:宋淑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应用于肺结核治疗的意义。方法:收集肺结核患者共52例为观察组,另收集5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接受降钙素原和 C -反应蛋白检测,同时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数据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显著低于治疗前(P 均<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的诊断、预后评估当中,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能够作为敏感指标,可作为常规的检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乐;曹琳;卢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儿放松止血带行真空静脉采血的效果,比较扎结与放松止血带对小儿真空静脉采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8例住院小孩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28例,在有效静脉穿刺见到有血液流入真空采血管后,实验组放松止血带采血,对照组扎结止血带采血。结果:(1)采血成功率:实验组:100%;对照组:100%。(2)采血时间(s):实验组:76.6±3.6;对照组:90.5±4.6,t =12.87,P <0.05。结论:小儿放松止血带采血与结扎止血带采血的成功率无明显差别;采相同的血量时,放松止血带静脉采血与结扎止血带静脉采血的时间有统计学差异,放松止血带静脉采血的时间明显少于结扎止血带静脉采血的时间。
作者:廖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胫骨平台骨折运用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有限切开膝关节囊外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优良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复位内固定联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刘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酚妥拉明,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酚妥拉明,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的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为显著性。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4.00%,而对照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0%,将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比较,对比差异较为显著(χ2=12.1012,P <0.05)。结论:联合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酚妥拉明,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使患者的血压恢复正常,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付雪梅;刘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患者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65例,观察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应用微生物检验控制感染的发生,对照组患者仅经常规治疗,对两组的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 <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李海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护理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6例,并随机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8例,观察并比较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胰岛素注射、血糖仪使用以及尿糖测定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优于参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参照组(96.6% VS 74.1%,P <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满意,对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胡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1例,采用数字标注法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中医药辨证治疗,观察组36例,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之上根据病症类型采取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2890,P =0.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狄冬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