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肺部感染致重度 ARDS 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的护理

刘仁红

关键词:肺复张, 俯卧位通气, 营养支持, 功能锻炼, 护理
摘要:总结一例肺部感染致 ARDS 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肺复张的护理,俯卧位通气的护理,营养支持及渐进式功能锻炼。经过38 d 的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成功撤机后转普通病房继续监护治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单纯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7.5%,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 <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骆志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和改良式剖腹产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分析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和改良式剖腹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行剖腹产生的产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3例,观察组产妇应用改良式剖腹产,对照组应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对两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改良式剖腹产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占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从2009~2013年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治疗资料进行统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显示,对患者采取护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较护理前有很大的改善(P <0.05)。对护理工作人员心理情况分析显示,护理人员护理后对工作内容不敢上报和怕丢面子等情况的发生率较护理后有明显降低(P <0.05)。结论:由此可以看出,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有较大的应用效果。对于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护理安全文化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降低,从而提高患者身体安全,并且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作者:连利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的影响

    护理干预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治疗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焦虑是个体对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威胁,以紧张、焦虑、惊慌、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于难以自制的消极情绪,焦虑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都存在着密切关系,特别是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其血压形成和发病与人们的心理状况有相关性,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和预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情绪和社会心理因素。据资料显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焦虑的发生率占到20%~40%,焦虑是引起高血压和导致血压波动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护理干预属于个性化护理心理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通过改善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通过改变患者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改变其对疾病的不良认知,不但可消除患者的焦虑,还可减弱或消除患者的各种紧张因素,消极情绪以及异常的行为,可有效提高患者心理适应能力和治疗依从性,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探析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所接收肿瘤放疗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基于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抑郁、焦虑评分差异不显著(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肿瘤放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庄立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脑血管病吸入性肺炎96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老年脑血管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脑血管病吸入性肺炎患者96例,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老年脑血管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所选96例患者有8例放弃治疗,死亡16例,其他7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都能够达到好转以上。结论:老年脑血管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容易导致病情延误,临床上的死亡率非常高,及时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娄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心理护理 ICU 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 ICU 重症护理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该院 ICU 重症患者87例,将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 =41)和研究组(n =46),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χ2=4.340,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P >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观察组(P <0.05)。结论:心理护理在 ICU 重症护理中应用,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整体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尚应萌;李月霞;张莹;夏娟娟;张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提高医院门诊分诊准确率的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提高医院门诊分诊准确率的对策。方法:选择近年来该院发生分诊失误的5350万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认真分析误诊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提高医院门诊分诊的准确率。结果:患者和家属因素、疾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及医院管理因素是影响医院分诊准确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根据分诊失误的危险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医院门诊分诊的准确率,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唐惠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神经保护药物的进展和展望

    目的:本文基于缺血性脑中风的病理过程和发病机制,结合近年来有关药物治疗该类病症的研究报道,重点对神经保护药物的应用情况和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并对新药研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作者:许春立;徐敉;王琦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穿刺针在睾丸取精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针在睾丸取精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无精子症患者共120例,依据取精时穿刺针的不同分为 A 组、B组、C 组。分别采用1.6侧孔注射针、0.7蝶形针、1.2侧孔注射针进行睾丸穿刺取精术。观察穿刺次数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B 组穿刺针数,高于 C 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 <0.05);B 组与 C 组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穿刺针数,高于梗阻性无精子症,组间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1.6侧孔针与1.2侧孔针,不会增加穿刺针数,能够降低对睾丸组织产生的损伤。

    作者:张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肿瘤标记物 CA125在子宫肌瘤病变程度判断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类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 CA125含量,探讨 CA125在子宫肌瘤患者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江苏通州人民医院妇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施行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手术前血清标本,运用ELISA 法检测血清 CA125含量;术中行病理检测。结果: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症患者和子宫肌瘤直径≥5 cm 患者的 CA125含量明显高于单纯子宫肌瘤患者;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症患者(OR =7.7,95% CI 2.6~23.0,P <0.001);子宫肌瘤直径大于等于5 cm 患者(OR =5.6,95% CI 1.4~22.8,P =0.016)。结论:血清 CA125异常增高可作为在子宫肌瘤病变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其表达水平与子宫肌瘤患者病情复杂程度密切相关,我们推测腹膜刺激可能是 CA125升高的可能原因。

    作者:张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第Ⅰ组和第Ⅱ组,每组各49例,第Ⅰ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第Ⅱ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个组别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了解两个组别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结果:第Ⅱ组患者手术后的排气时间、止痛药使用率、伤口感染率和住院时间等均优于第Ⅰ组(P <0.05)。第Ⅱ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第Ⅰ组(P <0.05)。结论: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疼痛和感染的发生,且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永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致感染的因素分析及相关防控措施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致感染的因素,总结相关防控措施,为以后临床防治感染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致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引起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伤口异物状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类型及糖尿病史等,与患者的性别无关。结论:影响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在手术中一定要注意规避风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手术流程,减少患者的感染概率。

    作者:赵文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对226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严密的隔离,做好各项护理及宣教,及预防并发症。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对此些患儿,进行积极治疗和采取有效的护理。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严密隔离,并积极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提高此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凌梅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并研究该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手术患者共计11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手术患者56例,对照组手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手术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满意度和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8.21%;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9.29%,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度17.86%,对照组焦虑度为55.36%,观察组患者焦虑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减少患者因手术而产生的焦虑感,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护理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雪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研究

    目的:就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所接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方法对患者疼痛所造成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人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79.7%,P <0.05)。结论:护理干预能短时间内帮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缓解疼痛,助其恢复关节功能。

    作者:常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并研究该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共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4例,将所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32例,对照组老年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老年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手段,对比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生理功能、活力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手段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水平,改善患者的病症情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于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两种漱口方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两种漱口方法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4年1月该院风湿科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碳酸氢钠漱口,对照组则运用碳酸氢钠和醋酸氯已定交替漱口治疗,观察患者口腔溃疡的好转程度和口腔溃疡的痊愈率。结果:用碳酸氢钠和醋酸氯已定交替漱口治疗效果比用碳酸氢钠漱口好转快、痊愈率高(P <0.01)。结论:用碳酸氢钠醋酸氯已定交替漱口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口腔溃疡效果好。

    作者:王旭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系统评价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治疗中,麻杏石甘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肺炎患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在给予两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行麻杏石甘汤治疗,观测两组患儿临床体征恢复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音消失时间均较之对照组更短(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在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麻杏石甘汤具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临床体征的效果,且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季泽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心理学视阈下的魅力辅导员学生管理探讨

    辅导员是连接学生与学校的桥梁,也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与领导者,因此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另外,学生也拥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辅导员在进行管理时也不能一刀切,而应当分析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辅导员的魅力,全面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作者:温馨靓;矫非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