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袁壮军

关键词:呼吸内镜, 呼吸内科诊断,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呼吸内科诊断中使用呼吸内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呼吸内科接收并治疗的38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呼吸内镜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病变部位并判断病变状况。结果:在380例行纤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当中一次性确诊的患者有313例,一次确诊率达到82.37%。利用呼吸内镜实施检查的患者病症类型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对于肺癌和咳血的检查中。结论:在呼吸内科诊断中利用呼吸内镜进行检查能够有效提高检查的准确率,对于及时明确患者病症并及时的实施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呼吸内镜检查可作为呼吸内科诊断中优选的检查方法。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2015年海安县常住人口麻疹抗体水平的调查分析

    目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海安地区常住人口庥疹血清抗体水平,为预测庥疹疫情以及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性别、有无接种史等在海安县随机抽取750人为调查对象,采样进行庥疹抗体水平调查。结果:1)人群中庥疹抗体阳性率为82.4%,男性为84.8%,女性为80.0%(300/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男性和女性庥疹抗体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差异(P >0.05)(2)接种过庥疹疫苗者抗体阳性率为97.22%,未接种或接种史不详者为4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两者庥疹抗体水平差异也具统计学意义<0.01)。结论:海安县人群庥疹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短期发生庥疹流行和暴发的可能性极小。

    作者:沈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胰岛素增敏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胰岛素增敏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时间段内在该院内分泌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0例,以其治疗手段的差异,作为其分组的标准,使得入选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将其定义为治疗组以及参照组,平均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60例,参照组采用一般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其基础为患者提供胰岛素增敏剂,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得知,治疗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存在明显的优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增敏剂在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面有着明显的意义,可使患者的妊娠功能得到显著的提高,使其妊娠率得到改善,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朱清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安顺市无偿献血宣传组织招募现状及对策

    目的:为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保障血液安全,以加强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宣传组织招募,促进中心血站各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方法:中心血站根据工作实际提出合理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方法和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推广和应用。结果:本文以安顺市中心血站为例,具体分析了宣传组织招募工作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结论:通过分析宣传组织招募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以健全工作机制,进而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胡迎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优质护理研究

    目的:对优质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咯血患者89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3例)和实验组(46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疾病知识知晓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再次咯血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脾多肽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改善观察

    目的:观察脾多肽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该院行肺癌切除术的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于肺癌切除术后进行辅助化疗,观察组(36例)在化疗的同时给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及随访2年生存率和再入院率来评估脾多肽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中贫血16.67%、低血小板血症13.89%、低白细胞血症19.44%较对照组41.67%、36.11%、47.22%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个月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1.67%、83.33%较对照组69.44%、61.11%显著较高,再入院率25.00%较对照组41.67%显著较低,组间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多肽联合化疗可有效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肺癌患者术后2年内生存率;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骁;刘成勇;史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针刺腰部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针刺腰部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针刺腰部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痊愈48例,占60%,有效19例,占24%,好转9例,11.3%,无效4例,占5%。治疗总有效率为95%,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针刺腰部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中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陈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比较

    目的:观察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比较。方法:本次研究病例均来源于2010年1月至2015年01月该院骨伤科收治的6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另实施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6%较对照组33.33%显著低(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较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具有更显著临床优势,有较广泛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倪前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手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门诊挂号单奇偶性将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缬沙坦胶囊,实验组口服缬沙坦胶囊+螺内酯片,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24h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肌酐、血清钾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缬沙坦单独治疗方式,缬沙坦+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更明显,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项春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骨科住院时采取健康教育的56例患者作为健康教育组,同时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时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46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态改变有效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护理前悲观心态人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健康教育组患者悲观心态人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有助于消除其悲观心态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梁晓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lower amount of high-risk drug outside permeability caused by partial necrosis set of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using the method of root analysis and action to correct infusion exosmosis 1 case of high-risk drug caused local necrosis case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find the proximal reason and root cause factors,combined with actual situation formulation out flow chart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extravasa-tion,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to guide subsequent processing method,its application in nursing patients with infusion. Results:in the process of the whole clini-cal intervention,patients with no discomfort,recovering well,smoothly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fter intervention,to heal. Conclusions:normalize infusion extrava-sation prevention and extravasation post-processing guidance,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nurses high -risk drug exosmosis education,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in infusion,can prevent tissue necrosis happened to some extent.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9例紫杉醇外渗的治疗和护理体会

    目的:回顾分析9例乳癌患者紫杉醇外渗致皮肤损伤的治疗和护理,探讨利多卡因等联合治疗紫杉醇外渗致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在患者知情同意后,将8例患者皮肤受损部位,予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针刺放血、25%硫酸镁湿敷、水胶体持续外敷。结果:7例患者在13~42 h后渗透组织红肿消退,疼痛消失,皮肤弹性恢复,3~5d穿刺点针眼痊愈,皮肤颜色恢复正常,1例患者因早期处置不当疼痛硬肿3个月经后续治疗痊愈,1例院外患者因发现时已经硬肿坏死,经清创换药治愈。结论:这种联合治疗紫杉醇外渗的方法效果显著,简单易行,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唐洁;黄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2例精神病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1例,分别标记为A组和B组,A组采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B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在治疗两个月后,通过阳性阴性量表和精神病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症状量表的评测。结果:A组的有效率为87.8%,B组的有效率为78.0%,两组的治疗效果没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不良反应的症状量表的检测,A组不良反应的出现处于正常水平,B组静坐不能的不良反应较为异常,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的治疗效果基本相似,但氨磺必利不良反应轻,可以控制药量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体会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36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1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1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探究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稳定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石志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多发性皮肌炎/肌炎合并呼吸衰竭行床边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床边血浆置换(PE )治疗多发性皮肌炎/肌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例多发性皮肌炎/肌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小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浆置换,给予相关的观察及护理。结果:7例患者,除1例后期并发气胸自动出院后在短期内死亡,6例患者病情好转,复查CT见肺部病变明显吸收。结论:对于多发性皮肌炎/肌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严密的病情观察,全面细致的护理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治疗的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其病情。

    作者:黄淑琼;郭松圆;辜惠兰;郭小燕;陈金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的应用

    目的: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超临界流体色谱由于具备诸多的优点,在制药、食品、化工、化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生物制药、现代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主要对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的应用予以简单分析。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新生儿应用发展性照顾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新生儿应用发展性照顾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间入住该院的早产新生儿14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其中研究组给予发展性照顾,常规组给予日常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的恢复情况、住院天数、睡眠时间、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胃管留置时间。结果:研究组给予发展性照顾之后,发现患儿住院天数以及康复时间缩短,胃管留置时间、睡眠时间以及留置针留置时间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极低体重新生儿实施发展性照顾,能有效促进护理质量提升,促进患儿健康生长发育。

    作者:何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析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接收的高龄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一共有60例,对60例患者采取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进行治疗,对其手术效果给予探讨。结果:6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平均为(55.3±4.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2.3±2.7)ml。临床手术以后由于出血进行再一次止血的患者一共有1例。临床手术以后跟踪随访发现,附睾炎一共有1例,尿路感染1例,尿道狭窄一共有1例。另外,临床手术以后的IPSS评分明显低于手术之前,QOL评分明显高于手术之前(P<0.05)。结论:高龄前列腺增生采取手术治疗,可以其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使出血量明显减少,进而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龚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医针灸辅助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辅助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8例妇女更年期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实施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针灸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47例,占比95.91%;对照组总有效38例,占比77.55%。两组在治疗后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女更年期失眠症患者采用中医针灸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药药浴辅以云南白药对中医挂线治疗肛裂疗效及恢复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中药药浴辅以云南白药对中医挂线治疗肛裂疗效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该院的96例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中医挂线治疗后再进行中药药浴辅以云南白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中医挂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3周内研究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 d内研究组疼痛缓解率33.33%和7d内伤口愈合率25.00%显著高于对照组14.58%、6.25%(P<0.05)。结论:患者中医挂线治疗肛裂后,再应用中药药浴及云南白药辅助治疗,能显著增加临床疗效且恢复质量较好。

    作者:刘永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该院6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CT 影像资料及病理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均经CT检出,CT诊断临床术前分期T1~T2期的诊断正确率为71.43%,T3期的诊断正确率为74.36%, T4期的诊断正确率为80%,整体准确率为75.76%。结论:CT影像技术是诊断直肠癌的重要手段,对临床术前分期的判断与病理分期结果的相符率较高,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冬梅;李晓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