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未经保护的制备吉非替尼的起始化合物6-羟基-7-甲氧基-3,4-二氢喹唑啉-4-酮与少于两倍量的3-吗啉代丙基氯反应时生成4-或6-位单取代的化合物,当与大于两倍量的3-吗啉代丙基氯反应时生成4-和6-位双取代的化合物。
作者:汪晓平;宋华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快速发展得医疗卫生事业要求医院实行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理念,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 way,临床路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了。作为一种高效益高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临床路径在医疗事业中越来越重要。临床路径对病案管理有新高要求,完善病案管理对临床路径实施和开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讲述病案管理对临床路径实施的重要作用。
作者:霍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痔疮患者进行中药熏洗治疗及个性化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享护理体会。结果:患者进行中药熏洗及护理治疗后,痊愈36例,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9%。结论:对进行中药熏洗治疗的痔疮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田田;矫妮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感染性疾病是癌症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笔者作为肿瘤内科临床药师参加一例化疗引起粒细胞减少发热患者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全过程,其中粒缺发热患者的体征、症状,主要病原菌,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抗菌药物使用疗程等方面深的体会,现将结果阐述如下。
作者:木拉塔力·克力木;沙尼娅·吾马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14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非手术组和锁定钢板组,记录两组日常活动评分、骨折对位情况及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评分并分析疗效。结果:术后随访2-12个月,锁定钢板组患者术后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2±0.2)周,非手术组7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骨性愈合67例,其平均愈合时间为(8.1±0.6)周,锁定钢板组在愈合率与术后愈合时间上显著由于非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 Neer 评分,非手术组与锁定钢板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1.78%、100.00%,非手术组随访有4例发生并发症,锁定钢板组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时,要根据骨折的大小、类型、患者年龄、移位程度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术中保证肱骨头血供、复位有效、骨折内固定坚强以及科学的关节功能锻炼,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蒋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使用不明成分外用药治疗皮肤病,有可能导致汞中毒。应及时治疗。方法: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驱汞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体内汞达到正常水平,并使其因汞引起的皮肤改变好转,终治愈出院。结论:使用含有汞成分的外用药涂抹受损皮肤,可引起汞中毒。
作者:何晓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地方性砷中毒是指特定地区的居民因自然污染或人为污染,导致体内摄入过量的砷化物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疾病。人体高砷暴露的主要途径是饮用被高浓度无机砷天然污染的地下水。除了慢性饮水型砷中毒外,煤型砷中毒有着病情严重、病区分布广和受危害人口多的特点。下面本研究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地方性砷中毒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爱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方法将66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分为实验组(腰麻+硬膜外麻醉)与对照组(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给药后10min 及填充骨水泥后的心率、中心静脉压、舒张压、收缩压与入室时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给药后10min 及填充骨水泥后的心率、中心静脉压、舒张压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收缩压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相较于持续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且具有较佳的可控性,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郑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痰病原体和耐药情况。方法:入选我院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28例,均给予检测痰液病原体,实验的菌株按照 API 系统实施细菌鉴定,运用纸片扩散法,将抗菌药物进行 CLSI 药敏分组试验。结果:128例患者痰液标本分离出菌株后,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假单胞菌居多,达18.3%。128例患者痰液中检测出 ESBL 酶菌株9株,由假单胞菌产生;检测出 MRSA 酶1株,多重耐药不动杆菌4株,由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痰液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为主,耐药性较强,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顾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本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培养病原菌及对抗菌药物敏感及耐药情况。方法:对太原市太钢总医院呼吸科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抽取191例,其中68例痰培养结果阳性,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痰培养结果阳性者中有革兰阴性细菌51例(75.00%),革兰阳性细菌14例(20.59%)。真菌3例(4.41%)。COPD 患者细菌感染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高检出率为主。结论:对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痰细菌学培养结果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对我院例75例阑尾炎患者的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所见及病理结果对比。结果:75例中经高频与低频联合应用超声诊断阑尾炎51例(符合率68.0%)。病理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4例,超声诊断13例(符合率92.9%);病理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1例,超声诊断18例(符合率85.7%);病理诊断为坏疽性阑尾炎6例,超声诊断6例(符合率100%);病理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一例,超声诊断1例(符合率100%);病理诊断急性阑尾炎总计42例,超声诊断38例(符合率90.5%);病理诊断为慢性阑尾炎33例,超声诊断13例(符合率39.4%)。结论: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相结合对阑尾炎尤其是急性阑尾炎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对慢性阑尾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尚有很大的不足。
作者:汪凤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预防感染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100名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深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对其实施精心护理,以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平均置管时间为(34±9)d,8名患者出现相关感染,4名局部渗血,3名皮下血肿,10名流血量不足,8名导管栓塞。患者感染与医务人员操作、穿刺部位皮肤污染、导管血栓形成等因素存在关联性。结论:研究表明,血液净化深静脉置管方法操作简单,且临床并发症少,对患者实施临床精心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生发生率。
作者:刘再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手术室内感染因素和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手术室环境、操作过程、手术人员等方面可能影响到手术室内感染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护理对策,以便减少感染率。结果:采取综合性临床护理措施后,手术室未发生任何感染事件,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培训工作人员、加强管理、无菌操作等,可有效降低手术室内感染的发生,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管继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介导着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等免疫学功能,在肿瘤免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淋巴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以下综述。
作者:罗劼妍;袁志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来以后在胃肠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步拓展应用到几乎普通外科的所有手术及心胸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和骨科等外科专业领域。本文主要讨论快速康复及其在腰椎疾患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波;康两期;傅锡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宫外孕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6月到2014年5月,我院宫外孕患者80例,随机分2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的相关护理;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心理变化,测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分值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外孕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护理取得的临床成效甚佳,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葛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脑瘤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其侵袭性使之成为不治之症。在组织病理分级上的差异,对脑瘤准确分类造成很大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体液中与肿瘤密切相关的的蛋白生物标志物来区分各个脑瘤亚型,这种分析方法既可为肿瘤的分类提供相关线索,也可能为个性化治疗找到病理生理学靶点。过去的数十年内,许多研究报告用人体组织,生物体液,细胞系和动物模型对脑瘤蛋白质组进行分析,确定了一批具有诊断、预后、预测、和治疗价值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胡俊峰;牛建星;王建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2014全年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培养阳性标本中主要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美国 BD 公司 BACTEC9120全自动血液培养仪进行培养,湖南天地人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 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结果:123株血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菌46株,占37.4%,革兰阴性菌70株,占56.9%,真菌7株,占5.7%。产 ESBLs 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63%和5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耐药性较高,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血培养致病菌主要致病菌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早期检测和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医生准确使用抗菌药,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及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单吉苹;王双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护理要点。方法:在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手术护理后,患者手术的成功率为100%,其术后的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对需要实施胆囊切除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予以患者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康复,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黄雅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患者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64例重症监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对照组采用异丙酚镇静。结果:镇静后,观察组的Ⅲ级、Ⅵ级镇静率分别为50.00%、4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00%、18.75%,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镇静起效时间、镇静深度时间、苏醒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镇静期间的心率、血压的稳定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采用咪达唑仑镇静,起效快,苏醒快,镇静效果良好,且能有效保持患者镇静期间生命体征的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黄雪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