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射频消融治疗42例肝癌的常见并发症护理

马庆霞

关键词:射频消融, 肝癌, 常见并发症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治疗42例肝癌的常见并发症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肝癌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其射频消融治疗,同时,观察其治疗后并发症情况,并对其进行护理。结果:治疗及护理后,肿瘤直径<3cm,完全消融16例(38.10%);肿瘤直径3-5cm,完全消融10例(23.81%);肿瘤直径>5cm,完全消融7例(16.67%)。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后,对其常见并发症进行护理,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的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80例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划分,A 组40例采用氟哌啶醇治疗,B 组40例采用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A 组总有效率为42.5%,明显低于 B 组77.5%,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效果优于氟哌啶醇,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有推广价值。

    作者:胡淑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康复新液联合济安舒能治疗皮肤浅表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济安舒能治疗皮肤浅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皮肤浅表溃疡患者共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再联合济安舒能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济安舒能治疗皮肤浅表溃疡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使用。

    作者:方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创面愈合中糖代谢紊乱与皮肤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创面愈合中糖代谢紊乱与皮肤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只大鼠,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一组为正常大鼠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设定为观察组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成模,待观察组大鼠成模后,取两组大鼠背部皮肤进行组织学的观察,再检测两组大鼠皮肤中的组织糖含量及1型和3型胶原等表达量和被糖基化的程度。结果:观察组皮肤的表皮细胞层次并不清晰,而且有部分表皮细胞没有复层排列,导致棘细胞减少,使表皮层和真皮层变薄,而胶原纤细,导致排列十分紊乱,有些胶原会发现慢性的炎性细胞浸润。观察组皮肤组织的糖含量比对照组高,有明显的蓄积,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观察组大鼠皮肤没有受到损伤,而且组织结构十分完整的情况下,组织学与细胞生物学等行为就已经开始改变,这也是糖尿病皮肤容易受到损害创面难痊愈主要因素。

    作者:章艳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与护理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基本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市某区域范围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高血压诊断标准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相应的护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血压状况。结果:本组患者在社区健康教育前收缩压为(160±15)mmHg,舒张压为(95±10)mmHg;在社区健康教育后收缩压为(150±10)mmHg,舒张压为(85±6)mmHg。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血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相应的护理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发病率,减少和避免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符荣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研究分析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价值。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诊断检测方式,实验组采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检测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的超声诊断病理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结果。结果:实验组中恶性病灶诊断为恶性结果、良性病灶诊断为恶性、良性病灶诊断为良性三项指标和对照组对应的病灶诊断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采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检测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诊断准确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价值

    妇产科急腹症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患者的病情比较重,发病较急,严重者会威胁到生命,对于妇产科急腹症进行诊断需要依靠全面的临床检查以及对患者病史的分析,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使用比较广泛,检查按照患者的盆腹腔、子宫以及附件的声像图变化等,对于患者的发病原因和病灶位置给出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以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作者:尹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白血病病人口腔溃疡护理方法对比

    目的:探讨白血病病人口腔溃疡的护理方法,为白血病病人口腔溃疡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复方利多卡因含漱液漱口,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7%;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对照组患儿的疼痛率为57.1%,出血率为54.3%;观察组的疼痛率为25.7%,出血率为17.1%,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率、出血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结论:使用复方利多卡因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彭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滴丸在社区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复方丹参滴丸在社区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我院门诊收治的社区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前者口服消心痛进行治疗,后者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的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0%,远小于观察组(94.0%),P <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远大于观察组(0),P <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肝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均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社区冠心病患者,有助于良好控制病情,临床效果理想,而且很少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金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 D 缺乏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 D 缺乏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06例,根据血25(OH)D3浓度分为维生素 D 缺乏组(<10ng/ml)和维生素 D 非缺乏组(≥10ng/ml)。采集临床资料数据,测定下肢动脉疾病指标踝肱比(ABI)。对血25(OH)D3水平及ABI 的关系进行方差分析及二项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在全部(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 D 缺乏组为84例(40.8%),维生素 D 非缺乏组122例(59.2%)。在维生素 D 缺乏组与非缺乏组中,已知的下肢动脉疾病危险因素(如年龄、BMI、腰围、高血压、吸烟、总胆固醇)无显著差异。维生素 D 缺乏组 ABI≤0.9的24例(28.6%),维生素 D 非缺乏组 ABI≤0.9的32例(26.2%),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二项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25(OH)D3浓度与 ABI 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未发现维生素 D 缺乏与下肢动脉疾病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张英;杜学文;陈世清;陆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的细节护理模式分析

    目的:探究在门诊老年人输液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细节护理模式服务,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门诊老年输液病人作为对比组,实施常规方式护理;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90门诊老年输液病人作为研究组,对其采取细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效果。结果:采取细节护理模式的研究组病人,其输液事故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只进行常规护理模式的对比组病人;在护患关系满意度方面,研究组病人高达98.89%,对比组病人则为86.67%。在以上两方面研究组病人都要明显优于对比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门诊老年人输液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细节护理模式服务,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极大的降低输液事故发生率,提升护患关系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模式在门诊老年输液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严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与技术分析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及其技术。方法:将本院临床科室涉及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的医护人员供给52名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对他们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及其技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从调查问卷结果可知,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时常见问题有仅仅采集单份血标本、采集血标本未严格按照三步消毒法处理、未能准确掌握标本保存方法等。结论: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医护人员对规范采集标本认识不足,存在很多问题,为此应制定准确操作流程,并加强相关人员知识与技能培训,才能提高采集质量,保障检验结果。

    作者:王亚萍;马长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重症胰腺炎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4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皆实施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总结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与 APACHEⅡ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40例患者治愈48例,死亡2例;治疗后 APACHEⅡ评分与血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胰腺炎可取得不错的效果,治愈率高,同时可改善血生化指标与 APACHEⅡ评分,值得借鉴。

    作者:尹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药师应如何做好药学服务工作

    目的:药学服务是在完成处方调剂、药品检验、药品供应以及临床药学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患者为中心,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为目的的药学服务模式。药学服务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是"一切与药物有关"的"服务"。

    作者:杨保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室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特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病房接受治疗的68例患者资料,对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感染发生部位、真菌培养结果和相关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4例患者罹患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约为20.59%。其中呼吸系统感染7(50.00%)例,泌尿道系统感染5(35.71%)例,消化道感染2(14.29%)例。分离出的菌株共计37株,白色念珠菌19(51.35%)株,热带念珠菌6(16.22%)株,近平滑假丝酵母菌3(8.11%)株,光滑球假丝酵母菌2(5.41%)株,克柔假丝酵母菌4(10.80%)株,曲霉菌3(8.11%)株。经比较,两组 APACHE II 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且未感染组平均得分明显低于深部真菌感染组。深部真菌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的年龄≥65岁人群,应用两种广谱抗生素≥7d,留置尿管、胃管或中心静脉插管≥7d,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高血糖、贫血及低蛋白血症,静脉高营养等危险因素情况,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 <0.01)。依据真菌培养结果,针对曲霉菌、光滑球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等感染患者,均采用两性霉素 B 或伏立康唑进行治疗,针对其他类型念珠菌感染患者,则采用氟康唑进行治疗。经治疗14d 后,所有患者均全部治愈。结论:依据相关高危因素,重症监护病房医生如发现真菌感染疑似患者,即应予以预防或早期经验性治疗。待明确真菌感染部位及真菌感染类型后,适当调整药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临床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罗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92例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肺部感染临床特点,为提高老年肺部感染诊断及治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92例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以冬春两季多见,多数病例基础疾病及合并症多,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致病菌复杂、预后较差。结论:对老年患者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给予重视、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早诊断、早治疗、重视全身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高健;林炯如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宫颈溃烂患者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添加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并对两组宫颈糜烂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所花费用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过观察得出两组宫颈糜烂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分别为:实验组(8.78±1.87)天、(845.63±55.45)元;对照组为(14.21±2.45)天、(1054.23±103.85)元。两组宫颈糜烂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实验组满意度为87.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2.5%。两组宫颈溃烂患者之间的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宫颈糜烂患者的住院天数及费用,患者的满意度也较高,并且比常规护理方式要好,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

    作者:潘思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眼科患儿治疗期间的心理剖析及应对

    眼科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往往由于心理状态不稳定对治疗过程产生阻碍。因此,做好眼科患儿的心理护理,对患儿的康复具有很大意义。本文对眼科患儿在治疗期间的复杂心理进行剖析,并针对所出现问题的应对方式进行探讨。

    作者:尚兰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B 超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在妇科急腹症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 B 超进行诊断,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95例妇科急腹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全部95例病人都采取 B 超实施诊断,比较其与手术病理方式,在诊断上的效果。结果:95例妇科急腹症病人中,在经过手术病理方式进行诊断后发现,有39例病人存在异位妊娠,有9例病人存在流产,有18例病人存在急性盆腔炎,有15例病人存在黄体破裂,另外有14例病人存在卵巢囊肿蒂扭转;在对其实施 B 超诊断后,出现误诊的只有5例(5.26%),出现漏诊的有1例(1.05%),误诊主要出现在异位妊娠3例,急性盆腔炎和黄体破裂各1例,漏诊方面主要出现在异位妊娠1例,其诊断正确率高达93.68%。结论:在妇科急腹症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 B 超进行诊断,其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其诊断操作十分简单便捷,其成本不高,借助 B 超诊断,同时结合病人实际临床症状等信息,能够极大的减少漏诊及误诊情况的发生,这对于病人疾病的及时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因此 B 超诊断在妇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丁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体检人群脂肪肝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研究

    目的:对体检人群脂肪肝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到本院进行体检的78例脂肪肝病人,均进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干预,并对其生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结果发现,脂肪肝患者提高了对疾病的保健意识、预防意识,能够使其生活方式显著的改善,进而对脂肪肝进行有效的控制。结论:体检过程中给予脂肪肝病人相应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干预,可以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建议大量推广。

    作者:蒋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在社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在社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效果,并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从社区中选取10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则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持续用药两个月之后,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血压水平与用药期间的一些不良发应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的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有显著的下降,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都要优于对照品。(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P <0.05)结论: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中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效果显著,降压明显;有服用简便,不良症状少等优点。适合广泛在社区中使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昌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