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丽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针对老年群体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本文将对近年来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多样式发展状况、老年人健康教育需求与健康教育市场的提供等问题进行探讨,试图通过构建老年人健康教育多层次管理体系,探索出适应市场发展规律,满足老年人健康教育需求的合理有效的途径。
作者:白岩;那宇鹏;杨一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及其与高危因素的相关性,从而指导临床工作和日常预防。方法:调查分析了我镇120例脑卒中高危患者的基本资料,均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其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以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有56例出现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46.67%;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呈正相关(P <0.05)。结论:年龄大、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其给予干预控制能够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情况。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腹部手术治疗后出现腹腔脓肿的临床处理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对我院接受腹部手术后发生腹腔脓肿的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84例患者均经 B 超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腹腔脓肿,其中接受手术引流治疗的患者有18例,接受脓肿穿刺治疗的患者有13例,接受脓肿置管引流治疗的患者有12例,患者脓肿症状均明显好转,达到出院标准。结论:腹腔脓肿是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一种,在临床上实施引流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脓肿症状,提高腹部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巴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的方法和策略。方法:选取神经外科2013年上半年与2014年上半年患者进行监测,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率及分布情况和感染特点,通过护理干预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定植率。结果:我科室2013年上半年共收治患者387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164例,占42%,常见的耐药菌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占2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3.5%;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后,2014年上半年共收治患者48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154例,占31%,明显低于2013年同期。结论:在护理工作中,根据多重耐药菌的临床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加强各种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和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作者:任江艳;张艳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中尿常规检验方法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3年9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尿液120份,将其分别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及传统手工镜检的方法进行检测,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种方法检验尿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结果。结果:两组各项阳性率对比虽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本文探讨可了解到,无论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还是传统手工镜检,均可对患者尿液进行尿常规检测,且两者在阳性率检出上差异比较小,但采用传统手工镜检还具备尿干化学分析仪不能代替的效果。
作者:郑德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方法:我们选取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来我院生产的12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产妇。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比较观察两组产妇在分娩时间、身体恢复的时间以及两组护理方法产妇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的产妇满意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科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减少产妇焦虑、紧张情况,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作者:周金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结合鼻窦内镜下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及医学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医的声带息肉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支撑喉镜与鼻窦内镜相结合的手术方案治疗患者,对照组采取运用支撑喉镜下治疗患者的手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结果:将支撑喉镜和鼻窦内镜结合起来治疗声带息肉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只采用支撑喉镜进行手术的对照组(80%),并且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支撑喉镜与鼻窦内镜下切除声带息肉比起单一使用支撑喉镜切除声带息肉的手术方案更加有效,更具医学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任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两种不一样的采血方法开展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0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按照不同采血方法划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接受静脉血采集,对照组接受末梢血采集,对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血常规检验相关指标 WBC(5.9±1.3)×109/L、RBC(3.9±0.7)×1012/L、Hb(113.1±14.9)g/L、PLT(225.9±62.6)×109/L 及 HCT(43.9±20.7)%相比于对照组(6.5±3.7)×109/L、(3.5±0.5)×1012/L、(105.5±18.3)g/L、(206.8±83.2)×109/L 及(31.6±17.9)%数据差异明显(P <0.05);研究组血常规检验相关指标 MCV(81.6±7.1)fL、MCHC(320.6±31.2)(g/L、MCH(25.9±5.8)pg 相比于对照组(82.1±7.4)fL、(319.4±30.9)(g/L、(26.7±6.1)pg 数据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临床进行血常规检验选取静脉血采血方法能够获取更加客观准确的检验结果,相比末梢血采血方法,静脉血液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刑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探讨在门诊护理管理中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管理方式。方法:将2551例于门诊治疗中接受常规门诊护理管理的患者及3111例于门诊治疗中接受综合门诊护理管理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者为常规组,以接受综合门诊护理管理者为综合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焦虑情绪变化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接受治疗前密尔顿焦虑(HAMA)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接受治疗后,综合组 HAMA 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见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综合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管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接受治疗时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菊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超声造影指导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价值及影响因素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经过病理学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30例,通过在近肿瘤侧乳晕区以及皮下注射造影剂,对乳腺癌患者的前哨淋巴结超声造影的增强情况予以观察,并对患者的前哨淋巴结的增强模式、增强时间、纵横比、淋巴结门、淋巴结个数等予以记录,同时在超声引导下,将亚甲蓝注射到前哨淋巴结中,对其实施定位,在手术过程中,将已经应用亚甲蓝标记的前哨淋巴结取出,将其送至病理检查,对活检结果中前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通过术前超声造影,发现27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患者,检出率为90%,通过手术之后的病理学证实,超声造影所检出的51个前哨淋巴结中,有30个为阴性,另外21个为阳性,其中阳性与阴性的增强模式、增强时间及纵横比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超声造影联合亚甲蓝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的检查中,能够有效的提升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并且能够对其准确定位,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王永鸽;贾元琛;史红菊;吴秀娟;王丽梅;刘雪蕾;陈立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择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4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本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9.2±1.6)d。护理期间,切口感染1例,经处理后痊愈。随访3~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无患者复发。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护理工作是一项繁琐又细致的工作,由于工作强度较大,要求护士进行轮班工作。工作时间的改变,会引起生物钟的紊乱。轮班工作会造成护士的职业压力,在压力及高强度工作状态下,会造成护士昼夜节律混乱、内分泌失调、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本文对生物钟紊乱对护士健康的影响以及缓解措施等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
作者:王雪琴;应文琴;施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的心理的影响,并为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的舒适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股骨头置换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我们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来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此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然后我们比较2组患者问卷结果的差异,分析2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前2天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在2种护理模式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骨水泥漏、大出血等并发症。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在手术后2天,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降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可降低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的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
作者:兰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肝胆术后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将186例肝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分别给予静脉镇痛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及护理满意程度度。结果: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术后疼痛患者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出现率降低,效果显著,在肝胆手术术后治疗中值得采取。
作者:王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6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36例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和护理情况。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需药镇痛3例(8.33%),治愈34例(94.44%),死亡2例(5.56%),平均住院时间为(8.63±2.41)d。结论:对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汪廷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经通气显像、心电图、64排螺旋 CT 肺血管显像、核素肺灌注扫描等方法确诊为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超声检测资料,探讨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62例肺动脉栓塞中采用超声方法检测时,出现肺动脉内血栓直接征象的患者31例,占总数的50.00%,出现肺动脉收缩压升高的28例,占总数的45.16%,出现右心系统形态改变的21例,占总数的33.87%。结论:临床上将超声纳入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可有效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效率,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申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临床分析中医补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实施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补气活血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24h ST 段压低次数及持续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少(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HR、SBP 及 RPP 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补气活血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付子元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女性生殖激素的临床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美国贝克曼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法对所有患者的生殖激素进行检测,主要包括促卵泡成熟素(FSH)、雌激素(E2)、黄体生成素(LH)、孕酮(P)、睾酮(T)以及泌乳素(PRL)等检测指标。结果:10~19岁:E2达到高峰;20~29岁:PRL 分泌量达到高峰;30~39岁:P 分泌量达到高峰;60~69岁,FSH、T 以及 LH等分泌值达到高峰。结论:随着女性年龄的不断在增长,FSH、LH 分泌量在逐渐增多,E2分泌量不断减少,T 分泌量间断性增高,PRL 分泌中间低两头高,P 分泌两头低中间高,整体变化规律较明显。
作者:蔺静;王红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针对中药处方调剂中存在的处方书写不规范、分剂量不准确、服务水平较低的等问题,要努力提高中药调剂人员业务知识水平,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审核制度,切实加强医院中药服务工作,
作者:高立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探究胆囊对比增强超声对胆囊炎症的诊断价值,试比较分析其对急性、慢性胆囊炎诊断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33例胆囊炎患者作为实验组,并在胆囊切割手术之前行对比增强超声检查,选择没有既往胆囊疾病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上述两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均使用2.5ml 超声造影剂,根据胆囊增强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个等级:无增强、低程度增强、高程度增强。其中28例患者接受了手术,并将其超声检查结果与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6例患者为急性胆囊炎患者,其胆囊壁超声检查结果均为高程度增强;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和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检查结果为低程度增强;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和全部的对照组的超声检查结果均无增强。结论:对比增强超声可以作为胆囊炎患者的诊断手段,并且有可能区分急性胆囊炎患者和慢性胆囊炎患者之间的差异。
作者:任康乐;田江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