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稳心颗粒结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研究

徐国兰

关键词:冠心病, 心律失常, 美托洛尔, 稳心颗粒
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美托洛尔治疗,联合组加用稳心颗粒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6.7%,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可明显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873例宫外孕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综合研究女性患有异位妊娠的病理因素,对病患的身体机能分析、生理特征分析、年龄和孕产次数分析,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的机理和临床表现以及防控形式综合分析。方法:整理收集自2012年3月到2014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873例临床表现为宫外孕特征以现在的治疗经验回溯性研究,根据当时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手段进行定论探讨。结果:分析发现873位病例综合妊娠3.11次,患者中有过流产经历649例,平均流产次数1.98次,早期患有宫外孕的患者有84例,有512位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有361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患者采用的是药物性干预,利用单剂量疗法的患者有301例,采用多剂量疗法的有211例。结论:患者早期有过自主停止妊娠和非自主性停止妊娠的,有过生育经验的是诱发宫外孕的主要原因。而保守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患者机体组织不受到破坏,更加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是现在较多患者的首选。

    作者:宋金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三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不良反应的比较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三种血细胞分离机在采集血小板时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数量及原因,以便对血细胞分离机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方法: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于广州血液中心2013年1月至12月,选择满足条件的献血者9336人,按三种血细胞分离机随机分成3组,每组3112人,对每组的献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rima Accel 不良反应201人,以手臂部血肿为主,占79.1%;MCS Plus 不良反应171人,以血容量不足导致的头晕症状为主,占73%;Amicus 不良反应207人,以枸橼酸盐导致的口唇面部麻木及恶心呕吐为主,占74.4%。结论:三种血细胞分离机根据其采集原理有其容易发生的献血反应,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这对血小板采集的质量和无偿单采献血者的招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晓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半夏厚朴汤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半夏厚朴汤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愈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咽炎患者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与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在以半夏厚朴汤为基础方实施治疗后,显效5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结论:半夏厚朴汤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显著,并且费用较低,值得我们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丘志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症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患儿。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32例 HIE 组患者,治愈率87.5%。结论:合理的氧,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小儿循环的维护,保持正常高值血糖,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持温度的稳定和合理喂养能提高治愈率,重度 HIE 患者。HIE 患儿重在预防,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干预可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作者:汪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如何增强门诊护理管理提高疾控整体服务质量

    目的:总结探讨在门诊护理管理中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管理方式。方法:将2551例于门诊治疗中接受常规门诊护理管理的患者及3111例于门诊治疗中接受综合门诊护理管理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者为常规组,以接受综合门诊护理管理者为综合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焦虑情绪变化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接受治疗前密尔顿焦虑(HAMA)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接受治疗后,综合组 HAMA 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见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综合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管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接受治疗时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菊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卒中高危人群120例颈动脉超声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及其与高危因素的相关性,从而指导临床工作和日常预防。方法:调查分析了我镇120例脑卒中高危患者的基本资料,均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其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以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有56例出现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46.67%;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呈正相关(P <0.05)。结论:年龄大、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其给予干预控制能够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情况。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基于癌症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人文关怀护理

    癌症作为一种常见的顽固疾病,具有高死亡率、高毒副作用的特征,医疗中常用化疗的方式来延缓和救治患者。而很多癌症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极易产生一些焦虑、抑郁、恐惧、狂躁、抗拒治疗等不良心理,影响到了化疗效果的发挥。鉴于此,本文基于人文关怀护理的角度出发,从抑郁及焦躁心理消减、抗拒心理排除、不良反应减轻、鼓励患者融入新的生活、用药指导五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期为提升癌症患者的化疗效果提供可行性参考。

    作者:高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董湘玉教授运用加减复脉汤治验举隅

    加减复脉汤由复脉汤(炙甘草汤)化裁而来,主治邪热久羁,阴液亏虚。董湘玉教授灵活运用加减复脉汤,临床治疗有久热阴亏症状的各种疾病,异病同治,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云栋;陈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小儿感冒后咳嗽患儿80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采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改善程度与临床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0.05)。结论:给予小儿感冒后咳嗽患儿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吕金夏;吕金珊;刘林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重点探索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接受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将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喜炎平注射液应用于治疗36例观察组,利巴韦林注射液应用于治疗36例对照组,对比两种注射液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康复效果稍差,优良率仅仅达到83.33%。观察组的康复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7.22%。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康复效果有明显差异(P <0.05)。对照组的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明显比观察组长。观察组的康复速度明显比对照组快。两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康复时间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接受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非常高,患儿的康复速度较快,值得推荐。

    作者:袁红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克拉霉素分散片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36例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克拉霉素分散片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6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分散片+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使用克拉霉素分散片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宋熙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护理的一点看法

    本文通过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的探讨,通过对心血管病人的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吸氧护理、药物护理等工作积累护理经验,用于指导临床护理措施,对老年心血管病人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并有效降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

    作者:何湘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清 EPO 水平测定对血液病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

    对于进行对患有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血液中血清的红细胞生成素以下简称为 EPO,对血清 EPO 水平的测定方法本文将主要采用实施夹心酶联免疫法对其含量进行仔细的测定。对患者的血液中血清 EPO 含量进行临床的测定,再取另一组作为对照组是健康人血液血清中 EPO,两组需要同时检测血液的血清中 EPO 所含的水平进行测定,仔细进行临床观察并详细的对两组观察人群的血清 EPO 的含量水平的平均值进行记录,终还需要对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终得到结论。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江宁区2013年蚊密度调查监测结果分析

    多年来,江宁区境内有关于蚊虫种类分布及蚊密度的本底资料缺乏,对疾病控制中心制定防控蚊媒传染病的主要病媒生物的策略,缺少科学理论数据的支持。在此时期笔者重点分析南京市江宁区2013年蚊密度监测情况,并根据调研数据组织开展有关蚊病毒传播的防治工作[7]。

    作者:甘承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280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宫内节育器(IUD)放置术成败及避孕效果的相关因素,提出有效预防措施,提高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成功率,降低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率,保护育龄妇女身心健康。方法:采用文献法和电话访谈法,对白云区生殖妇幼保健服务中心2011年10月-2014年5月期间施行的2807例宫内节育器放置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07例中,置器困难但仍放置成功的247例,其中79例为阴道分娩,168例分娩方式为剖宫产,291例 IUD 避孕无效。结论:置器困难与受术者的分娩方式有关;手术时期、子宫位置与避孕失败率无统计学差异,施术者职称与避孕失败率呈负相关关系,职称越高,避孕失败率越低。

    作者:周恩芳;孙贵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进行性 ST 段抬高在裕固族地区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进行性 ST 段抬高在裕固族地区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将裕固族地区近10年发生的39例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是否在病理性 Q 波形成前早期溶栓治疗分组,在病理性 Q 波形成前早期溶栓治疗的12例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归入试验组,没有在病理性 Q 波形成前早期溶栓治疗的27例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确定归入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祖,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病人的有效率、治愈率、死亡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以进行性 ST 段抬高为主要依据,在病理性 Q 波形成前对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可以提高裕固族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治愈率,进而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

    作者:任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护理糖尿病足患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在物质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诸多"富病"也随之而来,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而糖尿病的并发症也有不少,比如糖尿病足。方法:笔者在本研究中阐述了糖尿病足的概念、病因、症状及其特点和鉴别检验。结果:分析了目前护理糖尿病足患者存在的问题。结论:结合实际提出了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作者:高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老年人高血压预防及诊治效果体会

    目的:对老年人高血压的预防及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于我所就诊的6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其心理和行为上的干预。并在治疗后1年对患者进行回访,比较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6.7%,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研究发现,接受了心理和行为干预的老年患者,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疗效方面都有显著效果。

    作者:张振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我院上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300例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中,使用抗生素的共293例,占比97.7%,共使用抗生素22种,单独使用与抗生素联合抗病毒针剂使用情况显著多于两联抗生素使用(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生素的使用稍欠妥,对于患儿感染使用的情况应当加强管理,并安全、合理、有效的选择用药品种。

    作者:史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脑苷肌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苷肌肽注射液2mg(0~3岁),4mg(~14岁);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钠,0.125(0~3岁),0.25(~14岁)均加入5%葡萄糖50-100ml 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疗程7-10天。比较两组间患儿发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病理征、精神症状、肢体瘫痪恢复时间。治疗组患儿抽搐、意识障碍、巴氏征、肢体瘫痪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发热、头痛、神经症状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脑苷肌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宋会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