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路结石治疗方式的选择及进展

王梅秀

关键词:尿路结石, 手术方式, 治疗进展
摘要:尿路结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可分为上尿路结石、下尿路结石两种类型,有资料表明,上尿路结石患病率高于下尿路结石。伴随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微创技术被应用于尿路结石的治疗中,效果与以往相较有很大提升。尿路结石患者通过接受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对其疾病的治疗非常有利。本文主要介绍尿路结石治疗的方法及其进展。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膝骨关节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膝盖骨的关节炎、腰椎间盘的突出症是当前较为常见的关节类疾病,主要多发于老年人、骨膝关节与腰间盘受损的问题,常见的病理表现是膝盖关节疼痛,活动受损,膝盖骨疼痛,收到严重的运动限制,而膝盖骨关节炎的发生于腰椎间盘的病症有一定的关系,方法:通过合理的认识膝盖骨关节炎问题、腰椎键盘突出病症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临床实验表现中合理的认识病情问题,有效的控制膝盖骨关节炎问题、腰椎键盘突出症的发生或增重。结果:临床实验方法认识膝盖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问题的实验与研究,对于腰椎间盘产生病症的原因,与膝盖骨关节炎之间发生病症的关系。结论:确定膝盖骨关节炎与腰椎间盘炎症之间的病症相似程度,合理的认识关节炎与间盘突出症之间的病症关系。

    作者:祝根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2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科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22例腹股沟疝气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和临床治愈率等指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观察组术后疼痛例数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有效术式,具有手术用时短,术后疼痛轻,临床治愈率高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阿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卫市2014年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中卫市感染性腹泻肠道致病菌的构成、分布和流行特征,为肠道细菌性传染病控制提供病原学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方法,对中卫市2014年1月-12月期间,6家哨点医院的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检测与分析。结果:共采集病人粪便标本136份,分离到病原菌52株,检出率为38.24%。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居首位,占65.38%;其次是沙门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氏菌,分别占23.08%、7.69%和3.85%。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6-9四个月。结论:中卫市感染性腹泻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菌等,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以6-9月为流行高峰季节,应适时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张月芬;王玉财;李玉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血管压迫器的止血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血管压迫器的止血效果。方法: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106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绷带止血;观察组患者给予桡动脉血管压迫器止血。比较分析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止血方法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操作时间以及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而言,选择采用桡动脉血管压迫器止血能够缩短止血时间,同时操作简单、方便,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向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正骨理筋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正骨理筋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和肌内效贴治疗组,常规对照组采用正骨理筋复位,常规理疗等治疗,治疗组在正骨理筋复位,常规理疗等基础上加入肌内效贴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 VAS 评分和治疗有效率均改善,肌内效贴治疗组较常规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P <0.01﹚。结论:运用正骨理筋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作者:宋瑞军;董莉莉;梁海龙;李明阳;张明;尚明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改良型灌肠袋的制作与应用

    改良保留灌肠用具,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药物保留灌肠,方便护理技术操作,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治疗效果,保障了护理服务的开展。

    作者:陈利;马丽红;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不同临床阶段的定量检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在不同临床阶段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定量值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254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 HBV 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分为慢性 HBV 携带者(A 组)46例,慢性乙型肝炎者(B组)97例,乙肝肝硬化者(C 组)73例,原发性肝癌(D 组)38例。定量检测所有患者血清 HBsAg 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从四组患者的 HBsAg 定量值来看,从高到低分别为 A 组、B 组、C 组、D 组;②HBsAg 与年龄呈负相关性(rs =-0.482,P =0.000)。结论:随着患者感染时间的延长,其体内的 HBsAg 定量值逐渐下降,HBsAg 定量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性。

    作者:阳凤涛;孙良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我院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情况及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处方点评。方法:从我院药剂科及处方管理系统中分别抽取2012年-2014年三年间处方100张,采用 EXCEL 表格对处方进行整理,对处方内容及形式进行审查,并对不合理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DDDs 排序前10位的国家基本抗菌药物类中,我院2012年、2013年、2014年均采用的是国家基本抗菌药物;2012年-2014年不合理处方从13.00%下降到3.00%。结论:通过我院积极有效的抗菌药物类专项整治活动,我院的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良好,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和普及。

    作者:陈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温针灸治疗陈旧性末梢神经炎个案

    嘴唇感觉功能属末梢神经范畴,不像耳不聪、目不明那样造成直接的不便,以为过两天会自然痊愈,往往被忽略和拖延。由于屡屡令人尴尬不堪,影响生活质量,且目前这方面的临床报道甚少,笔者在2013年11月门诊时罕见一例罹患10年陈旧性嘴唇感觉异常,报导如下。

    作者:施小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新生儿动脉导管4先天性心脏病21例临床分心及论证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及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资料,并对诊断和治疗加以总结和讨论,以总结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同道对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作者:王侃处;高燕;乔颖;李菊花;康鹏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症状改善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症状改善率较高,且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护理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李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研究

    目的:避免儿科护理出现风险,减少儿科护理的风险系数,确保儿科护理的安全。方法:讨论儿科护理工作容易出现风险的方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病人的沟通技巧,完善护理记录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结果:减少护理出现差错,加强医患的关系和谐,减少医患纠纷。结论:护理人员需要加强综合素质,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

    作者:盛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康复新液联用肠炎灵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体会

    目的:对康复新液联合肠炎灵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并对比分析治疗的效果。方法:实验对象为2013年5月1日到2015年1月31日于 xx 市 xx 医院接收治疗的11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地分成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试验组患者使用康复新液联用肠炎灵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灭滴灵和锡类散进行治疗;治疗一个月,并对其进行相关的护理;治疗及护理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有31例痊愈(55.36%),23例有效(41.07%),2例无效(3.5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患者有19例痊愈(33.93%),28例有效(50.00%),9例无效(16.0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93%;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康复新液联用肠炎灵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进行适当的护理后,治疗效果较好且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过程中将该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房钰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析社区高血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社区高血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口服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0天。结果:在进行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宋世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谈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药物治疗是治疗疾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式。俗语讲,是药三分毒。在用药的过程中,药物也存在着些许的毒副作用,因此,如何合理用药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儿童这类人群,探讨了抗生素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袁燕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蚕豆病患病因素的探讨

    目的:研究蚕豆病的发病机理,并以此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分析蚕豆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制定防治措施,由于是一种致病机制上不够明确的疾病,在这种疾病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其具有遗产却显得敏感红细胞,但是由于患病机体 G -6-PD 缺陷的缘故,因此无能够为其提供充足的 NADPH,来维持原型原型谷胱甘肽的抗氧化作用,这就导致了人体在接触到蚕豆或者是某一种能够诱发因素的时候,就会产生红细胞膜被氧化的现象,从而产生溶血发应。从东、四川以及广西等城市中的患病几率较大的地区,进行了人群调查分析,发现该病患者大部分为男性,儿童占有极少部分。采用了输血、肾上腺皮质激素、补液等治疗方法。结果:大部分患者可以康复。

    作者:韦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肝胆结石治疗的86例患者,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取石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疾病可取得满意临床治疗效果,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冬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混合痔的手术现状

    本文主要通过对 Milligan -Morgan 术、分段齿形结扎术、保护肛垫悬吊缝合术、保留齿线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等术式的分析,及各个术式原理的阐述、优缺点的比较、临床数据的分析,来综述手术治疗阐述环状混合痔的进展,为肛肠科医生今后在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种参考依据。

    作者:杨程;史仁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比较不同方法对新疆部分地区家畜布鲁氏病菌种鉴定

    为评估几种方法在家畜布鲁氏菌鉴定中的作用,也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家畜布鲁氏菌不同菌种在牛、羊间的感染率及在不同家畜间的转移情况,在南北疆3个采样点,共收集病原学组织(牛、羊流产胎儿)病料263份。经细菌分离加凝集试验得到20株可疑布鲁氏菌,对上述可疑菌株经VirB8-PCR 和 AMOS -PCR 方法进行进一步鉴定、确定了16个布鲁氏菌株,其中9株为羊种布鲁氏菌,另7株为牛种菌。试验结果显示,采样点家畜中,羊种布鲁氏菌感染率为3.4%,而牛种布鲁氏菌感染率为2.6%。而没发现不同家畜间菌种转移。上述方法中,AMOS -PCR 方法有特异性高、便利、快速等特点,在布鲁氏病病原学鉴定中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多里坤·努尔沙发;米吉提·莫合他尔汗;阿曼古力·马木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的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的护理。方法:选取从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患者24例,首选保守治疗,其次是介入手术治疗,均对患者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患者行护理干预,出血停止,肾功能正常。结论:护理干预能维护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的身体健康,快速止血,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张丽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