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士伟
目的:比较 CT 和 MRI 在早期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早期腔隙性脑梗塞45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头颅 CT 和 MRI 检查,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和数目。比较阳性检出率。结果:45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中,CT 诊断基底节病灶17个,内囊病灶11个,顶叶病灶8个,额叶病灶5个,脑干病灶3个,丘脑病灶2个,小脑病灶1个。影响特点均呈小片状低密度影,直径为0.6~1.5 cm。MRI 诊断基底节病灶66个,内囊病灶49个,顶叶病灶37个,额叶病灶25个,脑干病灶13个,丘脑病灶8个,小脑病灶5个。病灶在 T1WI 上呈稍低信号,在 T2WI 上呈高信号,在抑脂相上呈现高信号。病灶直径为0.2~1.4 cm。CT 的检出率明显低于 MRI(P <0.05)。结论:CT和 MRI 在对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上应用均较广泛,CT 对早期病灶检出率较低,但价格低廉,检查时间短,MRI 检出率高,但价格昂贵,临床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作者:毛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围术期综合护理落实至孤立肾结石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已确诊的孤立肾结石患者,共77例,采取随机法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内有患者37例,落实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一般干预;综合组内有患者40例,落实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综合干预,观察2组手术情况。结果:常规组手术时长(67.62±12.55)min,综合组(45.67±10.55) min(P <0.05),所有入选对象均未出现并发症(P >0.05)。结论:孤立肾结石患者接受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时,还应加以围术期综合干预。
作者:金星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对 ICU 患者压疮的管理效果,探究两种方法的优劣,从而得出集束化护理对 ICU 患者压疮的管理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的管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 ICU 患者94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分别经过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后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以及压疮的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P <0.05),观察组的压疮时间要晚于对照组的压疮时间(P <0.05),观察组的压疮的严重程度要低于对照组的严重程度(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治疗 ICU 患者的压疮情况时,延长了患者的压疮时间,使患者的压疮的严重程度得到了缓解,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刘小川;谭远皎;陶春霞;石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中心施术的476例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受术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流程与效果结果:476例受术者中:3例因盆腔广泛粘连实行单侧输卵管结扎;1例结扎效果不满意;3例出现肩背部酸痛、上腹不适症状,指导其做膝胸卧位后逐渐缓解;2例术后60 min 内有鞘孔渗血现象,由于护理人员的细致观察与及时上报,经过医生妥善处理,当天出院;其余受术者在护士的悉心护理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无并发症发生,康复良好。结论:在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手术中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受术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对该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中药饮片退货情况进行分析,对其退货原因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结果: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药材加工不当、人为造成假、不合理种植及贮藏不当等。结论:在中药饮片采购方面普遍存在质量不佳现象,主要为药材加工因素、认为造假、原材料种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市场引导和规范化管理,严格验收,对于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何润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初产妇分娩和产程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针对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间接受分娩的100例初产妇进行对比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分娩方式进行护理工作,而对于观察组来说,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导乐护理,比对两者在分娩方式和产程中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在分娩方式上来看,顺产率更高,并且产程方面也有了较大的缩短,并且都在0.05水平上显著,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导乐护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手段,这种导乐分娩的应用确实有效的提升了初产妇的顺产率,并且相应的缩短了分娩的产程,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作者:尹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双节段经椎弓根截骨与单节段脊柱去松质骨截骨矫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有效性。方法:该院收治的38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随机分为 A 组17例(单节段脊柱去松质骨截骨矫正治疗),B 组21例(双节段经椎弓根截骨矫正治疗),比较 A、B 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A 组术后 TK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51.1±13.2)°、(1200±600)ml、(4.2±0.9)h,B 组分别为(48.2±17.9)°、(1730±850) ml、(7.1±1.2)h,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双节段经椎弓根截骨与单节段脊柱去松质骨截骨矫正治疗的效果相当,但后者在重建矢状面平衡、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马俊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方法:研究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75%,显著高于对照组(42.5%,P <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80%,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辅助治疗提升治疗疗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护患和谐关系。
作者:代开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钬激光腔内治疗泌尿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0例泌尿疾病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病症特点及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钬激光腔内治疗,于6个月后回访调查,按照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级别,统计50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泌尿疾病以血尿、膀胱刺激、排尿困难、上尿路阻塞等为主要症状,临床采用钬激光治疗术效果明显,本次有效38例,仅有2例患者病况严重,短期治疗无效,总有效率96%,充分说明了钬激光治疗的应用效果。结论:激光治疗术用于泌尿外科疾病效果优越,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杨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护理好新生儿呼吸暂停,防止起脑损伤。方法:管理的关键在于紧密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事先预防维持呼吸通畅,以合理的稳定维持体温预防感染饲。结果:通过舒适护理,营造良好的乳制品的帮助,生长环境影响雪冤有利出现并发症的发病率降低呼吸。结论: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出生、所需的严重的挑战。它可以诱发的呼吸衰竭、废除颅出血、出血、内氧气不足,缺血性脑病、长期僵化为止猝死,严重威胁早产儿的生命和预后。
作者:石琼怀;王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止痛药物联合认知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就诊于该院的癌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根据三阶梯止痛原则给予相应的止痛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认知干预,结果:实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止痛药物联合认知干预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的80例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患儿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观察组患儿接受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对照组使用止血敏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患儿的尿蛋白、关节症状、出血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比对照组的65%要高,两组的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关节症状、出血情况要比对照组短,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肾脏受累发生率是15%,对照组的肾脏受累发生率是42.5%,4个月时,观察组肾脏受累率17.5%,对照组肾脏受累率57.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患者可以选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肾脏受到的损伤,临床不良反应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因此我们推介推广使用。
作者:李明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治疗中术后病理诊断与超声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分析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7例发生变性标本中,脂肪变性7例,玻璃样变性9例,红色变性5例,肉瘤变性3例,囊性样变2例,特殊组织类型的肌瘤1例。(2)B 超结果显示:患者子宫和卵巢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不规则团状物与周围的肌组织的界限明显,不同大小和位置瘤体回声强弱不同且多呈后方回声衰减。(3)180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超声诊断结果比较,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子宫颈肌瘤和混合性肌瘤的符合率分别为96.8%,86.4%,94.1%,100%和80.0%,总符合率为93.2%。其中8例患者诊断结果不一致。结论:病理诊断对子宫肌瘤的确诊率高,在临床上值得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同时应用于女性子宫肌瘤的诊断。
作者:史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采用辛伐他汀的药物治疗方案,探讨不同剂量的药物治疗所起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接诊的10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6例。其中行10 mg/d 辛伐他汀药物剂量治疗的患者设为 A 组,行20 mg/d 辛伐他汀药物剂量治疗的患者设为 B 组,行40 mg/d 辛伐他汀药物剂量治疗的患者设为 C 组。分别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C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 A 组的75.0%以及 B 组的80.6%;C 组患者的不良病症总发生率低,为8.3%。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应用高剂量的辛伐他汀药物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药物毒副作用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深入分析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现状,探讨其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手段,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普外手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50名,进行跟踪性调查分析,把握全面的临床资料。结果:50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岁,其中28例患有心脑血管疾病,2例恶性肿瘤。近两年通过对高危因素的控制以及预防性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只有6例,症状较轻微,疗效较为突出,进一步推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发展进程。
作者:王菊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53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回顾性分析不同妇产科疾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紧急避孕有效率是88.89%;早中期终止妊娠有效率是83.33%;子宫肌瘤治疗有效率是81.82%;子宫异常出血治疗有效率是94.44%;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有效率是83.33%,其余妇产科疾病治疗有效率是100%。结论:妇产科疾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具有较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举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便秘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症状之一,易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如腹痛,腹胀。严重便秘还可能会导致顽固性便秘和肠梗阻或穿孔。便秘极大的降低了晚期癌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是否重视并积极处理便秘,是人文素质的体现,也是保证能否完成治疗的前提条件。本文综述了晚期癌症患者便秘护理的研究现况。
作者:李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将90例于2015年11月至12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此之外给予乳房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泌乳及乳房胀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纯母乳喂养率以及乳房胀痛方面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初产妇产后泌乳,减少乳房胀痛的出现,是值得推荐的护理措施。
作者:胡彦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该院于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了8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平均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模式为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方面差异显著(P <0.05)。结论:针对行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生活指标,值得借鉴。
作者:车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接受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80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4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的是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使用的是氯霉素滴眼液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8%,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实验组平均满意度是(8.32±1.23)分,对照组是(6.78±1.24)分。结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接受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朱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