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目的:探索大量输血患者及时检测凝血四项与及时输注血浆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80例大量输血患者,收治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检测凝血四项,对照组仅输入悬浮红细胞,观察组输入悬浮红细胞和血浆,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TT、APTT 指标低于对照组,而 FIB 指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及时检测凝血四项与输注血浆在大量输血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大出血症状,缓解其凝血功能。
作者:李艳青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国际及国家经济的下滑,很多人面临着社会适应及再就业的压力。在这一压力下,部分人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幸福生活指数,甚者对社会造成这样或那样的不安全隐患。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人们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我院于2014年正式设立了心理咨询门诊,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业务。为了促进这一业务的发展,现就这几年来心理门诊咨询、治疗业务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美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 MRI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收治的72例经临床病理、影像学等相关检查证实为脑出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 MRI 常规的横断面 T1WI、T2WI、T2FLAIR 平扫以及 SWI 扫描。结果:72例患者共计发现出血灶148处,SWI 以及 T1 WI、T2 WI、T2FLAIR 对脑出血病灶检查率分别为100%、37.16%、47.97%以及63.51%,SWI 序列检出率明显高于 MRI 其他常规序列检查(P <0.05),55例患者经 SWI 检查发现微出血灶。结论:SWI 序列在用于脑出血的临床检查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且可对微小出血病灶进行有效检查,适宜作为脑出血患者佳的临床检查手段。
作者:巴学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研究 CT 对甲状腺肿块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42例经病理证实。结果:2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为甲状腺腺瘤,6例为甲状腺癌,甲状腺炎4例,甲状旁腺囊肿1例。结论:CT 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很大,但是部分甲状腺肿块 CT 表现无特征性,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困难。
作者:庄敏;杨俊涛;张学锋;解建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本文就尿常规检验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结合该院2014年2~7月间入院接受尿检的患者80例,对其尿常规检验指标进行观察,并就尿常规指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尿常规检验中对于尿液Ph值、蛋白质含量、葡萄糖含量、亚硝酸盐、胆红素、白细胞数量等因素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结论:尿常规检验中受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必须对尿液采集与检验的流程加强规范,确保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盘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保健护理在早期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来该中心参加亲子活动的106例早期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男63例,女43例,年龄4个月~3岁,平均(1.1±0.8)岁。结果:早期儿童在保健护理前、后的各项发育情况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56,P =0.013<0.05)。结论:保健护理在早期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颖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对 ICU 患者压疮的管理效果,探究两种方法的优劣,从而得出集束化护理对 ICU 患者压疮的管理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的管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 ICU 患者94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分别经过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后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以及压疮的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P <0.05),观察组的压疮时间要晚于对照组的压疮时间(P <0.05),观察组的压疮的严重程度要低于对照组的严重程度(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治疗 ICU 患者的压疮情况时,延长了患者的压疮时间,使患者的压疮的严重程度得到了缓解,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刘小川;谭远皎;陶春霞;石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儿30例,对其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和匹多莫德的治疗方式。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中仅有2例患儿治疗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且两组患儿病程和反复发作次数的比较上差异十分显著(P <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李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西药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通过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针对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b)、血浆比黏度(np),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石秋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本次对高血压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确保患者能够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方法:选取我院高血压病人300例,本次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单号的患者为实验组,双号的患者为对照组,各组均为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和不灵反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能够使得患者舒张压得到有效下降,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次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德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社区防治的技术、策略及实施,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方法:分别回顾调查社区内内100例高血压患者的病史,所有患者均接受正规的家庭护理,并且根据防治策略实施临床防治措施,进行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然后对比患者高血压社区防治前后的病情变化,并记录下来。结果:经过高血压社区防治和护理,患者对于高血压认知和预防能力提高,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血压行为控制率升高,各项结果显示均优于治疗前。结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防治思路主要包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心理疏导以及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控制血压是关键的一个环节,从而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将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 <0.05)。结论:对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50例先兆早产孕妇为研究对象,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产妇均按照先兆早产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硫酸镁,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盐酸利托君,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用药后的显效时间、孕周延长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药物显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延长孕期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显效快,能延长产妇孕期天数,可作为先兆早产孕妇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徐微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 PDCA(plan -do -check -action)循环在神经内科护理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学生45例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神经内科进行实习的护理本科生4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实习生为传统的示范讲授型带教模式,观察组学生运用 PDCA 循环带教模式,观察期为1个月,对比两组实习生实习前后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结果:两组实习生进入神经内科实习前一般资料(含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及老师满意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经过1个月实习后,两组学生的成绩较实习前明显提升(P <0.05),其中,实行 PDCA 带教的观察组实习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 <0.05)。结论:将 PDCA 循环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本科临床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神经内科专科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初产妇分娩和产程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针对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间接受分娩的100例初产妇进行对比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分娩方式进行护理工作,而对于观察组来说,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导乐护理,比对两者在分娩方式和产程中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在分娩方式上来看,顺产率更高,并且产程方面也有了较大的缩短,并且都在0.05水平上显著,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导乐护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手段,这种导乐分娩的应用确实有效的提升了初产妇的顺产率,并且相应的缩短了分娩的产程,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作者:尹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在医院不良事件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该院于2014.2~2015.2期间本院上报护理不良事件70例,采用护理质量指标对其进行分类,分析事件严重程度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及发生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中选取的70例不良事件中,出现用药错误为29例(41.43%),患者发生跌倒为21例(30%),意外拔管15例(21.43%),压疮5例(7.14%)。其中警告事件3例(4.29%),不良事件为56例(80%),未造成后果事件为6例(8.57%),隐患事件为5例(7.14%)。临床不同护理经验及工作时间长短发生不良事件情况不一,工作经验较少,职称较低的护理人员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较大,反之较小。结论:针对临床发生各类护理不良事件,医院及科室应制定相应护理管理措施,分析其发生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院内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及危险预防意识,提高科室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薛长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疾病和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联性,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接收的60例脑卒中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收体检的60例体检者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的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检测后,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要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临床中的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会上升,我们可以将该项指标作为脑卒中的临床诊断和病情程度判断依据。
作者:于春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对鼻窦炎手术患者采用认知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接诊的鼻窦炎手术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40例患者给予认知护理干预。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出院前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鼻窦炎手术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尿液隐血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112例,分别通过尿液分析仪检验、尿沉渣镜检进行检验,观察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与尿液分析仪相比,尿液沉渣镜检的尿隐血阳性率明显更高,尿液沉渣镜检中白细胞、红细胞、管形、蛋白的阳性率及其在各疾病中的检出率均明显较高(P <0.05)。结论:尿液沉渣隐血检验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模拟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动态的教学结构,它可以在组织形式上实现教师与学生有机的结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质的飞跃。国内对于案例教学的研究十分丰富,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使用。本文主要介绍案例模拟教学法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丁战玲;刘军杰;李航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