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武
目的: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接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4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在脑保护装置下实施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支架置入情况良好,只有3例(6.98%)患者发生低血压与心动过缓;术后开展为期6个月的随访发现狭窄情况全部改善,支架未发生移位与断裂。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小,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曾尤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索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索中医“从咽论治”联合西药治疗 IgA 肾病的效果。方法:在该院收治的 IgA 肾病患者中随机选出100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分入到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中医“从咽论治”中药+西药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肌酐、24 h 尿蛋白量、尿红细胞指标值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 IgA 肾病的治疗中,中医“从咽论治”法与常规西药联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明亚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除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治疗的方式,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前列腺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要少,术后复发率显著要低。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除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康;吴妙锋;周锡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剖析血常规检验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近期接收的炎症性肠病者4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6例,并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行血常规检查,分析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血小板体积为(8.07±1.19)fL、血红蛋白水平为(108.42±25.06)g/L、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为(309.86±19.37)g/L,对照组依次为(11.93±0.51)fL、(130.26±15.33)g/L、(332.04±15.41)g/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为(325.94±45.13)×109/L,对照组为(158.62±15.37)×109/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炎症性肠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故临床上可将血常规检查作为炎症性肠病者临床诊断的一种主要手段。
作者:潘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估麻醉恢复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的是该院麻醉恢复室收治的247例患者,时间为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按照年龄大小,将其分为少儿组、成年组和老年组,总结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少儿组、成年组和老年组患者的麻醉恢复室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8%、8.40%和55.32%,老年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少儿组合成年组患者,数据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 <0.05)。少儿组和成年组患者中,未患并发症者的平均滞留时间为(63.11±11.97)min,患并发症者的平均滞留时间为(126.26±10.82)min,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麻醉恢复室中,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而非老年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的长短,与并发症发病率具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足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足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综合护理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足部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肿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0级60名学生和2011级的学生62人作为对象,分别对其使用传统教学的方法以及互动式教学,用来统计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教学效果以及考试成绩等项目。结果:对不同方法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别阐述122个学生的人际关系自评、教学效果和考试成绩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互动式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课题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及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赵盛发;刘军杰;李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厌氧菌分布鉴定与药敏试验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的抗菌药体的选择进行分析。方法:以6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患者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部位的液体进行化验鉴定,并对药物敏感进行试验,诊断病因的类型以及厌氧菌的使用情况。结果:6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液体全部分离细菌、厌氧菌混合感染为35例,厌氧菌感染为10例,单纯的感染为5例,单纯的需氧菌感染10例。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通常是需要压氧菌混合病原感染,其中厌氧菌的比例含量较高。
作者:刘海湘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 DR 摄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共计120例(骨折180处)。本组患者均先行 X 线检查,再行 DR 检查。观察 X 线与 DR 诊断本组肋骨骨折效果,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与漏诊率。结果:DR 对本组肋骨骨折患者的检出率为97.22%,高于常规 X 线片的88.89%(P <0.05);漏诊率2.78%,低于 X 线片11.11%(P <0.05)。结论:DR 摄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为患者进一步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作者:林毅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湿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膜性肾病患者46例,分成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采用单纯益气活血化湿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采用益气活血化湿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效果。结果: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各项生化指标检测情况相差不大且治疗总有效率相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膜性肾病患者采用单纯益气活血化湿治疗,疗效确切,可单独作为一种中药治疗方案。
作者:张静;戴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7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0.65%,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P <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治疗,缓解不良情绪,正确认识该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荐。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止痛药物联合认知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就诊于该院的癌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根据三阶梯止痛原则给予相应的止痛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认知干预,结果:实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止痛药物联合认知干预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深入研究优质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8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8例)和优质护理组(44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活力、躯体角色、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及 MBI 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戢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4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方剂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 FIB 及 CR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心力衰竭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26.47%,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可改善血液粘稠度、控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
作者:赵东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在肺部治疗中真菌感染的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的方法。方法:通过对该院近年中就诊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的治疗观察,通过随机的分为两组,分别对比临床的表现及治疗的效果。结果: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病、肺炎、肺间质纤维化、及白血病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病症主要是长期的饮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造成的,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可以有效的进行治疗。结论:今后合理的使用各种药物,及时的发现呼吸内科中的疾病,进行治疗,保证患者的身体安全健康。
作者:陈延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综合护理措施对胸外伤患者临床护理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方法:将该院胸外科收治的126例胸外伤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试验组:施行一般常规的护理加综合护理。对照组:施行一般常规的护理。结果:有效的融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相关并发症的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住院天数等均有所下降。结论:针对胸外伤患者,行一般常规的护理加综合护理后,与一般的常规护理相比,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同时患者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合理有效的采取护理措施以后,促进患者肺复张,有效的防止了肺不张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陶应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比较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不同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甲状腺肿瘤的患者,共70例,按进入医院诊疗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时,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有创伤小、手术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有着比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孙伯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酒精性肝病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体重指数、肝功能等。结果:与体检健康的对照组相比,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显著不佳;各项检测指标对比,如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总胆固醇、血清白蛋白、球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均有异常,差异显著(P <0.05)。结论:酒精性肝病患者营养状况不佳,应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张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骨质疏松增加病人的痛苦,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给社会尤其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运动能增加骨血流量,改善骨代谢,可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及其在骨骼内的沉积;长期运动缺失,骨钙会游离到血液中,尿钙排出增加,骨密度降低。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的防控可起到药物与补钙都不能替代的作用,是防控骨质疏松的必由之路。
作者:张前锋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