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梅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与自主性的教学方式。护理学科是一门包含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将体验式教学用于护理学的教学中,将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理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将从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出发,来探讨将体验式教学用于护理教学的方法和意义,以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能力与水平。
作者:胡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一期根治术在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治疗中的治疗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2例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126例患者采用一期根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126例患者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的感染控制时间以及创面恢复时间则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P<0.05)。结论:采用一期根治术对对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再次手术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段国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77例老年CHF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90.0%)高于对照组(78.4%),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CHF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身心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梁秀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门诊挂号单奇偶性将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缬沙坦胶囊,实验组口服缬沙坦胶囊+螺内酯片,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24h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肌酐、血清钾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缬沙坦单独治疗方式,缬沙坦+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更明显,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项春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建设新型现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保障农牧民的身体健康,是当前新农村工作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加强放射诊疗技术,提高基层医院的辅助检查工作尤为重要,放射诊疗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为一体的环节。基层医院的临床各科中,许多疾病都需要通过新型医疗设备进行检查,才能科学准确地诊断病情,有效配合治疗。加强对基层医院放射诊疗工作的安全管理,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基层医疗工作中的放射诊疗水平,保障农村医疗卫生健康体系的形成。
作者:史文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床边血浆置换(PE )治疗多发性皮肌炎/肌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例多发性皮肌炎/肌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小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浆置换,给予相关的观察及护理。结果:7例患者,除1例后期并发气胸自动出院后在短期内死亡,6例患者病情好转,复查CT见肺部病变明显吸收。结论:对于多发性皮肌炎/肌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严密的病情观察,全面细致的护理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治疗的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其病情。
作者:黄淑琼;郭松圆;辜惠兰;郭小燕;陈金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建立适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的复检规则,同时为其他医院制定自己复检规则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标本2692份,比较按照国际血液学会(ISLH)推荐的复检规则所得数据和本室修改后的复检规则所得复检数据,计算并评估真、假阳性率,真、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有效率和复检率。分析本实验室调整后复检规则的效能。结果:ISLH推荐的41条规则数据和本室复检规则检测所得数据为真阳性率、假阳性率14.02%(10.61%),32.67%(16.89%)、真阴性率、假阴性率51.47%(69.52%),1.84%(2.98%)和复检率46.69%(27.50%);两个规则均无漏检幼稚细胞及血液病。结论:符合实际情况且合理的血细胞复检规则,对保证检验结果的高质量,提高检验效率,减轻工作量有很大帮助;血细胞复检规则应该循序渐进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限制条件由宽到窄,检验效能由低到高,不断改进和完善。
作者:孙巧敏;尹志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痔疮术后患者使用中药熏洗的效果。方法:收集痔疮术后患者共30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坐浴,观察组则接受中药熏洗,将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便血、肛门坠胀等症状评分分别为(1.0±0.4)分、(1.0±0.4)分、(0.8±0.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3)分、(1.8±0.5)分、(1.5±0.3)分(t=12.183,t=15.371,t=13.102,P均=0.000)。结论:对痔疮术后患者使用中药熏洗,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振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采用口服避孕药物及来曲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PCOS患者26例,予以避孕药物口服联合来曲唑联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排卵期及黄体期的E2、LH及P水平均较卵泡期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患者的排卵率为88.46%,宫内妊娠率为57.69%。结论:PCOS采用口服避孕药物及来曲唑联合治疗能够有效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卵泡发育,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疗法对于持续期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持续期支气管哮喘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小儿推拿手法治疗,疗程均为12周。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周、12周后,试验组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治愈(55.5%)、显效为主(33.3%),其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推拿疗法联合常规雾化吸入疗法可显著改善小儿支气管哮喘持续期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红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医院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方法:择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对5000份血液标本进行临床检验,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所有血液标本中1495份不合格,占据百分比为29.90%,分析造成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占据比率高的为发生溶血现象。结论:对血液标本进行实验室检验时,应规范血液检验操作流程,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减少血液标本不合格情况。
作者:宋改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分析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实施药学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管理,观察组给予抗生素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7%),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生素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实施药学干预措施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蒲英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继发性不孕症治疗方法的选择,观察经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继发性不孕症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原因引发的继发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妊娠结局。结果:2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总妊娠率50.0%;25例子宫因素导致不孕患者中,总妊娠率60.9%;25例POCS患者中,总妊娠率40.0%;12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总妊娠率30.0%。结论:临床治疗继发性不孕症患者时,应针对病因恰当的选择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杨芸;刘娟;王杜娟;毕红;温开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小儿疝气患者时使用小切口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小儿疝气患者共106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斜切口术,观察组则接受小切口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小切口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使患儿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勇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血液科患者发生坠床跌倒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血液科发生坠床跌倒的病例18份,通过查阅不良事件报表及病案,总结分析坠床跌倒的原因。结论:血液科坠床跌倒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对高危因素采取预防及相应护理措施,以降低坠床跌倒发生。
作者:项丹玉;罗旭霞;李丹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用氯吡格雷组和氯吡格雷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组,评价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ST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和血小板计数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总心血管事件及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静脉溶栓治疗后辅助氯吡格雷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彩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以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利福布丁治疗的观察组(30例)和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对照组(30例),对比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程学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白血病病人进行化疗时的心理状态,分析在白血病病人进行化疗时实施心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进行白血病化疗的白血病病人138例,所有病人按照随机数表,一组分为干预护理组,一组分为传统护理组,两组病人均包含69例。138例病人在进行化疗时均需观察研究病人的心理状态,传统护理组69例病人实施传统常规护理措施,而干预护理组69例病人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实施护理措施一段时间后,对病人发放心理调查问卷(回收率100%),分析调查数据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在护理干预后的调查问卷数据对比方面,干预护理组69例病人中,6例病人在人在化疗过程中表现较为抑郁,5例病人在人在化疗过程中表现较为焦虑,2例病人对护理过程较为反感,整体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好心理状态为18.84%;而传统护理组69例病人中,12例病人在人在化疗过程中表现较为紧张,8例病人在人在化疗过程中表现较为焦虑,4例病人对护理过程较为反感,整体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好心理状态为34.78%;以上所有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对传统常规护理而言,分析白血病病人在化疗时出现的不良好心理状态,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以避免白血病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好心理状态影响化疗过程,其具有良好的护理临床效果,所以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存在临床应用价值,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郭春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产科护理过程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产妇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又给予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然后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技能评分、健康知识掌握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技能评分(18.4±1.1)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19.6±1.2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1.2±0.8)分均高于对照组(16.4±0.8)分、(15.9±1.0)分、(7.5±0.7)分,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到产科临床护理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而且还能使产妇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确保母婴的健康。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寒湿血瘀证采用蠲痹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寒湿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蠲痹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较对照组的66.67%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ESR复常率、CRP转阴率、RF转阴率及ANA转阴率依次为93.33%、84.00%、59.09%、71.43%,较对照组的63.33%、55.56%、33.33%、45.00%显著提高(P<0.05)。结论:蠲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血瘀证能够缓解临床症状及风湿系列实验室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熹海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