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泽祥
目的:研究肌内效贴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偏瘫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具有偏瘫肢体肿胀的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肌内效贴组和联合治疗组。针灸组对肿胀肢体予以针刺治疗,肌内效贴组采用消肿贴法治疗,联合治疗组即为联合使用针刺治疗及肌内效贴对肿胀肢体予以治疗。对三组患者分别予以治疗前后偏瘫侧肢体围度测量予以判断。并计算3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肌内效贴组和针灸组(P<0.05)。但肌内效贴组与针灸组治疗有效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针刺治疗对改善卒中偏瘫肢体肿胀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作者:易琼;孙文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一期根治术在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治疗中的治疗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2例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126例患者采用一期根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126例患者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的感染控制时间以及创面恢复时间则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P<0.05)。结论:采用一期根治术对对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再次手术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段国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分别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16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3例,满意率89.6%;对照组患者满意10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10例,满意率65.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田维琴;冉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该院100例体温正常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100例体温正常的患者均使用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进行体温测量,分析比较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的体温测量结果。结果:经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测量后,100例患者的平均体温值为(36.49±0.31)℃,与经水银体温计测量后的平均体温值[(36.53±0.35)℃]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的体温测量结果无显著差别,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静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为探讨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及其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在2013~2015年对寻甸县城有代表性的五种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和502名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系统监测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五种公共场所类型中广场、公园环境卫生质量状况为突出,大、中型商场次之,餐厅与歌舞厅较差。在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方面,歌舞厅、餐厅工作人员一些生理疾病的罹患率均高于公园、广场和大、中型商场的从业人员。据此可以得知,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对从业人员健康有一定影响,应重视保护该人群的身体健康。
作者:杨福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疾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均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子宫肌瘤患者总有效率88.9%,终止妊娠患者总有效率93.3%,紧急避孕患者总有效率96.2%,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总有效率90.5%,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总有效率90.0%。结论:妇产科疾病临床治疗中,米非司酮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作者:刘娟;杨芸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的患者在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慢性鼻鼻窦炎疾病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鼻窦炎围手术期出现的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的患者在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武龙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治疗癫痫患儿对依从性的效果,为相关医疗工作人员在处理癫痫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收集从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癫痫患儿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将60例癫痫患儿按科学统计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两组患儿采取同样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儿配合相应的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依从性为95%,对照组依从性为7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治疗癫痫患儿中依从性效果比一般手段治疗有效。
作者:安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建立适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的复检规则,同时为其他医院制定自己复检规则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标本2692份,比较按照国际血液学会(ISLH)推荐的复检规则所得数据和本室修改后的复检规则所得复检数据,计算并评估真、假阳性率,真、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有效率和复检率。分析本实验室调整后复检规则的效能。结果:ISLH推荐的41条规则数据和本室复检规则检测所得数据为真阳性率、假阳性率14.02%(10.61%),32.67%(16.89%)、真阴性率、假阴性率51.47%(69.52%),1.84%(2.98%)和复检率46.69%(27.50%);两个规则均无漏检幼稚细胞及血液病。结论:符合实际情况且合理的血细胞复检规则,对保证检验结果的高质量,提高检验效率,减轻工作量有很大帮助;血细胞复检规则应该循序渐进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限制条件由宽到窄,检验效能由低到高,不断改进和完善。
作者:孙巧敏;尹志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为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保障血液安全,以加强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宣传组织招募,促进中心血站各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方法:中心血站根据工作实际提出合理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方法和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推广和应用。结果:本文以安顺市中心血站为例,具体分析了宣传组织招募工作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结论:通过分析宣传组织招募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以健全工作机制,进而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胡迎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优势。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心血管疾病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作者:王莎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喜络明治疗小儿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1],并分析气毒副作用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小儿肾脏患者进行具体探究,了解小儿肾脏疾病毒副作用,对接受护理前的94例和接受护理后的94例患儿进行对比,将两组患儿表现出来的护理差错、投诉率进行护理对照分析。结果:及时观察患儿采用喜络明的毒副作用,了解患儿在服药期间出现皮疹、胃肠道反应不适状况、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改变、血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下降的症状,并对这些不良反应做好相应护理措施,对提高临床疗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接受护理之后其疗效明显提高被投诉率明显减少。结论:使用喜络明治疗小儿肾脏过程中,正确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有利于患儿顺利接受并完成治疗,及时观察患儿在服药期间出现的不良症状,并做好相应的措施,进而提升该药物的护理临床疗效,并以后能够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俊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在乳腺疾病中应用全数字化钼铑双靶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应用全数字化钼铑双靶X机进行检查的3256例乳腺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手术患者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全数字化钼铑双靶X线共检出乳腺疾病患者2813例,其中乳腺增生病2405例,乳腺纤维腺瘤213例,乳腺导管扩扩张86例,乳腺癌109例。其中有203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诊断总符合率为95.6%。结论:目前,全数字化乳腺钼铑双靶X线是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
作者:史建英;杨志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在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实行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并且探讨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该院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参与本次研究,按照入院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使用红霉素针治疗的作为参照组,采用阿奇霉素针治疗作为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与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相比较参照组,治疗组肺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等指标改善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腹痛、恶心呕吐、局部静脉疼痛反应、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均有明显变化,但是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统计学不存在意义。结论:将阿奇霉素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降低不良反应,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申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16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给予16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儿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等干预措施,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观察,分析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消退,无严重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结论:给予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儿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郭晓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种有效的贲门失弛缓介入治疗方法,并分析哪种方法中、远期疗效结果佳。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治疗的60例贲门失弛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采取球囊导管扩张术(30例)、永久性金属内支架扩张术(10例)、暂时性金属内支架扩张术(20例)的介入治疗方法,分别标记为A、B、C三组。结果:A组进行了56次球囊扩张,平均每例1.9次,56.7%的患者增加直径分级扩张1次,43.3%的患者扩张了3次,疼痛和反流是主要并发症。B组每例安放支架(不带膜)1只,疼痛、反流、出血和肉芽增生是主要并发症。C组每例安放部分支架(带膜)1只,疼痛、反流和出血是主要并发症。A、B、C三组的随访时间均为6~33个月左右,大于6个月的随访中三组患者出现复发吞咽困难状况的概率分别为60%、60%、20%,大于1年的随访中患者出现复发吞咽困难状况的概率分别为90%、50%、20%。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而言暂时性金属内支架扩张术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上具有更显著地中远期效果,且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但也仍存在不足之处。
作者:谢志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HIV抗体检测产生不确定结果的特点及随访情况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30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结果为不确定的标本,对人群分布、WB条带特点、受检者随访复检及抗体转归情况进行探讨。结果:有1.2%为HIV抗体不确定,人员构成以术前筛查及自愿咨询检测为主,占93.3%。S/CO值从大到小均有分布,但S/CO值≥6的样本复检阳性率较高,为60%。WB结果呈现7种不确定的条带模式,以p24,gp160带型较多,其次为p24,其余5种呈散在分布。随访复检中,2例随访为阴性,2例条带无进展诊断为阴性,其余随访转为阳性。结论:引起HIV抗体不确定的因素较多,应对实验步骤进行质量控制及对不确定结果受检者随访,同时还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及流行病学调查辅助,进行准确诊断。
作者:杨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4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5.14±5.61)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46.04±8.67)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有助于显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芳;任曼曼;周晴;杨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3%氯化钠联合肝素钠、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武威市凉州医院儿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200例确诊为喘憋性肺炎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止咳、补液、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3%氯化钠联合肝素钠、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每次吸入时间10~15 min,3次/d,疗程1周。观察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77%,P<0.05)。观察组在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中均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3%氯化钠联合肝素钠、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有明显疗效,安全方便。
作者:梁殿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剖析原发性高血压用中医食疗护理法的效果。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我科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计118例。按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将118例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组均59例。两组都予以常规护理,甲组同时加用中医食疗护理法。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效果,比较疗效与患者满意率。结果:甲组血压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乙组(P<0.05)。甲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2.5%,乙组为79.66%。甲组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3.22%,乙组为76.27%。甲组明显比乙组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用中医食疗法,疗效好,血压改善明显,护理质量高。
作者:马爱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