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希坤;于云水
目的:就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产程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实施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产妇58例做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数量均为29例,对照组产妇仅接受一般护理干预,试验组产妇则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对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对两组入选研究的产妇干预后的产程及分娩方式实施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入选研究的产妇干预后的产程及分娩方式的比较存在差异上的显著性,(P <0.05),试验组产妇干预后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程耗时、缩宫素药物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产妇实施针对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该类产妇的顺产率,降低产程耗时、缩宫素药物使用率,具有现实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尹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发热诱导的学龄儿童难治性癫痫性脑病(FIRES)是近年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类综合征,常由发热诱导、好发于既往健康的学龄儿童,表现为难治性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抗癫痫药物无效,病情危重,死亡率极高。幸存者多合并严重认知障碍及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病因及发病机制不详、治疗困难、预后不良。本文对近年来有关 FIRES 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徐洪波;束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产后乳汁淤积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100例产后乳汁淤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即在哺乳前进行按摩或热敷、哺乳后挤奶或用吸奶器吸空乳房。观察组50例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显效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均有较明显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经过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产后乳汁淤积,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解并掌握我县居民户碘盐食用情况及碘盐含量,全面准确掌握滑县2014年居民食用碘盐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碘盐,为消除碘缺乏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个乡(镇)20个行政村采集盐样300份,按 GB/T130257-1999定量检测。结果:300份样品中,非碘盐3份,不合格碘盐1份,合格296份。非碘盐率1%,碘盐覆盖率99%,碘盐合格率为98.7%,合格碘盐食用率98.7%。结论:盐业执法部门应加大非碘盐的冲销力度,同时加强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及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合格碘盐食用率。
作者:王学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 lobin al c,HbA1c)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 M)诊断和监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3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 FPG,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 HbA1c,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 FPG 和 HbA1c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PG与 HbA1c 两者关系密切,分别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即时和长期的血糖信息,联合检测患者 FPG 和 HbA1c 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监控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林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乳糜血浆对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保证输血安全。方法:使用不同程度的乳糜血浆组与澄清血浆对照组经确认阳性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谷丙转氨酶(ALT)血液分别稀释至临界值附近,进行监测并与对照组分别使用 t 检验进行比较。结果:HBsAg 和 anti-TP 检测各个时段中度乳糜血浆与对照组结果无显著差异,重度乳糜血浆结果高于对照组。ALT 检测各个时段中度、重度乳糜血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乳糜血浆结果略高于于对照组。结论:轻度乳糜标本可直接进行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实验,严格控制中、重度乳糜标本的采入。
作者:周正茂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单独使用酮康唑治疗和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高龄念球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2例高龄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分成两组,设定为观察组1、观察组2;其中观察组1单独采用酮康唑治疗,观察组2联合酮康唑和克霉唑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治疗24周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分、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和治疗12周、24周,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8周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使用酮康唑治疗和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高龄念球菌性阴道炎的疗效相当,但联合治疗能更快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周永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选择奥曲肽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随机分组。C2组(对照组45例):临床选择常规治疗的方法;C1组(观察组45例):临床选择常规治疗+奥曲肽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腹痛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在腹痛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两方面,C1组少于 C2组患者明显(P<0.05)。在胰腺水肿症状缓解率方面,C1组高于 C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选择奥曲肽进行治疗,针对胰腺酶的抑制作用以及消化作用可以进行有效抑制,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表现,终将患者血尿淀粉酶水平有效恢复,有效避免临床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现象,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碧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血源性传播疾病是指一类通过血液、体液、分泌物液等途径进行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EV)及梅毒是容易传播的病原体,目前在我院工作的医护人员受到各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作者:张晓红;阿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于在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中43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采取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血磷含量和钙磷乘积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在血液透析中出现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春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急诊就诊患者行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8例急诊就诊心肌梗死病患作为对象,在行常规治疗的同时,为其实施早期溶栓治疗,对患者心肌梗死改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加以分析。结果:本组58例患者经早期溶栓治疗,33例显效,22例改善,2例无效,1例死亡,总体有效率为94.83%(55/58)。治疗期间,8例休克,14例心律失常,21例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74.14%(43/58)。结论:为急诊就诊的心肌梗死病患实施早期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治疗期间的并发症需加以针对性控制。
作者:李淑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未婚妇女意外妊娠时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必要的伦理干预。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接诊的未婚女性意外妊娠1567例作为观察组,再选择100例已婚妇女意外妊娠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妇女意外妊娠时的心理状况,完成心理状况的评估。结果:观察组妇女焦虑与抑郁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婚女性一旦发生意外妊娠,一定要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避免未婚女性的情绪与情感出现异常。
作者:卢加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采取中医辨证来治疗胃溃疡的实际疗效。方法: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3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人,对照组采取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疗法治疗,比较两者在治疗后的实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显著率为55.5%,优于对照组27.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优于对照组61.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胃溃疡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模式,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对太原市小店区儿童保健人员采用培训干预对其培训能力、培训内容的优化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太原市小店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从事儿童保健工作人员共50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培训模式状况。对所有研究对象展开为期3个月的培训模式干预,对比培训前后研究对象能力及培训内容差异性。结果:经过培训模式干预后,所有研究对象在儿童保健方面的有效性明显提升,家属满意度也明显优化。结论:对儿童保健的培训应注重实践操作,提升学员满意度,增强培训实效性。
作者:白瑞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患者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64例重症监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对照组采用异丙酚镇静。结果:镇静后,观察组的Ⅲ级、Ⅵ级镇静率分别为50.00%、4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00%、18.75%,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镇静起效时间、镇静深度时间、苏醒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镇静期间的心率、血压的稳定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采用咪达唑仑镇静,起效快,苏醒快,镇静效果良好,且能有效保持患者镇静期间生命体征的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黄雪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慢性中耳炎患者接受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2010到2014年我院共对144例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其使用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患者接受显微手术治疗后,有140例患者干耳,占总数的97.2%,全部患者没有出现眩晕、耳鸣、面瘫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气骨导差,术后降低非常显著(P<0.05)。结论:耳显微手术应用于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比较好,患者的干耳率高,临床并发症几率低,对患者的气骨导差起到了较好的改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行滤过性手术的青光眼患者滤过泡形成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滤过泡形成不良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我院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50例青光眼患者行标准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其滤过泡形成情况并分类。结果:术后早期31.3%患眼出现滤过泡形成不良,术后6个月时60.9%患眼滤过泡形成良好,39.1%患眼滤过泡形成不良。结论:滤过泡形成不良与眼内眼外等多因素相关,应从术前、术中、术后等多环节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
作者:张筠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临床护理与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80例由于使用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临床护理和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7.5%,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加强对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能有效改善肝损伤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张美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接受不同麻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受的7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根据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生效时间、麻醉剂量、阻滞时间、Bromage 评分比对照组要优秀(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比较好,该麻醉比较推介为老年患者使用,临床安全可靠,效果好。
作者:周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用黄体酮治疗对照组,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的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等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0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治疗发现,对照组 P、LH 和 E2及观察组的 P、LH、E2、FSH 的水平都比治疗前得到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 P 和 LH 的到改善的水平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在治疗未经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时具有显著性疗效,应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罗依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