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评价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比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

彭碧玉

关键词: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氟替卡松/沙美特罗, 哮喘
摘要:目的: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哮喘和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方法:以我院201 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观察组50例,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对照组50例,接受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更优(P<0.05),SGRQ评分、症状评分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比较,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哮喘进行治疗可获得更显著的临床疗效,可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推荐使用.
医学食疗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究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应用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疏血通治疗,治疗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其中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9.31%,治疗组为94.83%,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应用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对于缩短疗程、提高显效率以及减少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作者:叶现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与研究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至201 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生长抑制素治疗,观察与比较两个研究小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所用的止血时间.结果:两组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所用的止血时间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止血所用的时间,并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的治疗方法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者:董向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30例分析与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西医联合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8月60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西医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西医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骨折迟缓愈合愈合率;骨折愈合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中医症候评分;继发不良现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迟缓愈合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中医症候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中医症候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继发不良现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联合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骨折愈合,提高愈合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君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分析.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 5年1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8周,B组在常规方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粒/次日3次口服4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指标及CT下肝脏形态学变化情况. 结果 B组在治疗后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张冰;王艳玲;李炳;何培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30例接受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针灸治疗,对比患者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I评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显著,优于单项康复治疗.

    作者:刘恩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乳化与现代囊外摘除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超声乳化、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并对2种手术方法操作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 3年5月-2016年10月所在医院8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现代囊外摘除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减少量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0.5占比(87.5%)、散光≤1.5占比(77.5%)均高于对照组(72.5%、42.5%),2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现代囊外摘除术相比,超声乳化术能够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72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6例,两组均常规接受关节镜下清洁术,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射频汽化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膝关节功能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89%),且实验组术后6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p评分较术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状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濮国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护理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实际疗效,探讨该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n=34)及对照组(n=34),其中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不良习惯改正率、总治疗时间及复发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改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总治疗时间较短,随访1年复发时间显著较长,以上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发挥了患者作为疾病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谢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哮喘缓解期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哮喘缓解期80例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2016年我科运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哮喘缓解期的80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从发作次数、住院次数等方面进行比较.结论 治疗前后发作次数、住院次数比较等均有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对于哮喘缓解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春华;刘汉顺;吴蓉;邢齐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磁共振弥散量成像技术在高级别胶质瘤导航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探讨对高级别胶质瘤导航术中的应用,了解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高级别胶质瘤导航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分析,延长患者生命,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90人为研究对象,并且全部需要手术治疗,按照随机均分原则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人,其中实验组患者术前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检查,而对照组患者术前采用常规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而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肿瘤病变部、肿瘤周围水肿部,正常胶质部的平均弥散系数值、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值、患者的肿瘤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肿瘤病变部、肿瘤周围水肿部,正常胶质部的平均弥散系数值、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值与对照组的肿瘤病变部、肿瘤周围水肿部,正常胶质部的平均弥散系数值、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值比较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的肿瘤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时间为97.8% (44/45),11个月,而对照组患者的肿瘤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时间为88.9% (4 0/45),6个月,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比较分析常规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能够很明显的突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优势,可以鉴别白质纤维走行,为外科医生提供合理的手术方式,同时准确的影像导航也为术中安全提供充分的保证,使外科医生在不影响大脑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去除肿瘤组织,延长病人的生命.

    作者:尹永芳;陈志仁;梁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癌痛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体会

    目的:研究在肿瘤患者癌痛控制过程中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中有30例患者.实验组肿瘤患者在癌痛控制过程中行规范化癌痛护理,而参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9.12±6.32)和(39.34±7.22),与参照组相比有所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规范化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6.45±6.34),较参照组数据比较明显升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规范化癌痛护理应用于肿瘤患者癌痛控制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病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诊断及分析

    空洞型肺转移瘤(Cavitary Pulmonary Metastases,CPM)属较少见的非典型性肺转移瘤,约占肺转移瘤的8.3%,目前对CPM空洞形成的临床意义尚无统一认识,但其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1.CPM的临床发病特点转移途径有: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直接浸润蔓延及气道内种植转移,其血行转移为主要的转移途径.大部分病例以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咳血或痰中带血为主要症状,极少数患者可无症状.

    作者:汪香菊;魏永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左氧氟沙星联合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收治时间为2015年9月17日至2016年9月18日,把患者分两组各43例(抽取单双号),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3例,分别采用左氧氟沙星+多索茶碱(对照组)以及左氧氟沙星+多索茶碱+氨溴索(观察组)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临床情况平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两组治疗后临床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仕弘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门诊药房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门诊药房管理当中品管圈的应用于可行性.方法 选2014年至2015年的20名门诊药房工作人员为对照组,选2016年至2017年的门诊药房2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品管圈管理.结果 研究组药房出现药品差错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工作人员在工作责任心、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研究组工作人员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药房管理过程当中采取品管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药房工作质量,降低药品出错率,确保药物使用安全性,提高门诊药房的整体质量.

    作者:成永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手术全期护理对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全期护理在四肢骨折术中压疮防治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四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常规组和手术全期护理组,每组各24例.结果 ①手术全期护理组患者术前压疮风险评估得分,与常规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②术后常规组满意度为66.67%,显著低于手术全期护理组的95.83%,组间差异显著,P<0.05;手术全期护理组术后发生压疮1例,发生率为4.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手术全期护理组压疮预防成功率为8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四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四肢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全期护理法,能有效降低压疮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缩短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晓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神经功能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神经功能康复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实施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结合神经功能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ESS评分和EI评分显著偏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功能康复治疗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耿广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宫颈病变筛查中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HPV DNA检测的联合应用观察

    目的:采用TCT(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和HPV DNA(人乳头瘤病毒DNA)来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并观察这两种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抽选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的164例女性志愿者,对其进行TCT以及TCT结合HPV DNA的检测,对比分析这两种检测方式的效果.结果:在164例病例当中,通过TCT和HPC DNA的联合检测的符合率是高的,并且结果有一定的显著差异.结论:在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时,不能仅仅使用TCT这一项检查,需要将TCT和HPV DNA结合起来进行检测,这样可以提高准确率.

    作者:雷亿雄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三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共46例,纳入的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口服治疗,以期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能进行疗效评价.无间质性肺炎发生,其中1例因Ⅲ度皮疹停药.结论: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不良反应尚可耐受,多数患者经暂停给药、下调剂量及支持对症治疗得以控制及逆转.

    作者:张蕊;王俊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外固定支架、内固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外固定支架、内固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 6年1月到2 017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基于患者的个人选择纳入外固定组与内固定组(n=30).外固定组予以外固定支架治疗,内固定组予以内固定接骨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患者的预后时间及患者的骨不连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内固定组,外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预后时间均相对较短,组间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患者中骨不连发生2例,外固定组患者骨不连发生1例,组间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内固定接骨板均为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方式,但是内固定接骨板治疗时间较短,患者预后效果比较理想,且不良问题发生率相对较低.

    作者:陶光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术后早期强化肠内免疫营养对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术后早期强化肠内免疫营养对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全胃切除术患者82例,2 01 5年1 0月至201 7年1 0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1例.对照组采纳肠外营养干预,试验组采纳早期强化肠内免疫营养干预.比较营养状况.结果:两组干预前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第4天、第7天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比较,试验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强化肠内免疫营养可有效改善全胃切除术患者的营养状况,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作者:杨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学食疗与健康杂志

医学食疗与健康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 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