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莎
目的:探析产科健康教育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6月建立围产册正常分娩的产妇180例(排除有传染病、严重并发症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一对一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及母乳喂养率。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早吸允100%,哺乳技巧97.78%,纯母乳喂养率91.11%,乳胀发生率11.11%,产妇及家属信心88.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0~4个月期间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66.7%,母乳喂养率93.3%与对照组34.4%、75.6%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产妇一对一产科健康教育,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优于常规健康教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杭雪桂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三例尿毒症患者并发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病案回顾分析,提高对自发性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低概率损伤事件的警惕性,大限度降低对此类病例的漏诊率,分析并总结对尿毒症患者并发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3例明确诊断为尿毒症并发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患者病案,分析其发病诱因,专科体格检查体征,膝关节DR照片及MRI的影像学特异性改变以及生化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三例患者均有尿毒症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基础性疾病,伤前有明确外伤诱因,股四头肌肌腱断裂有明显的阳性体征,膝关节DR照片及MRI检查有特异性改变。结论:充分认识尿毒症等全身性疾病对运动系统造成的影响,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是减少漏诊的重要措施,对基础性疾病的规范化治疗是减少发病率的主要手段,手术是治疗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根本方法。
作者:高克仁;王中旭;邵彦所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新型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所接收消化性溃疡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护理方法,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达85.8%,对照组为61.9%,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新型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护理的总有效率,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治愈率,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许莉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剖析原发性高血压用中医食疗护理法的效果。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我科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计118例。按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将118例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组均59例。两组都予以常规护理,甲组同时加用中医食疗护理法。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效果,比较疗效与患者满意率。结果:甲组血压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乙组(P<0.05)。甲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2.5%,乙组为79.66%。甲组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3.22%,乙组为76.27%。甲组明显比乙组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用中医食疗法,疗效好,血压改善明显,护理质量高。
作者:马爱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接收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对两组的术后恢复健康的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59.1±10.8)ml、术后恢复时间(49.8±5.6)min及手术时间(42.6±5.3)min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具有创伤面积小、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昝义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处置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组)各36例,分析总结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并指导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均成功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2周后在 Bar-thel指数计分,并发症、愈合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病情的尽快恢复,同时可以大程度的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是一种值得临床护理广泛应用的护理措施。
作者:杨淑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该院9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阿奇霉素。结果: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例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辅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小儿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官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黄芩桔梗汤治疗慢性咽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门诊120例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按黄芩桔梗汤治疗,对照组以口服蓝芩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芩桔梗汤治疗慢性咽炎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作者:陈苗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对促进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处方220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中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的喹诺酮处方使用未采用药学干预(未干预组),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的喹诺酮处方采用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联合干预组),比较两组处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联合干预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少,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少,相比未干预组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使用中,采用药学干预和系统化处方评估能够提升药物的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保障。
作者:殷红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CNP)应用于鼻窦炎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0例拟行鼻窦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CNP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在鼻窦炎手术患者中开展CNP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铁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4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5.14±5.61)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46.04±8.67)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有助于显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芳;任曼曼;周晴;杨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血液细菌检验中两种不同药敏试验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血液培养阳性标本168份,分别进行常规药敏试验及直接药敏试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细菌鉴定情况及药敏符合率。结果:两种方法检验 G-杆菌及 G+球菌一致率分别为85.29%、81.55%;在药物耐药、敏感、中位敏感等方面两种检测方法符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在血液细菌检验中所需时间较短,可减少结果显示时间快速进行检验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丁云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探讨重症胸外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效果。方法:重症胸外伤患者共70例作为调查分析对象,并且将所有参与调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35例,调查实验中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并且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护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死亡率为0.00%,对照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1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实验能够看出,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护理应该采用整体护理方式,因为采用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郭丑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中医药辩证联合紫外光治疗银屑病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8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紫外光治疗,观察组行中医药辨证联合紫外光。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PASI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辨证联合紫外光方法治疗银屑病,能够有效改善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索肿瘤标志物在胃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疑似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在同一时间内,选取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抽取受检者静脉血,分离血清,对比受检者肿瘤标志物CEA、CA19-9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A19-9指标、CEA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A19-9指标、CEA指标应用于胃癌患者诊断中,可降低误诊率。
作者:吴江;刘红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重症监护室护理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从该院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重症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终,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采用心脏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方法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钱培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50例老年痴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5例)和采用个性化护理的观察组(25例),观察并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DL、QOL-AD、MMSE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较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正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门诊挂号单奇偶性将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缬沙坦胶囊,实验组口服缬沙坦胶囊+螺内酯片,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24h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肌酐、血清钾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缬沙坦单独治疗方式,缬沙坦+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更明显,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项春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建立适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的复检规则,同时为其他医院制定自己复检规则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标本2692份,比较按照国际血液学会(ISLH)推荐的复检规则所得数据和本室修改后的复检规则所得复检数据,计算并评估真、假阳性率,真、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有效率和复检率。分析本实验室调整后复检规则的效能。结果:ISLH推荐的41条规则数据和本室复检规则检测所得数据为真阳性率、假阳性率14.02%(10.61%),32.67%(16.89%)、真阴性率、假阴性率51.47%(69.52%),1.84%(2.98%)和复检率46.69%(27.50%);两个规则均无漏检幼稚细胞及血液病。结论:符合实际情况且合理的血细胞复检规则,对保证检验结果的高质量,提高检验效率,减轻工作量有很大帮助;血细胞复检规则应该循序渐进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限制条件由宽到窄,检验效能由低到高,不断改进和完善。
作者:孙巧敏;尹志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专科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临床护理经验,观察分析患者的康复以及呼吸道护理效果。结果:参与本次调查患者共有40例,护理过程中发生4例死亡病例,6例仍在康复过程中,其余30例均已全部出院,康复过程中患者出现2例肺部感染病例。结论:通过以上的实验能够看出,护理效果对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正确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治疗的生活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作者:张国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