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评价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比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

彭碧玉

关键词: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氟替卡松/沙美特罗, 哮喘
摘要:目的: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哮喘和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方法:以我院201 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观察组50例,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对照组50例,接受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更优(P<0.05),SGRQ评分、症状评分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比较,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哮喘进行治疗可获得更显著的临床疗效,可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推荐使用.
医学食疗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科心肺复苏救治体会及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急诊科心肺复苏救治体会及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11月90例急诊科心肺复苏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传统复苏组根据传统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心肺复苏,新型复苏组则根据2005AHA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急诊科心肺复苏成功率;平均除颤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平均收缩压;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新型复苏组急诊科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传统复苏组,P<0.05;新型复苏组平均除颤时间短于传统复苏组,P<0.05;干预前两组平均收缩压相近,P>0.05;干预后新型复苏组平均收缩压优于传统复苏组,P< 0.05.新型复苏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复苏组,P<0.05.结论:急诊科心肺复苏救治中根据2005AHA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心肺复苏临床效果确切,优于传统心肺复苏,可更快除颤和升高收缩压,减少并发症,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改善预后.

    作者:杨虎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纽曼保健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讨纽曼保健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随机选取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30)与纽曼保健护理模式(观察组,n=30)对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实行纽曼保健护理模式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精神疾病康复期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评定

    目的:了解精神疾病康复期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饮食供给和营养支持提供具体指导.方法:随机抽取康复期患者7 0例,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和人体测量及生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其营养状况评定.结果:70例患者中有42.86%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25.71%的患者营养过剩,所以,住院精神康复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结论:住院患者潜在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并存,饮食供给应有针对性.

    作者:杨晓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三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共46例,纳入的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口服治疗,以期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能进行疗效评价.无间质性肺炎发生,其中1例因Ⅲ度皮疹停药.结论: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不良反应尚可耐受,多数患者经暂停给药、下调剂量及支持对症治疗得以控制及逆转.

    作者:张蕊;王俊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长度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肢体使用24G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留置的佳长度.方法:将本科1 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4例,两组患者均选择健侧上肢前臂静脉进行穿刺.观察组将留置针导管外露2-3mm,对照组将留置针导管完全置入;分别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静脉炎的发生率、渗出的发生率、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对照组更长(P>0.05);观察组静脉炎、渗出发生率及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留置针使用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肢体使用静脉留置针外露2-3mm,能有效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少医疗耗材,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吕锦懿;郭声敏;万腾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分析

    目的:对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2014年8月-2015年6月期间与我院例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中选择100例进行研究,分别抽取其2ml血样,然后对100份血液样本随机分组,对50份血液样本进行溶血处理,50分对照组血液样本则不进行溶血处理,处理完毕后,对两组血液样本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等相关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结果:观察组受检者AST、CHOL、ALT、K+、L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AL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在Cr、UA、BUN、TG、GLU水平的比较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有较大影响,可导致患者部分生化检验指标水平出现较大偏差,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溶血现象进行预防.

    作者:甘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接收断指再植术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则采用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血管发生情况以及其他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血管危象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于减少血管危象例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健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就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与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生存质量.

    作者:薛丹;曾鸿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卡前列甲栓联合卡贝缩宫素用于产后大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栓联合卡贝缩宫素用于产后大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卡贝缩宫素行肌肉注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卡前列甲栓.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阴道出血量、平均止血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均较少,且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 (23/25)与对照组72.0%(18/25)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卡前列甲栓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有效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宁;隋丽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 分析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产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常见护理风险事件,并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的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对比实施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风险相关防范对策后,产科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投诉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分析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明显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陈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介入疗法应用于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介入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 2017年9月收治的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患者6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2例,对照组3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介入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进行很顺利,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得到改善,具体表现在椎动脉狭窄以及颈内动脉狭窄方面,狭窄程度90%的缩小,卒中和死亡0例.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介入法,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宋淑俊;马革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浅析医院内医疗废物的处置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医疗中产生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针对医疗废弃物,我国对它进行了管理处置的认识、设施建设、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回收、分类、包装、储存、运送中存在的问题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措施,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保护环境的卫生.

    作者:庞怀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亚健康及慢性病人群的现代健康管理模式

    在现代化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的加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有了普遍性的增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加之饮食的不规律等因素影响,亚健康及慢性病人群在不断扩大.从亚健康和慢性病的具体分析来看,其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影响巨大,所以在目前的社会医疗等工作中,亚健康和慢性病的控制以及消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应对亚健康和慢性病,对这部分人员进行现代化的健康管理十分的必要,所以本文就亚健康和慢性病人群的现代健康管理模式做具体的分析.

    作者:曾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在基层医院普外科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在制定护士分层管理实施总则、人员职责、考评考核方法后,普外科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比较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层级管理实施前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各评分均低于实施后(P均<0.05).结论:在基层医院普外科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可激发护士人员工作潜能,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

    作者:吴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康复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对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本院2015.9-2017.12期间收治92例行MPCNL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入选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46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术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床、拔除尿管、拔除造瘘管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9.771、t=10.361、t=10.424、t=7.8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对行MPCNL肾结石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术后早期下床,防止术后出血,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作者:范沛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尿结石患者疾病认知、降低碎石术后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尿结石患者疾病认知、降低碎石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98例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基于常规组,对实验组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疾病认知情况以及碎石术后的复发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碎石术后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而且疾病认知情况要优于常规组,两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尿结石的护理中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临床价值非常高,因此可广泛地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何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地诺前列酮阴道栓剂用于宫颈低评分足月胎膜早破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阴道栓剂用于宫颈低评分足月胎膜早破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低评分足月胎膜早破孕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采用地诺前列酮阴道栓剂引产.比较两组引产成功率、宫颈成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96.0%、引产成功率92.0%与对照组76.0%、62.0%相比均显著较高,且P<0.05.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较对照组16.0%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阴道栓剂用于宫颈低评分足月胎膜早破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疗效非常显著,且可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于蓝;梁秋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及观察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卫生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小柴胡汤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都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42/4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小柴胡汤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江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明确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重点将我院在2016年12月到201 7年1 2月间收治的1 60例角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合理分组,每组患者各有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患者,治愈率达到了96.25% (77/80),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是83.75% (67/80),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体现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着基本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提升治愈率,缩减平均治疗时间,体现出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感染的原因,为制定合理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内科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发生医院感染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60例感染病例中,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其次是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且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大、病种多、长期卧床、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病原体侵入等密切相关.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感染部位以及病原菌构成有一定的相关性,加强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预防意识是有效防止医院感染,降低感染率的重要举措.

    作者:熊焱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学食疗与健康杂志

医学食疗与健康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 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