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目的:讨不同剂量胰岛素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效果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38 例,A组使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B组使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尿酮体转阴时间及餐后2h血糖无差异(P>0.05),但是A组的血糖下降速度明显较B组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取大剂量与小剂量胰岛素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小剂量胰岛素的血糖下降速度平稳,可控制低血糖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谭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安全因素和防范对策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 年5月~2014年5 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进而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总结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3.0%,观察组为96.2%,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1%,观察组为5.7%,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安全因素和防范对策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吴丽妍;马万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讨论慢性牙周炎的新型牙周药剂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4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新型牙周药剂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15 例(75.0%),有效4 例(20.0%),无效1 例(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50.0%),有效1例(5.0%),无效9例(45.0%),总有效率为55.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新型牙周药剂治疗,可帮助患者进一步缓解疼痛,治疗比较彻底,复发概率低,多数患者能够在治疗后正常饮食,且无不良症状出现. 今后,在将新型牙周药剂在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许景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助产士接受窒息复苏培训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成功复苏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9月于我院分娩的新生儿2035例做为对照组,2013年10月至12月实施强化培训,培训后2014年1月至9月的分娩新生儿2048例做为试验组,比较培训前后两组分娩新生儿相关指标的差异性. 结果:试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窒息新生儿成功复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对助产士实施窒息复苏培训,有助于降低新生儿娩出时窒息发生率,并能为窒息新生儿提供优质高效的复苏支持,提高成功复苏率.
作者:旦增卓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强迫症患者采用喹硫平和舍曲林综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1月 -2014 年11 月收治的59 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7例患者给予喹硫平和舍曲林的综合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仅选择舍曲林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27%,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强迫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择舍曲林和喹硫平的综合治疗,有显著疗效,促使身体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减少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王中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诊腹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2104例于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以腹痛为主诉就诊于我院急诊的患者,研究其临床特征及病因. 结果:腹痛病因牵涉多个学科,本研究中,内科疾病1449例(68.87%), 外科疾病521 例(24.76%),妇科疾病88 例(4. 18%),原因不明及其他46例(2.19%). 结论:急性腹痛起病急、变化快、临床表现多样且病因复杂,可由多学科、多系统疾病引起,需详细分析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才能尽早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
作者:刘倩;郑常龙;麦翠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不同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损伤的程度以及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固定方法. 其中采用非手术治疗患者3例,交锁髓内固定10 例,外固定支架固定5 例,腓骨固定3例以及解剖板固定4例. 结果:患者在术后的4 个月内每月进行复查 X线片,本文25 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全部愈合,骨折愈合的时间为0.5 -1.5n,平均愈合时间为1.07 ±0.33)n. 结论:根据胫腓骨骨折患者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固定方法能有效地处理好损伤和固定这两个重要的因素,缩短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冬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症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方法:对5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分别从合理饮食、休息与活动、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心理以及预防感染等几个方面开展护理干预. 结果:51 例患儿经治疗及上述护理干预后,其中47 例(92.1%)患儿血压、心率均恢复正常,精神良好,手脚暖和,尿量正常,休克症状完全获得纠正,顺利出院,其余4 例也均获得不同程度好转,全组患儿无1 例死亡. 结论:本次针对肾病综合症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儿的护理方法其有效性是值得肯定的,对以后此类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作者:杨婕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将2014年2 月 -2015 年1 月来院就诊的胆结石患者70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全面护理干预)与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各35 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与护理满意度水平.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出血量分别为(29.56 ±4.18)min、(31.05 ±5.27)mL,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均 <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29%,与对照组的77.14%相比有明显提高,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为胆结石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围术期护理服务,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80 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 对照组患者以药物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7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宫外孕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邸慧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析牙龈炎所致牙龈出血运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牙龈炎所致牙龈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龈沟出血指数( SBI)和菌斑指数( PLI)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上运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所致牙龈出血,不仅可以改善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陈昌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中医冷敷护理操作技术在内科适应性进行分析、筛选. 方法:选取2014 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入住我院就诊的142 例内科出现的静脉输液外渗、局部出血以及高热晕厥、静脉滴注所致的静脉炎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内科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中医冷敷护理操作技术.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其临床护理有效率还是对护理的满意度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冷敷护理操作技术在内科治疗中有很强的适用性,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张阿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效果. 方法:将68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 例与干预组38例,对2组患者均给予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避免诱因、舒适体位、指导减轻头痛的方法、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评估2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头痛的频率. 结果: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2 ±3.13)天,平均头痛(10 ±4.45)次;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49 ±5.3)天,平均头痛(18 ±5.45)次;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避免诱因、舒适体位、指导减轻头痛的方法、大小便及饮食、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患者头痛次数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雅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肥胖儿童产生龋齿的因素和预防的方法. 方法:选取60 例肥胖儿童进行研究,研究其出现龋齿的因素,并提出预防龋齿的方法. 结果:导致幼儿园儿童出现龋齿主要有吃甜食、油炸食品和喝甜饮. 结论:肥胖儿童发生龋齿除了其特有的因素外,其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口腔行为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控制儿童的饮食行为,积极的进行口腔保健,从而减少肥胖儿童出现龋齿的风险.
作者:叶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与健康服务需求将持续增长[1] ,各类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应运而生,重视体检的服务、体检设备及体检的环境,让体检客户得到很好的体验. 但目前健康体检缺乏系统、全面、持续的后续服务,其防病控病的真正意义未得到充分体现[2]. 只是单纯的健康体检已远远不能满足体检客户的要求,应更加注重体检的后续服务,就是对健康的管理. 体检后回访、健康咨询是健康管理服务的手段之一.
作者:郭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通过对某化工企业三例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患者中毒经过、诊疗过程、终转归的分析,探讨高毒企业检维修作业过程中职业中毒的预防与现场处置原则.
作者:杨帆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和对比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时使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 方法:收集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在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医院中开展带有医学特色,围绕医务工作开展的社会工作,它既有别于医院的行政、医疗管理、信访接待等工作,又有其专业的工作要求和方式. 在我国,在现代化医院中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条件已成熟,在全人医学时代,医务社会工作已经成为医疗服务团队中的重要一员. 本文就将着重于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在现代化医院中开展社会工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等方面进行简单阐述,以期能让读者对医务社会工作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作者:李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精神病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2013 年8 月-2014 年8 月之间收治的出现睡眠障碍的126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睡眠的措施. 结果:患者的睡眠障碍分为五种情况,分别是入睡困难、睡眠间断、早醒、未眠和睡眠过度,而影响患者入睡的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身的情深症状、住院环境和药物等,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环境和护理模式,患者的睡眠状况得到好转. 结论:精神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和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王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文章从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近年来医家对糖尿病肾病的辨证论治中医特色疗法等方面,论述了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概况.
作者:赵婷婷;吕丹丹;杨莹莹;王婷 刊期: 2015年第10期