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郎金柱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对饮食健康教育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饮食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6.43±1.03)mmol /L,餐后2h 血糖(9.34±1.81)mmol /L,糖化血红蛋白(6.86±1.55)%,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改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俞惠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80例小儿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140例)和个性化护理组(140例),探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结果:对两组小儿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个性化护理组满意度91.4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4.29%(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患者,满意度较高,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倪瑞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患儿非弱视眼敏感度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取的4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45例斜视性弱视患者和35例正常儿童进行灵敏度对比分析。结果: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和斜视性弱视组在各个空间频率敏感性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在各个空间频率敏感性均低斜视性弱视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弱视患儿弱视眼较非弱视眼灵敏度均下降,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灵敏度较斜视性弱视患儿低。
作者:都艳红;张士宏;王艳新;张丹;夏春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医院药房差错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减少药房的差错事故,提高药品的调剂质量。方法:通过对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药房所出现的168份差错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造成差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医师因素、药师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结论:药师是造成差错的主要原因,医院针对差错的原因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之后,出错率明显降低,大大的提高了调剂的质量,使患者的用药安全得到了保障。
作者:杨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总结我院22例院外带入 PICC 置管患者的维护和护理,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后,延长了置管患者带管时间及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素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针对老年群体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本文将对近年来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多样式发展状况、老年人健康教育需求与健康教育市场的提供等问题进行探讨,试图通过构建老年人健康教育多层次管理体系,探索出适应市场发展规律,满足老年人健康教育需求的合理有效的途径。
作者:白岩;那宇鹏;杨一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2014年1月31日20:49,泸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岚安乡卫生院的电话报告:1月31日下午在岚安乡柏树村村民王某家中37人吃完团年饭后,27名就餐村民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已有14名患者送往泸定县人民医院,泸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人员于21时赶赴现场。随后又有9名同样症状的患者陆续送往泸定县人民医院。经调查,共有23名可疑于王某家中进食不洁食物并有相同临床症状的患者,2月1日未有新发病例,2月7日所有病例经治疗均已出院,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道勇;谢小林;王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类风湿性的关节炎在临床的病理中极为常见,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关节的肿痛、酸疼、对日常活动产生一定的障碍问题,长期不治疗会造成关节畸形。通过有效的抗炎类药物控制,配合口服激素类药物,可以有效的控制或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从而减轻病痛,延缓病情的发展。但系统性的长期药物控制会造成系统性抗炎的同时,降低了人体的机体免疫能力,从而造成人体多个器官会产生机体系统的损伤问题,当这些药物的效果不佳,不能得到良好的耐受效果的时候,可以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相关药物从而达到保护关节,防止关节变形的目的。在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玻璃酸钠等药物可以有效的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的相关病症,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整体疗效,缩短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局限性,保证合理的临床实验用药。
作者:高泽锋;王娜;许楠;崔庆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 A 组(腰椎牵引)及 B组(腰椎牵引+电疗),实施治疗20次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B 组 VAS 评分为1.46±0.21分,治疗成绩评分为24.33±3.86,治疗后 B 组评分效果明显优于 A 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 <0.05)。结论:腰椎牵引联合电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刘国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接受非洛地平、缬沙坦联合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病例,并选择同期58例仅接受非洛地平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值依次为(120.3±11.5)mmHg、(81.7±9.8)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8%,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讨论气膀胱腹腔镜 Cohen 输尿管移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的临床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输尿管末端狭窄患儿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1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气膀胱腹腔镜 Co-hen 输尿管移植术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为88.25±42.06min,术中失血量为5.52±3.17ml,切口长度为1.82±1.15cm;对照组患儿手术时间为179.76±32.10min,术中失血量为10.30±2.46ml,切口长度为9.46±1.02cm,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输尿管末端狭窄患儿给予气膀胱腹腔镜 Cohen 输尿管移植术治疗,不仅在临床指标上比较理想,同时患儿的康复率较高,出现感染、并发症等概率较低,对患儿的积极意义较大,日后可推广应用。
作者:潘次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预感性悲哀是个人对已察觉到的有可能发生的失落的理智和情感的反应和行为,并籍此完成失落引起的自我概念变化的过程。而我们将针对这一特点,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他们能在顽抗血魔时多一顶保护伞。
作者:车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2012年河南省睢县疾病监测点的人群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为今后疾病防治和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睢县2012年死因监测资料,用 spss19.0分析死亡原因的分布特点及死因构成情况。结果:2012年死因顺位前五位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传染,分别占全死因构成50.9%、20.6%、15.1%、7.7%、1.3%,平均死亡年龄是70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前造成人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是重中之重。
作者:郇树青;祝海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是骨科住院患者中的一种常见骨损伤。石膏术对于骨折患者而言是一种经济、方便、痛苦小、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但是采取石膏固定法进行骨折治疗的同时,如果预防措施不当或不足,会伴发诸多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张治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具体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科学用药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性回顾分析和调查研究。结果:经过调查研究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95株,其中痰和咽拭子标本的检出率为62株,所占比例为65.26%,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是比较大的,而且还呈现出多药耐药的特征,其中耐药率大的是头孢菌类,另外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含酶抑制剂等是没有耐药性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光谱内酰胺酶的终检出率达到了85%。结论:经过专业检测,可以了解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发展特征,可以对抗菌药物的正确选择和感染率的降低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应用价值比较大。
作者:赵占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姜一种作为人们熟知的食物,常被用作菜肴的提味等方面,其实它还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本文中,笔者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和文献,总结了姜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
作者:薄新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颈部外伤或(和)退行性变导致颈椎间盘髓核组织突出,压迫颈段脊髓及神经根,引起头、颈、肩、上背部及上肢痛等症状。目前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较多,可归纳为三类:1、传统保守治疗;2、微创介入治疗;3、手术治疗。传统保守治疗包括传统中医手法理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1-2],优点是治疗简单、安全,缺点是治疗时间长、疗效差、易反复,尤其对于巨大颈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较差。手术治疗包括颈前路减压融合术、颈后路扩大成型术及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既往颈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选择治疗手段,但手术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风险大,影响椎体稳定性等原因,不易被患者接受。微创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原因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认同。常见的微创介入包括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射频热凝消融术、医用臭氧注射、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经皮穿刺激光气化椎间盘减压术等。本文就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刘丽;刘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讨论腹部超声诊断年轻女性盆腔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功能超声科诊断的年轻女性疑似盆腔肿块患者68例,通过腹部超声进行诊断,并根据结果做出分析。结果:通过对68例疑似患者进行腹部超声诊断,共检出61例盆腔肿块,通过手术确定的有63例,总检查率达到了96.83%。另外,腹部超声在诊断肿瘤类型上精确性高,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参考资料。结论:腹部超声诊断年轻女性盆腔肿块可靠性高,而且能够很好地区分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给手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刘桂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胸腔镜下腔内切割缝合器与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对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发性气胸患者80例,并随机抽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胸腔镜下腔内切割缝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缝扎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不良反应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治疗自发性气胸两种方法均安全有效,但是缝扎法比较适合单发肺大疱患者,而机械适合用于成簇或者基底部较宽的大疱。
作者:代兆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方法,可使护理工作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人性化护理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同时也可进一步促进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的在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交流体会。方法:了解外科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指导下的相应护理措施,分析目前实施人性化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结论:人性化护理可增添患者的舒适感、减轻病痛、促进康复,并可增进护患间的交流。人性化护理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患者身心的康复,对护理人员而言也是一种专业素质的磨练。
作者:陈光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