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边立娟;王岩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整体状况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究优质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120名,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于对照组进行常规性的日常护理工作,对于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工作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工作。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心绞痛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优质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的作用。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对和研究发现,对照组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同时心绞痛的整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优质化护理在进行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可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对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儿30例,对其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和匹多莫德的治疗方式。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中仅有2例患儿治疗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且两组患儿病程和反复发作次数的比较上差异十分显著(P <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李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医“从咽论治”联合西药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中医“从咽论治”联合西药治疗 IgA 肾病的效果。方法:在该院收治的 IgA 肾病患者中随机选出100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分入到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中医“从咽论治”中药+西药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肌酐、24 h 尿蛋白量、尿红细胞指标值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 IgA 肾病的治疗中,中医“从咽论治”法与常规西药联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明亚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及控制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9例耳鼻喉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19例病患有25例术后有感染迹象,占22%。之中有4例为泌尿系统感染,占17%;13例为呼吸道感染,占47%;消化系统感染为5例,占19%;其他因素感染为3例,占12%。在通过研究分析后发现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因素主要受病患治疗期间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药物方面应用情况以及病患受感染的区域等方面影响。结论:对耳鼻喉外科手术中应密切留意各个环节尽量避免病患的术后感染现象发生,从而有助于降低并发率,使病患的身体得到快速恢复。

    作者:岳苏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健脾益肾活血祛瘀法治疗膜性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活血祛瘀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接收的膜性肾病患者52例,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脾益肾活血祛瘀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经1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经3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经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经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1个月和3个月(P <0.05)。结论: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脾益肾活血祛瘀法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莹莹;宋立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儿童保健门诊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保健门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儿童保健门诊收治的2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45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一般护理和加强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确定感、家属焦虑程度和满意度。结果:在实施护理干预后,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确定感、家属焦虑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儿童保健门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家属的满意度,缓解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

    作者:孙俊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大量输血患者及时检测凝血四项与及时输注血浆的意义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索大量输血患者及时检测凝血四项与及时输注血浆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80例大量输血患者,收治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检测凝血四项,对照组仅输入悬浮红细胞,观察组输入悬浮红细胞和血浆,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TT、APTT 指标低于对照组,而 FIB 指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及时检测凝血四项与输注血浆在大量输血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大出血症状,缓解其凝血功能。

    作者:李艳青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全麻结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胸部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麻结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胸部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入住该院的胸部手术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0例,观察组采取全麻结合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全麻的手术方法治疗,在术前35 min、术中15 min、术后15 min 分别监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且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不同时间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胸部手术各项功能指标稳定,极大的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解铁科;王俊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分析“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研究“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该院妇产科接受住院治疗的15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满意度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低,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也高于观察组患者。结论: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应用到妇产科护理管理的工作中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可以降低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李凌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ICU护士压力及干预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 ICU 护士压力及干预方法,可以提高 ICU 护士的身心健康,以此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抽取该院2014年1月至12月 ICU护士35名,根据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 ICU 护士压力源后,实施干预措施后,再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 ICU 相同35名护士,再次填写调查问卷,对比实施干预措施前后,ICU 护士的心理健康情况。结果:ICU 护士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复杂、缺乏社会支持和心理培训等因素,都会导致 ICU护士压力过大,心理健康情况不佳。根据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这些因素后,统计 ICU 护士实施干预措施前抑郁评分(2.55±0.74)分,焦虑评分(1.65±0.82)分,强迫(1.56±0.30)分;实施干预措施后,ICU 护士抑郁评分(1.20±0.45)分,焦虑评分(1.11±0.55)分,强迫(1.41±0.15)分;实施干预措施后,ICU 护理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健康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干预措施前,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ICU 护士压力过大,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实施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 ICU 护士的心理压力情况,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可见,应用干预措施能缓解 ICU 护士压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AEEG在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 AEEG 在脑梗死继发性癫痫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设置研究组(采用 EEG 和 AEEG 检查)与对照组(仅采用 AEEG 检查)各1组,每组分别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入院治疗的62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与62例脑梗死无癫痫患者,对比脑电图变化。结果:研究组 EEG 和 AEEG 在检查痫样放电与异常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组在异常率和痫样放电率、不同脑梗死病灶部位继发癫痫概率等方面,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动态脑电图连续记录患者脑电流情况,可以提高癫痫的检出率和准确率,有利于诊断病情、预测疾病发作,为开展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希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甲状腺肿块病变的CT诊断与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 CT 对甲状腺肿块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42例经病理证实。结果:2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为甲状腺腺瘤,6例为甲状腺癌,甲状腺炎4例,甲状旁腺囊肿1例。结论:CT 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很大,但是部分甲状腺肿块 CT 表现无特征性,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困难。

    作者:庄敏;杨俊涛;张学锋;解建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慢性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急重症治疗措施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急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根据2010~2012年该院的6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均为慢性肺心病急重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探讨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对治疗的结果进行研究。结果:全部患者临床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湿罗音、哮鸣音、心动过速和心律不齐等表现,实验室结果显示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上升,痰菌为阳性;患者合并症有呼吸衰竭、右心衰和复合性酸碱失衡等。此次研究死亡病例是6例,死亡率是9%,康复率91%。患者死亡原因中,有2例是休克,占33.3%,4例是肺脑致死,占66.7%。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病情危重,如果治疗不及时、不恰当,患者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该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了非常大的危险,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患者生存的基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具有较大帮助。

    作者:刘环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 MRI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收治的72例经临床病理、影像学等相关检查证实为脑出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 MRI 常规的横断面 T1WI、T2WI、T2FLAIR 平扫以及 SWI 扫描。结果:72例患者共计发现出血灶148处,SWI 以及 T1 WI、T2 WI、T2FLAIR 对脑出血病灶检查率分别为100%、37.16%、47.97%以及63.51%,SWI 序列检出率明显高于 MRI 其他常规序列检查(P <0.05),55例患者经 SWI 检查发现微出血灶。结论:SWI 序列在用于脑出血的临床检查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且可对微小出血病灶进行有效检查,适宜作为脑出血患者佳的临床检查手段。

    作者:巴学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掌握并宣传正确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

    近年来,国家对处方药,尤其是抗菌药的管理和使用,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严格。虽然国家食药监局和卫计委在各种媒体上都进行了大力和广泛的宣传,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却很少关注这方面的报道,一些医院和个体诊所一方面因利益所需,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患者的需要”,还在滥用抗菌药。广大人民群众更愿意关注出现医疗事故之表面,而很少关心医疗事故的本因与自己有多少相关性。这也说明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还有更多的宣传和教育的工作去做,特别是医院和医药类学校更应该做这方面的工作。

    作者:李延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析无痛人工流产在妇产科终止早孕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早孕终止采取无痛人流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的140例早孕妇女来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为传统人流组和无痛人流组,两组均为70例,对两组的疼痛情况、宫颈松弛情况、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痛人流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宫颈松弛情况、手术时间等均要比传统人流组优秀,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等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临床中终止早孕可以选择无痛人流方式,流产率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几率低、术后痊愈能力强,推介在临床中选择该种方式终止早孕。

    作者:柏轩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新形势下中医院校解剖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是解剖学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两个方面作了阐述,旨在促进解剖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作者:葛斌;孙振山;李一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辛伐他汀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采用辛伐他汀的药物治疗方案,探讨不同剂量的药物治疗所起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接诊的10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6例。其中行10 mg/d 辛伐他汀药物剂量治疗的患者设为 A 组,行20 mg/d 辛伐他汀药物剂量治疗的患者设为 B 组,行40 mg/d 辛伐他汀药物剂量治疗的患者设为 C 组。分别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C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 A 组的75.0%以及 B 组的80.6%;C 组患者的不良病症总发生率低,为8.3%。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应用高剂量的辛伐他汀药物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药物毒副作用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导乐分娩对初产妇分娩和产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初产妇分娩和产程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针对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间接受分娩的100例初产妇进行对比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分娩方式进行护理工作,而对于观察组来说,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导乐护理,比对两者在分娩方式和产程中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在分娩方式上来看,顺产率更高,并且产程方面也有了较大的缩短,并且都在0.05水平上显著,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导乐护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手段,这种导乐分娩的应用确实有效的提升了初产妇的顺产率,并且相应的缩短了分娩的产程,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作者:尹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科对1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进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分析1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围手术期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其处理方法,评价护理效果。结果:126例患者置管持续腰池引流,引流管留置时间5~14 d,平均7.6 d 拔管,头痛、脑膜刺激征等症状和体征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达到预期目的。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效的方法,加强治疗过程中家属及病人的健康宣教、持续腰池引流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对患者的密切观察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尽快康复。

    作者:钟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利妥昔单抗联合 CHOP 方案治疗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来该院治疗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的8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单独采用 CHOP 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妥昔单抗联合 CHOP 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3年总生存率、3年无进展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 CHOP 方案治疗能有效的提高完全缓解率、3年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