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述评

梁承超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 临床治疗, 研究进展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病因与机制均比较复杂,临床特征为咳喘反复发作或者持续性发作,对患儿身心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些年来,随着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研究的逐步深入,治疗方法越来越多,主要包括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本文在概述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基础上,阐述其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血常规检验技术与检验医学的发展方向

    目的:主要是去探讨血常规检验技术发展是检验医学发展的重要部分。方法:运用相关的检验医学的概念,并结合血常规检验技术的发展历史,探讨其血常规检验技术的发展必须奥遵循我们检验医学发展的要求。结果:血常规检验技术作为检验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检验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结论:其检验医学的发展要求血常规检验技术的发展充分的结合传统的方法与高科技的自动化的技术相统一,血常规检验技术的发展则需要检验医学的正确指导。

    作者:黄希;张佳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运动疗法-防控骨质疏松症的必由之路

    骨质疏松增加病人的痛苦,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给社会尤其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运动能增加骨血流量,改善骨代谢,可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及其在骨骼内的沉积;长期运动缺失,骨钙会游离到血液中,尿钙排出增加,骨密度降低。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的防控可起到药物与补钙都不能替代的作用,是防控骨质疏松的必由之路。

    作者:张前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带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手外伤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外伤皮缺损使用腹部带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的100例外伤皮肤缺损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手指掌侧推进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腹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四周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8%,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8%,两组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手外伤皮缺损患者临床中可以选择腹部带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治疗,可以满足患者对外观的需求,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也比较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比较高,因此我们推介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张治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客观总结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临床治疗工作中落实中医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该院妇科、中医科2011年0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已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2组,西医组有患者20例,落实西药治疗;中医组有患者20例,落实中药治疗,并予以随访,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西医组入选对象有效率70.00%,中医组95.00%;中医组不良症状发生率5.00%(1/20),西医组25.00%(5/20)(P <0.05)。结论:将中医治疗方案落实至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患者中,有助于提升治疗质量,避免不良症状出现,因此在妇产科内有继续推广的意义及价值。

    作者:徐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关于农村医学专业中医教学的探讨

    近年来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需求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需求数量较大,有严重缺口,急需培养一批实用但能担当此重任的基层医务人员充实到队伍中去,是我们卫生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农村医学专业中医教学的问题:

    作者:戴文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肝X受体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活力影响

    目的::探讨肝?受体对人胜肺成汗维细胞的活力影响。方法:培养人胜肺成汗维细胞,分为对照组与肝?受体组,成汗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成汗维生长因子混合肝?受体激动剂组,选取第4-6代的人胜肺成汗维细胞,分别加入鱗酸缓冲盆溶液(PBS),不同剂量的肝?受体,不同剂量的成汗维细胞生长因子共同醇育24 h,48 h,72h,分别测定细胞活力。受不同剂量肝?受体激动剂和成汗维生长因子干预的人胜肺成汗维细胞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肢原蛋白含量。结论:肝?受体激动剂对人胜肺成汗维细胞的活力无明益增值作用,不影响人胜肺成汗维细胞的肢原合成能力,但是却能够抑制成汗维细胞因子对人胜肺成汗维细胞的增值作用与肢原合成能力。

    作者:林建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病窦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病窦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病窦综合征患者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42例患者显效17例(40.48%),有效21例(50.00%),无效4例(9.52%),总有效率为90.48%。结论: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病窦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供血情况,消除临床症状,起到温补心肾、提升心率的作用,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李红豆;耿乃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清宫术前联合使用米非司酮片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清宫术前加用米非司酮片口服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疤痕妊娠患者在应用米非司酮口服于彩超导视下行清宫术治疗方法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治疗15例,经过顺利,患者成功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疗效满意。结论:米非司酮口服联合彩超导视下行清宫术治疗 CSP 的方法操作安全、手术损伤小,治愈率高,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保守型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章淑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慢性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急重症治疗措施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急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根据2010~2012年该院的6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均为慢性肺心病急重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探讨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对治疗的结果进行研究。结果:全部患者临床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湿罗音、哮鸣音、心动过速和心律不齐等表现,实验室结果显示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上升,痰菌为阳性;患者合并症有呼吸衰竭、右心衰和复合性酸碱失衡等。此次研究死亡病例是6例,死亡率是9%,康复率91%。患者死亡原因中,有2例是休克,占33.3%,4例是肺脑致死,占66.7%。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病情危重,如果治疗不及时、不恰当,患者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该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了非常大的危险,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患者生存的基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具有较大帮助。

    作者:刘环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以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入选患儿哮喘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给予患儿支气管扩张剂、茶碱类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患儿一般护理;对照组20例,给予患儿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儿的预后情况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40例患儿哮喘春秋季节发病率77.5%,高于冬夏季节发病率,夜间发病率72.5%,高于白昼发病率(P <0.05);②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100%)高于实验组(85%,P <0.05);③1年随访期间,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82.5%,P <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春秋患病率高,晚间更易发病,临床需根据患儿实际病症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以降低患儿治疗后复发几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蔡英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在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接受治疗并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评定标准的96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模式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模式,后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恢复情况及医疗费用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康复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提升,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马明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评价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方法:选取该科室护理人员30名,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名。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量表各评价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 <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能够显著改善护理人员的人际关系,对于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赵倩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2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护理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干预,三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经过三个月的护理之后,护理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对脑出血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的缓解,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稳定,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郴州地区脑梗死发病率与气候关联性研究

    目的:探讨郴州地区脑梗死发病与气候的关系。方法:收集郴州地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脑梗死的发病资料以及该地区同期的气象资料,并逐月及逐季对照分析。结果:郴州地区脑梗死发病与气温、气湿及气压均有关,低湿天气增加脑梗死的发病率。结论:郴州地区脑梗死的发病与气候息息相关,根据气象预报,指导高危人群规避气候变化对发病的影响。

    作者:许琛林;李洋;朱科盈;唐效成;张利海;崔晓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甲氨蝶呤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对照不同甲氨蝶呤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0.4 mg/kg),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1.0 mg/kg),同时,两组均给予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对照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有效、不良反应、治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愈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00%明显低于对照组(32.00%,P <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用量1.0 mg/kg)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能有效减少治愈时间。

    作者:赵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治疗措施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30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一组为观察组后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的15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采用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15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手术进行该病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后期的治疗效果做比较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确诊为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后均接受病灶切除手术的治疗,15例患者的手术伤口在结束后的治疗期均呈现为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成功恢复并出院,同时出院后没有患者复发该症,治疗效果明显。对照组患者完全治愈成功共8例,有3例临床表现有所好转,无效4例,且术后经过走访有2例患者病情复发。

    作者:王东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1例阴茎疣状鳞状细胞癌合并多重耐药菌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1例阴茎疣状鳞状细胞癌合并多重耐药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精心的专科护理,采取有效的多重耐药菌处置措施,不仅使患者持有良好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而且也控制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流行。结果:患者住院40天治愈出院。结论:正确的专科护理和有效的多重耐药菌处置措施,对患者的康复和交叉感染的控制有重要作用。

    作者:唐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选择性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选择性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两种生产方式对产后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该院分娩的120例产妇,其中60例产妇行选择性剖宫产进行分娩,作为研究组,60例产妇经阴道分娩,作为对照组。在产后1个月及3个月时,对上述产妇进行POP-Q评分、超声检测残余尿、尿垫试验及会阴超声检查,将两组产妇的SUI(压力性尿失禁)、POP(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和膀胱颈移动度进行比较。结果:在产后1个月及产后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在SUI及POP的发生率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1个月及产后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在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行剖宫产可以减少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长期影响还有赖于进行多中心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陈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深入研究优质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8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8例)和优质护理组(44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活力、躯体角色、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及 MBI 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戢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颈丛神经阻滞与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用于甲状腺瘤手术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瘤手术中颈丛神经阻滞联合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效果。方法:选取甲状腺瘤手术患者80例,分成两组,就单行颈丛阻滞麻醉(对照组,n =40)与联合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观察组,n =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对照组病例相较麻醉前,HR、DBP、SBP 指标均有程度不等升高(P <0.05);观察组 RR、HR、DBP、SBP 指标虽有程度不等下降(P <0.05)。组间,观察组 RR、HR、DBP、SBP 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 <0.05)。观察组 SPO2虽有下降。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为(93.7±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2±1.4)分,P <0.05]。观察组无术中知晓患者,对照组术中知晓28例,占70%,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甲状腺瘤手术中,应用颈丛神经阻滞联合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可对单用颈丛麻醉时的心血管反应抑制,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荆轶鑫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