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类型三叉神经痛与神经压迫位置的关系分析

唐贤勇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典型, 非典型, 神经压迫位置, REZ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类型三叉神经痛与神经压迫位置的关系。方法:纳入该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典型三叉神经通患者32例患者为实验组,纳入同期28例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对责任血管压迫位置进行探查,分析不同类型三叉神经痛与神经压迫位置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动脉进出脑干端区域(REZ)压迫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责任血管为动脉的三叉神经 REZ 压迫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责任血管对 REZ 是否存在压迫与三叉神经痛类型具有密切关系,典型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大部分对 REZ 存在压迫,而非典型三叉神经痛大部分对非 REZ 存在压迫。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为8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传统护理措施,而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措施,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 <0.05)。结论:对于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徐扣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2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护理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干预,三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经过三个月的护理之后,护理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对脑出血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的缓解,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稳定,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分析血常规检验技术与检验医学的发展方向

    目的:主要是去探讨血常规检验技术发展是检验医学发展的重要部分。方法:运用相关的检验医学的概念,并结合血常规检验技术的发展历史,探讨其血常规检验技术的发展必须奥遵循我们检验医学发展的要求。结果:血常规检验技术作为检验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检验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结论:其检验医学的发展要求血常规检验技术的发展充分的结合传统的方法与高科技的自动化的技术相统一,血常规检验技术的发展则需要检验医学的正确指导。

    作者:黄希;张佳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小儿手足口病重症高危患儿18例临床观察与救治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高危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救治。方法:本组病例均为该院自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8例重症高危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我院接受治疗的18例手足口病普通症状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予全部患儿临床观察及血常规等相关检查,确诊后立即给予对症治疗。结果:肠道病毒占比明显高于非肠道病毒(P <0.05),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计数、血糖、乳酸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在疗效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加强对重症手足口病高危患儿的临床观察,给予辅助检查,确诊后立即给予吸氧、静注甘露醇等处理,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杨凯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治疗8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利福平治疗,观察组使用利福喷丁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发生药品不良反应3例,占比7.5%,对照组发生药品不良反应11例,占比27.5%,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药物不良反应少,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汤伟;郑利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重症胰腺炎术后的营养支持及饮食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运用营养支持对胰腺炎术后重症患者施予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入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37例胰腺炎重症患者,在其术后施予营养支持展开辅助性治疗,并予以系统化护理模式的相应服务,探究护理方法及效果情况。结果:手术后15 d 时,所有患者的化验指标都已达到常规范围,并都食用流质食物。治疗中没有死亡例,均被治愈。结论:在胰腺炎术后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中施予科学护理,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陈细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6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成2个组:Ⅰ组共33例,接受介入溶栓治疗+围术期护理干预;Ⅱ组共33例,接受介入溶栓治疗+围术期一般护理,观察两组入选患者疗效及预后情况,并进行客观比对。结果:所有入选患者均配合完成护理工作,Ⅰ组住院时长(14.95±4.00)d,Ⅱ组(27.06±4.15)d,且Ⅰ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比Ⅱ组低,Ⅰ组护理效果有优势(P <0.05)。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案具有可行性,可促进患者康复,建议推广。

    作者:张嘉熙;刘燕;李彦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在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接受治疗并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评定标准的96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模式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模式,后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恢复情况及医疗费用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康复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提升,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马明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泌尿外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 =20)和对照组(n =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目的:掌握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特征与发病率,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共4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中药搭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尿蛋白转阴,水肿消失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患者为13例,部分缓解5例,未缓解2例;一个月内消肿者为17例,尿蛋白转阴16例。对照组完全缓解患者10例,部分缓解4例,未缓解6例;一个月内消肿者13例,尿蛋白转阴者10例。结论: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缩短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程,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岩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价值研究

    目的:剖析血常规检验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近期接收的炎症性肠病者4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6例,并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行血常规检查,分析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血小板体积为(8.07±1.19)fL、血红蛋白水平为(108.42±25.06)g/L、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为(309.86±19.37)g/L,对照组依次为(11.93±0.51)fL、(130.26±15.33)g/L、(332.04±15.41)g/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为(325.94±45.13)×109/L,对照组为(158.62±15.37)×109/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炎症性肠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故临床上可将血常规检查作为炎症性肠病者临床诊断的一种主要手段。

    作者:潘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SWOT分析法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质量评估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SWOT分析法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质量评估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SWOT分析法对该院泌尿外科护理管理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护理管理质量策略,评估护理管理质量。结果:将SWOT分析法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管理质量评估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责任制包干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文书、护理差错等能力评分均显著提升,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管理意义重大,通过SWOT分析法对泌尿外科护理管理进行科学分析,并制定合理对策,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阴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人口腔修复情况的临床探析

    目的:探析老年人口腔修复方式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于笔者所在的卫生院选取7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资料,经回顾性整理分析,归纳老年人口腔修复方法,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选取的70例老年患者缺牙数平均为(8.3±2.7)颗,其中39例(55.71%)存在牙髓病、牙周病、颌面磨损等情况;18例行固定义齿修复、52例行活动义齿修复,治疗后1年内患者咀嚼功能均正常,满意度高达98.57%。结论:活动义齿修复为老年人口腔修复的常见方式,经口腔修复可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伍金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见习教学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见习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该校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同学,所有见习生按带教模式的不同分入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以传统的讲座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试验组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见习教学的应用效果显著,其优点众多,可被广泛推行与应用。

    作者:崔晓瑞;何正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使用新型伤口敷料治疗压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新型伤口敷料治疗压疮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入院外带的Ⅱ~Ⅲ期压疮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各组排除个体差异,同法处理创面后,常规组采用传统敷料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新型伤口敷料治疗。结果:两种换药方式均能使伤口愈合,而观察组使用新型敷料换药,伤口愈合时间缩短、降低换药频次、患者痛苦小,优于常规组。结论:使用新型敷料为压疮换药创面愈合快、换药时患者痛苦小、减少为患者换药次数,值得推广。

    作者:郭显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儿童口腔溃疡的治疗与探讨

    目的:探析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以便于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儿童口腔溃疡患儿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思密达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新液喷雾剂治疗,治疗周期为1 w,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愈所需时间。结果:治疗1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而对照组为74.6%;且治愈所需时间研究组为(2.26±1.47)d,而对照组的(4.31±1.69)d,两组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思密达治疗儿童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显著,且治愈所需较短,能有效缓解患儿疼痛,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谢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全程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患者全程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108例手术室患者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程配合人文关怀护理)和对照组(仅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焦虑评分、护理前后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舒适度评分、焦虑评分并没有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患者舒适度评分均有所增加(P <0.05),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P <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变化更为显著(P <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 HR、SBP、DBP 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2.2%,P <0.05)。结论:手术室患者全程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舒适度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卢利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类型三叉神经痛与神经压迫位置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类型三叉神经痛与神经压迫位置的关系。方法:纳入该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典型三叉神经通患者32例患者为实验组,纳入同期28例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对责任血管压迫位置进行探查,分析不同类型三叉神经痛与神经压迫位置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动脉进出脑干端区域(REZ)压迫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责任血管为动脉的三叉神经 REZ 压迫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责任血管对 REZ 是否存在压迫与三叉神经痛类型具有密切关系,典型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大部分对 REZ 存在压迫,而非典型三叉神经痛大部分对非 REZ 存在压迫。

    作者:唐贤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黄疸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将其分为两个小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疗程均为4 w,治疗组采取自拟退黄汤外加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调查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肝功能异常指标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6%,痊愈率4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痊愈率16%,P <0.05)。结论:选择使用自拟退黄汤加西药,治疗慢性乙型黄疸性肝炎效果显著且痊愈率高。

    作者:陶光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提高,但是研究组患者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芳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