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安军
目的:分析探究优质护理对提高儿科输液室护理质量的效果,并作出相应的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输液患儿201例,按年龄分层,随机分成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1例),实验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行传统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的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满意率为93.0%,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率79.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一次性穿刺率为96.1%(96/100),明显优于对照组84.1%(85/101),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输液室行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依从性,提高儿科护理的质量,应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范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 GAD 患者随机分为 A、B、C 三组,各34例,A 组予以心理治疗,B 组予以黛力新理治疗,C 组予以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C 组的 SAS 及 HAMA 评分均显著低于 A、B 组(P <0.05),且 B 组显著高于 A 组(P <0.05);C 组的总有效率达88.24%,显著高于 A 组的44.12%及 B 组的64.71%(P <0.05)。结论: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 GAD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疗效优于单药或者单纯心理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霞;王有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06月~2014年08月我院收治的近中节指骨骨折患者50例,均接受内固定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应用克氏针固定,实验组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结果:实验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6.0%(P <0.05)。结论: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梁文勇;曾文超;王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及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资料,并对诊断和治疗加以总结和讨论,以总结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同道对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作者:王侃处;高燕;乔颖;李菊花;康鹏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幽门螺杆菌作为消化性溃疡病的重要诱因,虽然长期以来被作为重要的攻克对象,但是其极强的附着力与生存能力却给我们的探索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本文将针对其在治疗溃疡病中的作用展开探析。
作者:郝俊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挫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接受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试验组50例接受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均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 HP 根除率,做比较分析。结果:临床观察发现,试验组接受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溃疡有效率位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试验组 HP根除率94.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具有更明显的疗效,临床不良反应小,HP 根除率高,较适合临床普及运用。
作者:张经波;汪荣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微波辅助治疗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5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8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微波治疗仪双肺照射治疗与护理,同时对患儿进行专业的陪护,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对照组为常规的治疗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6%,经统计学处理 P <0.01,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微波治疗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罗婷;顾绍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普外科腹部手术后肠粘连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8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粘连的出现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粘连的出现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P <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预防普外科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粘连,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夏向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依帕斯他联合舒血宁治疗的效果和特点。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中随机性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探究和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依帕斯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依帕斯他联合舒血宁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有效率93%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依帕斯他治疗的有效率81%(P <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腓感觉神经、正中感觉神经、腓运动神经和正中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为49.92±2.36、50.41±3.33、49.25±2.14和67.66±3.18 m /s,比对照组治疗后42.28±2.26、40.25±3.19、43.33±3.22和56.08±3.06 m /s 明显提高(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性变化(P >0.05)。结论:针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采用依帕斯他联合舒血宁治疗,不但可以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病变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罗专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注射液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经治疗后,胃内 PH 值在(5.5±0.5)之间;总有效率为68.52%。观察组经治疗后,胃内 PH 值在(6.7±0.6)之间;总有效率为98.15%。观察组的 PH 值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研究中药对肺癌患者化疗后引起的胃肠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46例,再将这46名患者再随机地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化疗治疗,对照组化疗后用我院常规的西药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给药基础上加以中药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结果:观察组对胃肠道反应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使用中药的患者恶心、呕吐明显减少,食欲也增加,这说明中药可以有效的缓解和治疗化疗后患者胃肠道反应,临床上可以联合西药或者单独进行使用。
作者:叶荣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析 VIP 服务在健康管理中心做法与效果。方法:2014年对 VIP 客户进行全程优质的 VIP 服务,即进行院前服务体检过程中服务及体检后服务院前服务即进行体检客户的院前指导沟通、制定体检流程、开放程序化的体检过程;体检中服务即实施一对一 VIP 服务;体检后服务即进行信息化、健康管理、体检延伸服务。按体检时间段的不同分入两组,对照组为2013年,观察组为2014年,比较两组业务量和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体检业务量增长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对体检健康管理的满意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VIP 服务在健康管理中心应用可提升体检的业务量、服务质量和受检者的满意度。
作者:孙丽;赵小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治疗的老年患者病例85例,分组进行治疗,根据治疗结果分析临床上该病的治疗方法。结果:85例患者中,对照组有效率为82.5%,观察组为92.5%,总有效率为89.4%。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率、QT 间期、QT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碘胺酮用于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莫仲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起搏器植入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经验。方法:运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对34例埋藏式起搏器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结果:34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规范化整体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邢倩;朱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在脑积水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50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统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 Kamofsky 评分。结果:48例随访成功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42%,共4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治疗前,患者的平均 Kamofsky 评分为(43.7±8.6)分,治疗后为(71.4±10.2)分,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疗效显著,结合腹腔镜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范生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药物治疗是治疗疾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式。俗语讲,是药三分毒。在用药的过程中,药物也存在着些许的毒副作用,因此,如何合理用药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儿童这类人群,探讨了抗生素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袁燕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与治疗中应用咪达唑仑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患者均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阿托品、异丙嗪术前肌肉注射,术中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研究组采取阿托品术前肌肉注射,术中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术前加用咪达唑仑静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诊疗前后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诊疗后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均有一定波动(P <0.05),但对照组波动更大(P <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诊疗中应用咪达唑仑有着不良反应少,同时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波动小等优势,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谭艳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尿路结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可分为上尿路结石、下尿路结石两种类型,有资料表明,上尿路结石患病率高于下尿路结石。伴随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微创技术被应用于尿路结石的治疗中,效果与以往相较有很大提升。尿路结石患者通过接受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对其疾病的治疗非常有利。本文主要介绍尿路结石治疗的方法及其进展。
作者:王梅秀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本文主要通过对 Milligan -Morgan 术、分段齿形结扎术、保护肛垫悬吊缝合术、保留齿线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等术式的分析,及各个术式原理的阐述、优缺点的比较、临床数据的分析,来综述手术治疗阐述环状混合痔的进展,为肛肠科医生今后在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种参考依据。
作者:杨程;史仁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 X 线与螺旋 CT 对肺底部结核球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5年3月入我院就诊的肺底部结核球患者96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诊证实,均行 X 线胸片与螺旋 CT 常规检查,视情况行薄层和(或)增强扫描,统计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底部结核球病灶部位位于外基底段20例,内基底段18例,前基底段16例,后基底段29例,内前基底段13例。本组病例均为单发,病灶直径<3cm。X 线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肺底部孤立性结节,病灶内可见结节状卫星灶、爆米花样钙化和斑片状钙化,共漏诊15例。螺旋 CT 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样密度影,其中边缘粗长毛刺45例,轮廓清晰光滑28例,短条索状卫星灶17例,结节状卫星灶17例,小点状钙化13例,爆米花样钙化11例,浅分叶11例,胸膜凹陷征10例,斑点状钙化 7例,无漏诊病例。结论与普通 X 线片相比,螺旋 CT 扫描定位肺底部结核球更准确,在病变性质判断和诊断准确率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作者:李占学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