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桂芬
目的:探讨引起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预防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并为骨科无菌手术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无菌手术治疗的6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60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中共12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占患者总数的2%,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地点、手术部位、是否接台手术、是否有参观人员等因素是引起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主要的相关因素。结论:对引起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后作全面分析并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
作者:兰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的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4例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对观察组采取药物综合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临床指标状况的改变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的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进行观察和分析,采取药物综合治疗和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培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地洛他定与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02例,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地洛他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愈25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20%,观察组患者治愈27例,好转17例,无效8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15.38%,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发现,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虽然地洛他定与氯雷他定在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方面具有相同的效果,但是仔细观察后发现地洛他定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少、患者满意程度高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地洛他定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青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针对隐裂性牙髓炎进行根管治疗,根据治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的观察,以期对隐裂性牙髓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隐裂性牙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2012年收治的188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100例,对其采用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88例,对其采用传统的隐裂性牙髓炎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裂性牙髓炎的根管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对太原市小店区儿童保健人员采用培训干预对其培训能力、培训内容的优化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太原市小店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从事儿童保健工作人员共50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培训模式状况。对所有研究对象展开为期3个月的培训模式干预,对比培训前后研究对象能力及培训内容差异性。结果:经过培训模式干预后,所有研究对象在儿童保健方面的有效性明显提升,家属满意度也明显优化。结论:对儿童保健的培训应注重实践操作,提升学员满意度,增强培训实效性。
作者:白瑞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浓度的肝素钠使 PICC 深静脉导管完全堵塞患者再通的疗效。方法:对近1年来 PICC 患者深静脉导管完全堵塞分别采用浓度为31.25 U/ml、62.5 U/ml、83.2U/ml 和125U/ml 肝素钠溶液进行导管疏通,并记录导管再通率、再通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31.25U/ml、62.5U /ml、83.2U /ml 和125U /ml 4种肝素钠溶液再通率分别为57.5%、72.5%、87.5%和92.5%,总再通率为77.5%,4种浓度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种浓度的平均再通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未发生与使用肝素钠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对 PICC患者堵塞的深静脉导管及时应用合适浓度的肝素钠溶液可安全有效地恢复导管的通畅。
作者:徐锦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预防感染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100名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深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对其实施精心护理,以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平均置管时间为(34±9)d,8名患者出现相关感染,4名局部渗血,3名皮下血肿,10名流血量不足,8名导管栓塞。患者感染与医务人员操作、穿刺部位皮肤污染、导管血栓形成等因素存在关联性。结论:研究表明,血液净化深静脉置管方法操作简单,且临床并发症少,对患者实施临床精心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生发生率。
作者:刘再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面仪(AC-OCT)和光学相干断层扫面仪(OCT)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效果比较。方法:选取40为受试者分别采用 AC-OCT 和 OCT 测量其40只左眼 CCT,对测量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 t 检验对比分析,采用变异系数作为判定表针,比价测量值的可重复性。结果:AC-OCT 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和 OCT 测量平均值进行对比 t 检验,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面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值较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面仪偏大,两种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相关性。
作者:都艳红;张士宏;王艳新;张丹;夏春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优选人参气雾剂中人参等5味药材的 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丹参酮 IIA 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 HPLC 测定丹参酮IIA 含量,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人参气雾剂处方中5味药材的 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3小时。结论:优选的挥发油萃取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使用。
作者:李庆杰;张琦;丁云录;陈胜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腰椎 k-rod 弹性内固定系统与刚性内固定系统体外应力遮挡效应,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基础。方法:选取12具12月龄雄性猪脊柱胸12-腰5标本随机分为 k-rod 弹性内固定组6个标本,刚性内固定组6个标本,对两组标本进行应变电测量,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标本在腰4、5椎体固定螺钉孔边缘外下方、腰4、5椎体两侧横突前方及腰4、5椎体前方正中作为测点,选择10个测点粘贴电阻应变片,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模拟人的生理功能在前屈状态下施加150Nf 载荷,通过静态电阻应变仪测试各组标本固定前的应变值。然后对各组标本腰椎后路(L4-5)分别以 k-rod 弹性内固定器及刚性内固定器进行固定,1-10号测点与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各组标本测点位置相同,为了测量内固定连接棒与椎弓根螺钉交界处的应变,在内固定棒与椎弓根螺钉交界处增加四个测点(11-14号测点),对以上测点粘贴电阻应变片,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模拟人的生理功能在前屈状态下施加150Nf 载荷,通过静态电阻应变仪测试标本固定后的应变值。结果:内固定后,在前屈载荷作用下1、2、5、6、9、10测点 k-rod 弹性内固定组标本的应力值小于刚性内固定组标本的应力值,差异显著(P<0.05);3、4、7、8测点 k-rod 弹性内固定组标本的应力值大于刚性内固定组标本各测点的应力值,差异显著(P<0.05)。k-rod 弹性内固定系统所产生的应力遮挡效应小于刚性内固定系统。结论:腰椎 k-rod 弹性内固定系统的设计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作者:赵得志;赵建武;曲扬;康明阳;董荣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采取中医辨证来治疗胃溃疡的实际疗效。方法: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3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人,对照组采取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疗法治疗,比较两者在治疗后的实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显著率为55.5%,优于对照组27.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优于对照组61.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胃溃疡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模式,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140例,将产妇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产妇在常规护理模式下行产后康复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延伸护理模式下行产后康复护理。产后护理一个月,比较两组的母婴身心健康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产后护理一月后,观察组母婴整体身心健康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延伸护理模式下行产后康复护理,促进了母婴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赵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观察用中医内科排石法治疗结石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结石病患者64例,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利用中医内科排石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体内排石情况均比较良好,无显著差异,但是在术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情况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内科排石法对结石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并发症少、创伤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乔建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滨海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4年8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手足口病病患的一般资料,病患均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52例病患中,2013年手足口病共发生62例,2014年发生90例;2013年重症病例3(4.84%)例,死亡0例,2014年重症病例3(3.33%)例,死亡病例1(1.11%)例,本病高发于4-6月,患病人群多为5岁以下男童。结论:我县手足口病常发于4-6月,多发于5岁以下男童,且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支气管扩张是指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或)反复咯血。而咯血是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去甲肾上腺素及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和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孙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舒利迭联合沐舒坦对稳定期慢阻肺疾病治疗的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选取稳定期慢阻肺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同时使用基础治疗方法,即给予解痉、平喘等对症处理,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同时给予舒利迭联合沐舒坦进行治疗,两组的治疗周期都为10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后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利迭联合沐舒坦在治疗稳定期慢阻肺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肺功能等都有明显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于会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妇女发展既是一项重要的标志;在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尺中,妇女发展有事一种重要的尺度[1]。在维护我国妇女、儿童权益之时,在90年代颁布了一项法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在绍兴市个级别的妇幼保健院的支持下,及社会相关部门的全力辅助下,实行了一系列的保障妇女权益的措施,更好的保障了我市妇女及儿童的健康权益,现将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农村妇幼保健现状归纳如下。
作者:娄菊花;吴黎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高压氧综合疗法应用于失眠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1日-2014年8月1日共收治的124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62例患者,行口服安定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共62例患者,行高压氧综合治疗。统计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所有实验数据均使用 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状况自评量表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疗法应用于失眠的临床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并加以推广。
作者:阿迪力·托乎提;吐逊·吐尔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接诊收治的106例采取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征,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同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相差不多,术后都能明显提高视力,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2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17.5%,观察组9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5.77%,在术后并发症对比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同超声乳化相差无几,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可以在基层医院广为推广。
作者:鲍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外科收治的426例手术治疗患者中108例血糖水平较高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08例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除一例死亡,其余患者血糖均控制较满意。结论:患者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高度重视围手术期高血糖的发生、控制,并给予积极干预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不容忽视的环节。`
作者:柴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