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菲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方式。回顾性分析义乌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25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常规行中央区(Ⅵ区)淋巴结清扫,行患侧功能性颈清术9例,选择性清扫7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12%)。实施甲状腺乳头状癌规范化手术的同时,注重治疗措施的个体化。
作者:吴志红;骆剑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我院已开展健康体检多年,随着竞争激烈的体检市场,我院一直立足争创优质服务,"双无双百"活动来稳固并扩大市场。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个性化服务终将成为体检市场竞争的亮点,吸引着顾客。
作者:施明花;程果;鲁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方法:我们选取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来我院生产的12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产妇。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比较观察两组产妇在分娩时间、身体恢复的时间以及两组护理方法产妇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的产妇满意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科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减少产妇焦虑、紧张情况,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作者:周金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临床上慢性功能性腹泻疾病,采用健脾化湿止泻汤药物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92例脾虚湿热型腹泻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92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6例,对比组病人给予西药药物治疗该病,研究组病人则采用健脾化湿止泻汤药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在采用健脾化湿止泻汤药剂实施治疗后,其在疾病的治疗效果方面的情况如下:有18例(39.13%)病人经过治疗后得以痊愈,有17例(36.95%)病人显效,有8例(17.39%)病人有效,另外只有3例(6.53%)病人没有明显变化,其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3.47%;对比组病人在经过西药治疗后,其在疾病的疗效方面的情况如下:有9例(19.58%)病人经过治疗后得以痊愈,有13例(28.26%)病人显效,有12例(26.08%)病人有效,另外有12例(26.08%)病人没有明显变化,其治疗的有效率达到73.92%。研究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慢性功能性腹泻疾病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健脾化湿止泻汤药物进行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极大的提升疾病的治疗有效率,从而有效改善病人身体健康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因而该中药药剂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腹部手术治疗后出现腹腔脓肿的临床处理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对我院接受腹部手术后发生腹腔脓肿的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84例患者均经 B 超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腹腔脓肿,其中接受手术引流治疗的患者有18例,接受脓肿穿刺治疗的患者有13例,接受脓肿置管引流治疗的患者有12例,患者脓肿症状均明显好转,达到出院标准。结论:腹腔脓肿是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一种,在临床上实施引流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脓肿症状,提高腹部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巴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葛根素的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并提出相关质量标准。方法:选取葛根粉5kg,应用水煎法进行提取,分析主要成分的出膏率、提取率;通过 L9(34)正交实验分析中药配方颗粒剂制备工艺,并提出相关优化措施。结果:10倍葛根素水量、1.5h 微沸回流、3次提取是葛根素的佳提取方案。结论: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后的工艺制备中药配方颗粒,有利于良好掌控质量。
作者:罗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腹部 B 超制定的术前评估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难度预测意义。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启东中医院普外科准备行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50例,按术前评估分为低风险组28例和高风险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转开腹手术率和手术难易程度评分。结果:低风险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5.2±12.2)min 短于高风险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07.9±31.6),P <0.05;高风险手术转开腹率为28.5%明显高于低风险组7.1%,P <0.05;低风险组手术难易程度主观评分1.68±0.45;高风险组手术难易程度主观评分3.01。结论:根据腔镜手术风险因素制定的术前评估可以预测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难易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云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和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已被确诊的272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有140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碳酸铝镁片治疗,对照组有132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治疗周期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和6周后的情况,统计药物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周和治疗6周时的有效率同时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总体上两组的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不会对后续治疗产生影响。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比较好,不良反应比较少。
作者:孙之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2至2013年接收的90例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了一年的跟踪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实验组共有23例显效病例,16例有效病例,6例无效病例,临床的有效率达到了86.67%,对照组共有12例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有效率是60%,两组的有效率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 <0.05)。结论: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患者接受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非常好,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路矿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以开放护理实训室为契机,通过科学规划实训室建设、合理制定实训室开放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等手段,达到激发护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及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效果。
作者:胡旭;齐永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情商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外科护理学作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其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注重考核结果,加强护生储备期的护患沟通和临床实践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同等重要。为使学生今后进入临床更好的从事护理工作,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关注学生情商教育和素质教育,重视护生更高教育层面的培养,以达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情商提高的同步发展,为培养优秀的临床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史小慧;师艳萍;陈春燕;要雪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探讨角膜移植围术期护理方式,旨在为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42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排斥反应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护理满意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为4.76%、护理满意率为100.00%、住院时间为(20.88±1.04)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移植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肖长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具体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科学用药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性回顾分析和调查研究。结果:经过调查研究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95株,其中痰和咽拭子标本的检出率为62株,所占比例为65.26%,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是比较大的,而且还呈现出多药耐药的特征,其中耐药率大的是头孢菌类,另外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含酶抑制剂等是没有耐药性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光谱内酰胺酶的终检出率达到了85%。结论:经过专业检测,可以了解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发展特征,可以对抗菌药物的正确选择和感染率的降低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应用价值比较大。
作者:赵占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基层妇幼医院产科病房中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把90例孕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对两组孕产妇分娩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34例,产后出血1例,新生儿窒息1例,母乳喂养44例,护理满意度为95.6%,对照组自然分娩25例,产后出血6例,新生儿窒息8例,母乳喂养38例,护理满意度为77.8%,观察组护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基层妇幼医院产科采取个性化护理,可以更好的满足孕产妇需要,提高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的方法和策略。方法:选取神经外科2013年上半年与2014年上半年患者进行监测,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率及分布情况和感染特点,通过护理干预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定植率。结果:我科室2013年上半年共收治患者387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164例,占42%,常见的耐药菌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占2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3.5%;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后,2014年上半年共收治患者48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154例,占31%,明显低于2013年同期。结论:在护理工作中,根据多重耐药菌的临床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加强各种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和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作者:任江艳;张艳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掌握合川片区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确认实验阳性结果的准确性,以便提高检测质量。方法: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筛查 HIV 抗体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确认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011-2014年共采集1918人份疑似艾滋病血清标本,经采用两种 ELISA 筛查试剂阳性或一阴一阳的标本经 WB 确认,阳性1803人份,阳性率为94.0%(1803/1918),不确定为61人份.占被检测标本的3.18%(61/1918),阴性69人份,占被检测标本的3.6%(69/1918)。结论:艾滋病初筛实验结果不完全代表检测样本真实性,必须以确认检测实验报告为准。
作者:刘莉莉;唐孝富;刘柏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是骨科住院患者中的一种常见骨损伤。石膏术对于骨折患者而言是一种经济、方便、痛苦小、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但是采取石膏固定法进行骨折治疗的同时,如果预防措施不当或不足,会伴发诸多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张治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及其与高危因素的相关性,从而指导临床工作和日常预防。方法:调查分析了我镇120例脑卒中高危患者的基本资料,均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其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以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有56例出现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46.67%;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呈正相关(P <0.05)。结论:年龄大、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其给予干预控制能够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情况。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是创伤骨科里常见病之一,临床对于骨折全错位治疗的方法常常是手术内固定治疗。但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两年的时间,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4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洪战;周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1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42例以及对照组42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康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肺炎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模式,能够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提升治愈率同时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彩香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