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气管切开在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体会

曲春雨

关键词:早期气管切开, 重度颅脑损伤, 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06月~2014年09月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气管切开时间≤8h,对照组气管切开时间>8h,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肺炎发生率为36.0%,抗生素应用时间为(8.63±2.63)d,住院时间为(12.22±4.65)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开腹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4年7月期间经腹腔镜治疗的35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的35例经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镇痛剂使用量、住院费用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镇痛剂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亚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留守儿童百草枯中毒35例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留守儿童百草枯中毒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急诊科共收治17岁以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35例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留守儿童口服百草枯中毒共35例,死亡33例,死亡率高达94.26%,且生存者均遗留不同程度呼吸系统疾病问题。女性留守儿童死亡27例,占死亡总数的77.14%。除在校小学生2例外,其余33例均为在校留守初中生。结论:一方面留守儿童大多处于青春期,他们经历着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强烈变化与矛盾冲突,而父母外出不在身边,就导致他们需要的关心、沟通、理解和爱护的缺失。当各种矛盾得不到有效化解,就会出现各种极端的想法或做法,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另一方面由于百草枯的广泛使用和监管不到位,留守儿童获得百草枯的途径相对容易,这可能是导致留守儿童口服百草枯中毒的原因之一。

    作者:姜栩恒;寇雉;程云;蒋德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灸配合六合治疗仪及拔罐治疗肩周炎2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六合治疗仪治疗加拔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69例肩周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研究组24例(针灸配合六合治疗仪治疗加拔罐治疗),对照1组23例(针灸配合六合治疗仪治疗),对照2组22例(针灸加拔罐治疗)。结果:研究组和对照1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 <0.05),研究组和对照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针灸配合配合六合治疗仪治疗加拔罐治疗肩周炎治愈率达到96%,可以显著治疗肩周炎,减轻病人的病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竹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疗废物管理持续改进的实践探索

    目的:探索规范医疗废物管理的方法,提高依法管理水平。方法: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和工作预案流程,通过集中培训、移动 APP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方法提高医疗废物收集分类准确性,实行责任追究制,将医疗废物管理全面纳入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体系。结果:增强了医务人员医疗废物管理法律、环保意识,提高了规范化管理水平,管理质量明显提升。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是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保障。

    作者:杨帅君;孙江南;袁小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养阴清肺法治疗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养阴清肺法应用于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标准肺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加用中医养阴清肺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以上指标差异均较大,P <0.05。结论:肺结核患者采用中医养阴清肺法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值得推广。

    作者:许存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应用

    目的:研究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对比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术后恢复排便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促使患者更快恢复。

    作者:单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 D 缺乏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 D 缺乏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06例,根据血25(OH)D3浓度分为维生素 D 缺乏组(<10ng/ml)和维生素 D 非缺乏组(≥10ng/ml)。采集临床资料数据,测定下肢动脉疾病指标踝肱比(ABI)。对血25(OH)D3水平及ABI 的关系进行方差分析及二项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在全部(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 D 缺乏组为84例(40.8%),维生素 D 非缺乏组122例(59.2%)。在维生素 D 缺乏组与非缺乏组中,已知的下肢动脉疾病危险因素(如年龄、BMI、腰围、高血压、吸烟、总胆固醇)无显著差异。维生素 D 缺乏组 ABI≤0.9的24例(28.6%),维生素 D 非缺乏组 ABI≤0.9的32例(26.2%),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二项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25(OH)D3浓度与 ABI 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未发现维生素 D 缺乏与下肢动脉疾病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张英;杜学文;陈世清;陆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在社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在社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选取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中60例患者采用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则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物治疗。将两组患者不同方法下的治疗结果相比。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其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 <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3M无痛保护膜在婴幼儿留置针中的应用初探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具有重复利用率高、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刺激性小等优点,已逐渐成为许多医院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但在针对婴幼儿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也发现存在易引发皮肤过敏、皮肤感染瘙痒等问题,3M无痛保护膜正是为解决该问题而研发的一种产品,为了验证该产品的临床效果,有必要开展相应的应用性研究。

    作者:李如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精神病医院护士与少数民族女患者有效沟通的技巧探讨

    在我院开展的少数民族女性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存在很多沟通上的困难,而这些沟通的障碍,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疾病的治疗及康复过程,针对我院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进行原因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提高患者对于治疗过程的依从性,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代渊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关系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的学科建设越来越规范,各科室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检验学科已经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检验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辅助科室,它与临床联系更加密切,正凭借全新的检验理念、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及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转变为临床医学的专业科室,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两个重要科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两个科室的发展入手,阐述二者结合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只有加强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紧密合作,才能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进而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

    作者:张燕;王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3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产后尿潴留治疗效果。方法:对37例产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采取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3%。结论: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邢省虎;武亚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肿瘤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原因的分析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治疗的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使用全方位专业性输液港护理,而对其余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病情缓解度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全方位专业性输液港护理对于肿瘤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

    作者:袁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产前漏诊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不典型胎盘早剥产前漏诊的临床原因。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救治的70例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其中35例产前漏诊患者为观察组,35例产前确诊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母儿预后,并分析患者的产前漏诊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阴道流血、腰腹痛、子宫高张(14.3%、22.9%、2.9%)明显低于对照组(91.4%、48.6%、40%),差异性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的分娩中出血(254.2ml ±25.6ml)明显低于对照组(426.3ml ±29.0ml),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难度极高,漏诊率极高,因此需做好预防工作。

    作者:蒲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深圳市小学生对热浪健康风险认知及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小学生进行热浪相关知识及态度行为调查,了解小学生一般特征情况、热浪知晓情况、热浪健康风险认知情况、应对热浪态度行为情况及获取热浪知识的方式情况。对象年龄大于8周岁无认知障碍的常住社区学生。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资料整理与分析;采用 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结果: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80份,对热浪的知晓率为83.9%。其中男生142人(知晓率87.1%),女生93人(知晓率79.5%),男生的知晓率高于女生,但性别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2.939,P >0.05)。按年级统计三、四、五年级知晓率分别为69.5%、91.5%和91.2%,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76,P <0.05)。

    作者:徐宝学;张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表现与发病原因,通过诊断和治疗对新生儿惊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1月~2011年收治的46例新生儿惊厥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对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导致新生儿的惊厥主要原因是缺氧性脑病以及头颅出血、脑膜炎等引起的。46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强直性的10例,多灶阵挛型为10例,微小型为16例,肌阵挛型为4例,局灶阵挛型为6例,全部的患者都经过原发病治疗和抗惊厥治疗,同时治愈34例,好转10例,死亡2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头颅内出血。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表现治愈的概率为97.83%。结论:新生儿时期新生儿惊厥的疾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中发现较困难,而且危害很大,所以需要严密的检查。加强孕妇为围身期的保健,有利于减少新生儿惊厥疾病的发生,同时加强新生儿的健康宣传,可以较少新生儿惊厥等疾病。

    作者:刘军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性关节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在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2周、6周、10周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结论:骨性关节炎患者给予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薇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分散片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体会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分散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选取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40例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分散片联合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0%(P <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但观察组血压控制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上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来说,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分散片联合疗法可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戴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的细节护理模式分析

    目的:探究在门诊老年人输液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细节护理模式服务,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门诊老年输液病人作为对比组,实施常规方式护理;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90门诊老年输液病人作为研究组,对其采取细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效果。结果:采取细节护理模式的研究组病人,其输液事故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只进行常规护理模式的对比组病人;在护患关系满意度方面,研究组病人高达98.89%,对比组病人则为86.67%。在以上两方面研究组病人都要明显优于对比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门诊老年人输液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细节护理模式服务,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极大的降低输液事故发生率,提升护患关系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模式在门诊老年输液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严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彩超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彩超在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孕妇选择胎儿畸形产前诊断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性选取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13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彩超对130例孕妇实施胎儿畸形诊断,并与分娩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产前诊断结束后对130例孕妇进行跟踪随访,经分娩后证实130例孕妇中,有22例胎儿畸形。采用二维彩超诊断,共21例确诊为胎儿畸形,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5.5%。采用二维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率与分娩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二维彩超诊断胎儿畸形,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临床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亚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