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梅;张建梅;王金玲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死亡率。结果:①观察组肢体静脉血栓、压疮、肺部感染、持续高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1周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非常高,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莹莹;李柯芬;尹淑静;孙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120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与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120例患儿中有10例出现误诊;该10患儿经再次诊断确定为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所占比例为8.33%;将其阑尾切除送检后病理报告显示7例为肠系膜淋巴结炎,3例伴慢性阑尾炎。结论:急性阑尾炎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儿童时期容易混淆的常见病,一旦患儿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就会导致误诊进一步耽误治疗,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因此对于鉴别诊断两种疾病在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作者:曾军;曹丹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患有肝硬化的相关乙肝患者进行恩替卡韦的相关治疗,尤其是在失代偿期中,主要观察治疗过程中有效安全性。方法:对有完整2年资料患有肝硬化的乙肝患者在相应的失代偿期进行相应恩替卡韦治疗。结果:在全部20例患者中在接受了恩替韦卡的治疗之后病情明显有所好转。结论:对患有肝硬化的乙肝患者进行恩替韦卡的相关治疗之后在治疗的安全有效性上都比较好,能够对乙肝病毒给与有效的抑制,从而对后续病情的复发起到了降低的作用。
作者:张立勇;张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安定,葡萄糖酸钙静推,配合小剂量缩宫素静滴,在足月妊娠引导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1日-2013年5月31日足月待产孕妇应用药物药物引产的100例,分为 A 组(缩宫素组)68例,B 组(地诺前列酮组)32例,所有孕妇宫颈评分均≤5分,年龄、孕周、孕产次无明显差异,无使用药物禁忌症,无试产禁忌症,A 组住院当天给予安定10mg,葡萄糖酸钙10ml,静推0.2%的缩宫素,静滴(1.0U +5%G.S500ml),次日常规0.5%缩宫素静滴(2.5U +5%G.S500ml)8-30滴/分,6h 未诱导出规律宫缩停药,连续3天无效,用药失败。B 组住院次日给予地诺前列酮栓10mg,阴道放置,栓剂拉绳置于阴道口,如有宫缩过强、破膜、临产、24h 未诱导规律宫缩取出。结果:两组阴道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缩宫素组产后2h 出血量(200±50)ml,急产率、胎儿窘迫率明显低于地诺前列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定,葡萄糖酸钙静推配合小剂量缩宫素静滴在足月妊娠引产中具有价格便宜,疼痛程度轻(多在无痛状态下宫颈成熟),产后出血少,急产少、胎儿窘迫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克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分散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选取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40例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分散片联合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0%(P <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但观察组血压控制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上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来说,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分散片联合疗法可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戴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糖尿病足的病因及护理对策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发病原因、护理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20±1.07)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9.13±3.09)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足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对于治疗过程的配合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90例,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 =45)与人性化护理(观察组,n =45)效果展开对比。结果:经过观察分析,观察组发生产程延长或滞产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其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对分娩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促进产程进展,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翔;热依拉·沙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创面愈合中糖代谢紊乱与皮肤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只大鼠,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一组为正常大鼠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设定为观察组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成模,待观察组大鼠成模后,取两组大鼠背部皮肤进行组织学的观察,再检测两组大鼠皮肤中的组织糖含量及1型和3型胶原等表达量和被糖基化的程度。结果:观察组皮肤的表皮细胞层次并不清晰,而且有部分表皮细胞没有复层排列,导致棘细胞减少,使表皮层和真皮层变薄,而胶原纤细,导致排列十分紊乱,有些胶原会发现慢性的炎性细胞浸润。观察组皮肤组织的糖含量比对照组高,有明显的蓄积,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观察组大鼠皮肤没有受到损伤,而且组织结构十分完整的情况下,组织学与细胞生物学等行为就已经开始改变,这也是糖尿病皮肤容易受到损害创面难痊愈主要因素。
作者:章艳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我院选取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生产的120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比较观察两组发生尿潴留机率、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尿潴留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剖宫产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概率,应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性关节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在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2周、6周、10周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结论:骨性关节炎患者给予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薇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小学生进行热浪相关知识及态度行为调查,了解小学生一般特征情况、热浪知晓情况、热浪健康风险认知情况、应对热浪态度行为情况及获取热浪知识的方式情况。对象年龄大于8周岁无认知障碍的常住社区学生。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资料整理与分析;采用 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结果: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80份,对热浪的知晓率为83.9%。其中男生142人(知晓率87.1%),女生93人(知晓率79.5%),男生的知晓率高于女生,但性别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2.939,P >0.05)。按年级统计三、四、五年级知晓率分别为69.5%、91.5%和91.2%,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76,P <0.05)。
作者:徐宝学;张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酶联免疫法检测 HBsAg 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26例,其中阴性标本51个,乙型肝炎患者标本75个,进行常规检测后认为造成溶血情况,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观察 HBsAg 的具体情况。结果:经过检验后发现,溶血情况的发生对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干扰,从乙肝患者的血液标本吸光度情况方面来看,受到的干扰较大,但是并不影响对疾病结果的判定,P >0.05,无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标本对酶联免疫法检测 HBsAg 的影响不大,在血红蛋白小于10g/L 的情况下并不会对异性肝炎病毒表面的抗原测定的结果产生影响,但是患者的标本产生溶血情况依然不能忽视。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 ICU 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 ICU2012年3月~2015年3月接收的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比较,护理组的感染率为4.65%(2/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93%(9/43);同时护理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35%(4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 ICU 重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降低感染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孙朝霞;张雪;王甜;秦萌萌;李菲菲;陈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行细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10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化性溃疡行细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婧婧;张媛;罗浩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与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阴道分娩的80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结果:导致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学的高危相关性因素主要有:流产超过2次、合并妊高症、严重贫血、多胎、第三产程超过15分钟、胎盘因素、宫缩抑制剂不合理使用等。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流产超过3次、中重度贫血、合并妊高症、第三产程超过15分钟是产后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较多,孕期要注意预防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对贫血、妊高症等及早处理,分娩过程要重视第三产程,尽量将第三产程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合理使用宫缩剂,对降低产后出血率有积极意义。
作者:陆景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方法:采用微生物培养和 PCR 检测两种技术对273例宫颈炎患者宫颈内标本进行淋病奈瑟氏菌、衣原体、支原体检查。结果:检出上述三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总人数128例(46.89%),有症状组/无症状组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分别为衣原体7.62%/7.94%、支原体17.61%/14.29%、淋病奈瑟菌8.57%/7.94%,混合微生物感染率13.81%/15.87%。结论:宫颈炎病原微生物种类复杂,患者自感情况与病原微生物阳性率无显著差异,20岁-30岁年龄段为本病高发人群,应重视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刘超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抢救手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提高抢救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抢救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2例的救治及护理资料,总结手术配合与护理经验。结果:32例患者治疗后随访6~24个月,良好23例,中残5例,重残1例,死亡3例。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通过及时的手术及到位的护理配合有效提高患者生存及康复率。
作者:娄旭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2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一组为甲硝唑控释药膜组,一组为甲硝唑片组。结果:甲硝唑控释药膜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硝唑片组患者(93.55%和70.97%),差异有显著性(P <0.05);甲硝唑控释药膜组治疗后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度均显著低于甲硝唑片组患者且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在治疗牙周病临床上甲硝唑控释药膜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俞凤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5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40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同时予以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经治疗后,2d 后达到血糖控制目标14例,3-5d 后达到25例,6d 后达到1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0.62±1.51)d;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5/40),处理后均消失;低血糖发生率为5.00%(2/40)。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并予以良好的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杨政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行动导向的问题初出现在德国,提出该概念的目的是更好的指导现代的中职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行动导向在我国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也是比较明显的,内科护理的质量与在教学中教授的内容和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有很大关系,从小的方面的说,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便于其更好的接受内科护理的知识,从大的方面看,这种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为未来的医疗事业作出贡献。
作者:郑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